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 .蔗糖具有甜味,可以做调味剂,故A 正确;B .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所以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故B 正确;C .过氧化氢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于消毒剂,故C 正确;D .熟石灰即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食品干燥剂,故D 错误;故选:D 。
2.【答案】B【解析】A 、CO 与稀2Na S 溶液不反应,无浑浊,故A 错误;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2Na S 反应生成S 沉淀,产生了沉淀,则可以使溶液变浑浊,故B 正确;C 、因为HCI 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HCI 气体通入稀2Na S 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C 错误;D 、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硫化氢强,所以足量2CO 气体通入稀2Na S 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化氢,但无浑浊,故D 错误;故选:B 。
3.【答案】D【解析】A .183O 中子数为()188330⨯=﹣,故A 错误;B .21722H O 中子数为()()212178220⨯+⨯=﹣﹣,故B 错误;C .14162N O 中子数为()()147168223+⨯=﹣﹣,故C 错误;D .14162C O 中子数为()()146168224+⨯=﹣﹣,故D 正确,故选D 。
4.【答案】C【解析】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 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n 27M O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故选C 。
5.【答案】A【解析】A 、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 正确;B 、图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故B 错误;C 、图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故C 错误;D 、图示标志是氧化剂,故D 错误。
故选A 。
6.【答案】D【解析】A .碳酸钙和醋酸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3CaCO +2CH COOH=Ca +H O+CO +2CH COO ↑﹣,故A 错误;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为+23+4222FeS+20H +7SO =2Fe +9SO +10H O ↑﹣,故B 错误;C .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32232Al +3CO +3H O=2Al OH +3CO ↓↑﹣,故C 错误;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2NO ,+4价的氮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3222NO 2OH NO NO H O ---+=++,故D 正确;故选D 。
7.【答案】CD【解析】A .Cu 与浓硫酸加热能够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 错误;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HI 氧化,不能用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制取HI ,故B 错误;C .过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过氧化钠制备氧气,故C 正确;D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可据此制备无水三氯化铝,故D 正确;故选CD 。
8.【答案】AD【解析】A .酒中含乙醇,乙醇可被氧化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香味,故酒是陈的香,故A 正确;B .丁烷存在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 错误;C .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 错误;D .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可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二者都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故D 正确。
故选AD 。
9.【答案】C【解析】A 、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故1 mol 乙烯中含A 4N 条碳氢键,故A 正确;B 、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故1 mol 甲烷燃烧转移8 mol 即A 8N 个电子,故B 正确;C 、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个数小于A 0.1N 个,故C 错误;D 、CO 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故1 mol CO 和氮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 14N 个,故D 正确。
故选C 。
10.【答案】A【解析】A .Pb 电极b 上氢气失去电子,为阳极,故A 错误;B .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阴极反应为+-23N 6H 6e =2NH ++,故B 正确;C .电解池中,+H 由阳极向阴极迁移,故C 正确;D .由图可知,氮气与氢气不直接接触,陶瓷可以隔离2N 和2H ,故D 正确;故选A 。
11.【答案】AD【解析】解:A .H 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 正确;B .比较方程式气体的计量数关系,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等于反应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则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2n CO 不变,故B 错误;C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a CO 不变,故C错误;D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相当于混合气体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但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2n H 不变,故D 正确;故选AD 。
12.【答案】BD【解析】A .中和滴定时,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 错误;B .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故B 正确;C .蒸馏时,应防止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应该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C 错误;D .分液时,为了避免污染试剂,下层溶液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D 正确;故选BD 。
13.【答案】(1)(2)离子()2222CaH +2H O Ca OH +2H ↑═(3)第二周期A Ⅲ族33H BO(4)-3【解析】(1)X 与L 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PH 3,电子式类似氨气,为,故答案为:;(2)X 与M 组成的物质为2CaH ,为离子化合物,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方程式为()2222C a H +2H O C a O H +2H ↑═,故答案为:离子;()2222CaH +2H O Ca OH +2H ↑═; (3)Y 为B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ⅢA 族,含氧酸为33H BO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ⅢA 族;33H BO ; (4)L 与M 形成的化合物32Ca P ,Ca 的化合价为+2价,P 为3-价,故答案为:3-。
14.【答案】(1)纯碱2323CO +H OHCO +OH ﹣﹣﹣(2)+135.6()()22c H O c CO(3)26011【解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23Na CO 为强碱弱酸盐,23CO ﹣离子水解方程式为2323CO +H O HCO +OH ﹣﹣﹣,使溶液呈碱性,故答案为:纯碱;2323CO +H O HCO +OH ﹣﹣﹣;(2)()()()()()()()122321232NaOH s +CO g Na CO s +H O g H =127.4kJ mol NaOH s +CO g NaHCO s ∆﹣①═﹣②═,,-2⨯①②得,()()()()()1223222NaOH s +CO g Na CO s +H O g +CO g H=+135.6kJ mol ∆﹣═;()()22K=c H Og c CO ,故答案为:+135.6;()()22c H O c CO ;(3)()()()2+210sp 44K BaSO =c Ba SO =1.110⨯﹣﹣;()()()2+29sp 33K BaCO =c Ba c CO =2.610⨯﹣﹣,所以()()()()293310244c CO Ksp BaCO 2.610260====Ksp BaSO 1.11011s SO ----⨯⨯,故答案为:26011。
15.【答案】(1)加成反应 环己烷 (2)消去反应(3)加入水,油层在上层的为苯,油层在下层的为溴苯【解析】(1)反应①为加成反应,生成A 为,为环己烷,故答案为:加成反应;环己烷;(2)由以上分析可知B 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故答案为:;消去反应;(3)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加入水,油层在上层的为苯,油层在下层的为溴苯,故答案为:加入水,油层在上层的为苯,油层在下层的为溴苯。
16.【答案】(1)盐酸+Li +e =Li ﹣(2)Li 与二氧化碳反应(3)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紫色的为硬脂酸钾 (4)LiF【解析】(1)用碳酸锂和盐酸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 KCl ﹣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Li +e =Li ﹣,故答案为:盐酸;+Li +e =Li ﹣;(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Li 与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Li 与二氧化碳反应;(3)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和现象分别是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紫色的为硬脂酸钾,故答案为:焰色反应,观察到黄色的为硬脂酸钠、紫色的为硬脂酸钾; (4)6LiPF 受热易分解,发生65 LiPF LiF+PF,其热分解产物为5PF 和LiF ,故答案为:LiF 。
17.【答案】(1)浓硫酸2SiO(2)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 (3)溶液接近为无色(4)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解析】(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浓硫酸,pH=1时23B O 转化为33H BO ,二氧化硅不反应,则“滤渣1”中主要含有2SiO ,故答案为:浓硫酸;2SiO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发生2++3+22Fe +ClO +2H 2Fe +Cl +H O ﹣﹣═,氧化镁促进铁离子、铝离子水解,则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3)因亚铁离子、铁离子均为有色离子,则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溶液接近为无色,故答案为:溶液接近为无色;(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硫酸镁在80℃左右溶解度最大所以该过程中温度应控制80℃左右,温度太低会析出晶体,所以要趁热过滤,故答案为: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
18.【答案】C【解析】A .由结构简式可知1016C H O ,故A 错误;B .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故B 错误;C .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故C 正确;D .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故D 错误.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