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检测管理培训讲解

水质检测管理培训讲解


打粉病的金鱼
患打粉病的草鱼
由pH引起的鳃部溃烂
2)养殖水体pH值过高。
a.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高 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b.pH值过高,则能腐蚀鱼的鳃部组织,使 鱼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碱性水会使孵 化中的鱼卵卵膜早溶,引起胚胎过早出膜而 大批死亡。
c.pH值高于8,水中大量的NH4+会转化为 有毒的非离子态NH3。另外,而Cu2+、Pb2+ 等重金属离子则变为络合物,使他们对水 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为减轻。
d.在碱性环境下会使小三毛金藻大量生 长繁殖,而小三毛金藻的代谢物中有一种 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因此盐碱地 的鱼池要特别注意小三毛金藻的发生。强 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3)水体pH值调节技术
为了解养殖水体的pH状况,要经常对水 体进行测定pH值。发现pH值异常,则要及时 采取措施。
标准:肥、活、嫩、爽(普通水产 养殖)

肥:营养丰富,水产养殖中指氮磷营养。
基本指标:有效氮 0.3mg/L 以N计 有效磷 0.04~0.05mg/L 以P计 0.1mg/L 以P2O5计
氮磷比(N/P)也是主重要的影响因素。在N、 P较丰富的情况下,对光合作用最适宜的N/P 是7.2(质量比)。日本湖沼学者坂本曾经研 究指出:当水体的TN/TP为10:1~25:1的 范围时,蓝藻为优势藻种;水体的TN/TP为6: 1~10:1的范围时,绿藻和硅藻为优势藻种。 另研究表明TN/TP小于4时,蓝藻又易占据优 势。
2.黑色系
褐色→酱色 1)褐色 →黑色
是隐藻门、 甲藻门、裸藻门 的囊裸藻属和陀 螺藻属种类
2)酱色 3)黑色
3.绿色系
黄绿→淡绿→草绿→嫩绿→亮绿 →浓绿
藻类以绿藻门、裸藻门的裸藻科 和扁裸藻科种类为优势种,在氮和有 机质含量高时出现。
1)黄绿色Βιβλιοθήκη 2)淡绿色3)草绿色
4)嫩绿色
5)亮绿色
6)浓绿色
淡水养殖一般要求pH在6.5-8.5之间,最适范围以7-8.5为宜。 1)养殖水体pH值过低。 a.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
亡。 b.pH值低于6.5时,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血红蛋白载氧功能
发生障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导致鱼体组织缺氧,尽管此 时水中溶氧量正常,鱼类仍然表现出缺氧的症状,出现浮头现 象。由于耗氧降低,新陈代谢明显减弱,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 疫功能下降。尽管食物很丰富,鱼类仍处于饥饿状态。
4)控制池水中氨氮的具体措施。 a.使用增氧机。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 间开增氧机1-2小时,以便池水上下交流,将上层 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并可散逸分子氨和有毒 气体到大气中。 b.换水。排出底层20-30厘米水,并注入新水。 c.使用增氧剂。泼洒双氧水、过氧化钙等。 d.使用氧化剂。用次氯酸钠全池泼洒,使池水 浓度达到0.3-0.5mg/L;或用 5%二氧化氯全池泼 洒,使池水浓度达到5-10mg/L。
养殖水体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浮游生物 (晚上)、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 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仅占 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氧气约占10.4%, 底泥耗氧约0.6%。因此,为减少池水中的 氧气逸散到大气中,可在晴天光合作用强 烈时开增氧机(约在中午12-1点),以便 将上层溶解氧送入底层,以补偿底层氧气
c.当水体pH值降到5-6.5时会引起水
中嗜酸性卵甲藻的繁殖,引起卵甲藻
(打粉病)鱼病的发生。
d.pH值过低时,水体中S2-、CN-、
HCO3-等转变为毒性很强的H2S、HCN、 CO2。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 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了硫化 物的毒性。
湖北武昌南湖污染加剧, 造成鱼类浮头
e.泼洒沸石或活性炭。一般每亩使用沸 石15-20公斤或活性碳2-3公斤,可吸附部 分氨氮。
f.使用微生物制剂。用光合细菌全池泼 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每隔20天左右泼 洒一次,效果较好。
g.较大面积鱼池(50亩以上)可种植水生 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以吸附氨氮 等有毒物质。种植面积可占全池面积的1%。
各种水色图谱及特点
1.茶(棕绿)色系 淡棕色→棕色→棕红色→深棕色 是由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金藻门、
裸藻门的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种类与绿藻门、 蓝藻门、裸藻门的裸藻科和扁裸藻科种类同 时出现时形成的水华颜色。该颜色水如果氮 积累过多,磷不足,会变成绿色或蓝绿色水。
1)淡棕色
2)棕色
4)深棕色
3)棕红色
3.氨氮。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
在。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毒性的,而离子 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
1)分子氨来源。分子氨的主要来源是沉入 池底的饲料肥料,鱼类排遗物和动植物死亡 的遗骸。
鱼类的含氮排遗物中约80-90%为分子氨, 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鱼类排遗物中的蛋白质含 量。
2)氨氮对水产养殖的毒害作用。氨氮NH3-N毒性强, 当它通过鳃、皮肤进入鱼体时,不但增加鱼体排氨 的负担,而且其在鱼血液中的浓度较高时,鱼血中 的pH值相应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即NH3-N浓度越高,越降低APK(血清碱性磷酸酶)和 LSZ(血清溶菌酶)的活力,造成机体代谢功能失常 或组织机能损伤,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表现为行 动迟缓、呼吸减弱、丧失平衡能力、侧卧、食欲减 退,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 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 症状,并影响生长。
4.蓝绿色系 豆绿→蓝绿→铜
绿 以蓝藻门种类为
优势种,另有绿藻门、 隐藻门的种类,原因 是氮积累过多。
1)豆绿色 2)蓝绿色
3)铜绿色
5.白色系 1)白清色
2)灰白色
3)雾白色

------------水中的各种化学指标比较合 适鱼类生长。
1.pH值(酸碱度)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鱼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
2.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没 有氧气,水生生物就不能生存。养殖水体中 的溶氧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 4mg/L以上。
1)溶解氧的来源、消耗及运转。水中溶解 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 的90.3%,而空气中的氧通过扩散作用溶入水 中的仅占9.5%。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 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 程度。池中溶氧量充足则可以改善鱼类 栖息的生活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 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
当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 溶氧量达14.4mg/L以上时,易引起鱼 类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3)溶氧的日常管理。 ①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 ②每年冬春季及时清除池底淤泥; ③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采用泼洒粗盐、换水等方式逸 散过饱和的氧气; ④合理使用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搅动水 体,将水体上层的过饱和氧输送到水体下层; ⑤制订合理的投饲计划,减少残剩饲料等有机物质的有 机耗氧量; ⑥适时施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增加溶氧水平; ⑦采用水质改良剂,增加水体溶氧。
以上TN/TP=7.2中氮磷分别以N、P计,而 通常肥料产品中氮磷含量标注为以N和 P2O5计,最适氮磷比以此计算为3:1。
数据:磷酸一铵(磷铵)N:9% P2O5:45% 氯化铵 N:25% 尿素 N:40% 碳铵 N:17%
肥度肉眼观测依据---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用厘米表示。 测定一个点的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直径20厘 米,黑白相间的铁皮圆板),缓缓沉入水中直 到看不见时,记下其深度,再稍提高又恰能 看到,再记下其深度,取两个深度的平均数 值即为此测点的透明度。测定透明度时,一 般一个水域要选3个以上的测点再取其平均值。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有变化,包括日 变化和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就是所谓的 “早青晚绿”、“早红晚绿”以及“半塘 红半塘绿”等,周期性变化指水色的变化 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重复性。“活”意味 着藻类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质循 环良好。

----主要指藻类的普遍状态,鱼 类喜食性藻类多,藻相优良,同 时鱼类食欲良好,藻类能被及时 消耗,不出现藻类老化的现象。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见水质评判标准及取样方法
----技术部
观测水质的重要性
水是水产养殖的最基本条件,是水产 动物生存的载体,同时,也是我们观察 判定养殖状况的重要依据。
学会观测水质对我们制定养殖方案、 做好服务工作至关重要。
好水的定义与标准
定义:适于所养殖鱼类迅速安全生 长的水体。
不足,改善底层水质条件。
2)溶解氧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溶解氧是鱼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鱼类摄 食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缺氧时,鱼类 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 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 而死。溶氧量5mg/L以上时,鱼类摄食正常;当溶 氧量降为4mg/L时,鱼类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 量下降到2mg/L时,其摄食量下降54%,有些鱼已难 以生存;若下降到1mg/L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 大部分鱼不能生存。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 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 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 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 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当超过 2.5mg/L时,鱼体的生理代谢功能不足而出 现中毒症状。严重时导致死亡。
水葫芦
水花生

多 福 可 乐
多 福 可 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