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学年论文(2012级)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研究学生姓名:童尚政学生学号: 12142113指导教师:陈峰完成日期:2016年1月5日建筑学专业学年论文评价表学生姓名童尚政学号12142113 班级建筑121学年论文题目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研究[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城市规划与设计论文所属方向[ ]建筑技术科学 [ ]其他一、自我总结及论文评价本论文在陈峰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构思和内容,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近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
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
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签名2016年月日二、指导老师评语及论文评价[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签名2016年月日三、答辩记录及论文评价记录人签名:[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组长签名2016年月日三、学年论文成绩[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研究童尚政※摘要:为了改变大学校园庭院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功能混乱、忽略使用者心理情感的现状,从庭院空间的概念特征出发,探讨庭院空间在大学校园内应该具有的功能与空间形态。
根据实地调研结果来将庭院分为教学区等四种庭院类型,分析其人流情况、空间布置手法与特点、尺度问题等,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此重视师生群体的心理,促进交流与沟通,加强和完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空间塑造Research on the space form of campus courtyardTong ShangzhengAbstract:In order to change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ourtyard space design in the presence of chaos, ignore the status of psychology of users, from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urtyard space of of courtyard space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 should have the function and space form.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to the courtyard divides the teaching area and so on four courtyard types, analysis the stream of people, space layout techniques and characteristics, scale issues, that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this atten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mote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d achieve the education aim.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 Courtyard, Spatial form, Space creating1 引言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与教育受到重视的环境下,大学校园改扩建十分火热。
但由于市场需求量过大却不成熟,校园建设没能考虑人的需求等原因,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庭院作为校园内亲近自然,促进交往的重要空间也没能例外。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人的需求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校园庭院空间形态,提升空间品质,加强和完善大学校园环境景观。
本文是对于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的研究,运用了查找文献、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
从大学校园庭院的概念特征开始,到分类汇总一些经过实地考察的大学校园庭院,总结他们的空间※童尚政,男,1994-02,建筑121,491061642@.指导老师:陈峰,176619711@.形态特征,以此在建筑理论上寻求契合大学校园氛围的庭院空间形态,追求一种大学人群与庭院空间和谐相处的氛围。
2 大学校园庭院空间概述2.1 庭院空间的概念特征大学校园内的庭院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日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但究其本质,依然保持了庭院空间的基本特征。
2.1.1 概念解析庭院,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
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庭院”解释为“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这样的解释指出了庭院的本义,也反映了它在现代汉语中词义的泛化,所以现在一般将建筑不同方位的院落(包括前院、后院、侧院、内院等)都称之为“庭院”。
由此可见,庭院其实是建筑的一种附属物,依托于建筑物而存在。
庭院空间往往被所属的建筑物以包围或半包围的方式所控制,属于建筑物中过渡内外空间,联通室内外的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2.1.2 庭院空间的空间特性庭院的空间构成可以被解析为点、线、面三种基本组成类型。
点与线主要是表现庭院内的小路、植物、水体、柱廊等要素组成,对整体环境起到调节、活跃气氛的作用,而面主要是表现庭院空间的围合界面。
围合界面在构成属性或开敞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回形成氛围各异的庭院空间。
(1)内聚性在庭院空间被外边围合且偏向封闭时,往往会使人产生内聚、向心的心理感受。
围合边数越多,内聚感越强。
此种庭院空间往往会在中心部分布置休息交流处,周边设置较多的植物等景观要素,人在空间里一般会产生专注的心理倾向,并且乐于驻足、停留、交谈。
庭院空间的这种内聚性在大学校园有利于形成供师生休息与沟通的空间,促进知识交流,达到教育的目的。
(2)开敞性庭院空间的开敞性可以体现在其未被围合的一侧,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庭院顶部的开敞。
顶部的开敞使得形成的空间完全异于完全封闭的空间,它带来了阳光、空气、风、雨等自然要素,带来了自然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庭院空间采用顶部开敞的设计形式,正是因为这种形式最轻易地促成了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与信息交换。
而对于庭院空间的侧面开敞,往往通过门、窗、廊道等来实现,同样可以与其他空间流通与渗透。
开敞性能使使用者产生豁然开朗的感受,为困在建筑中工作的人提供了宝贵的与自然交流的机会,还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
(3)过渡性过渡性其实是内聚性与开敞性的结合体。
由于内聚性与开敞性的存在,庭院空间的界限往往会比较模糊,兼具“对内”与“对外”的双重属性,体现均衡与融合的哲学思想。
在过渡性影响下,庭院空间能够充分调动起景观要素,实现从建筑到庭院或是从庭院到建筑的空间过渡,使空间有开合收敛的动态呼吸能力。
2.2 庭院空间的功能作用由于大学校园的特殊性,其庭院空间会产生特定的针对校园环境的功能作用。
校园内庭院作为景观空间的一部分能满足人对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能缓解紧张的学习与工作气氛;庭院作为交往空间能提供与制造偶然性交往的机会,其中的景观也能吸引人们在此交流与沟通;庭院又作为校园整体的一部分能基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与景观要素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激发创造性思维,引发更多图 3 文理学院图书馆庭院 Fig.3 Library courtyard in Shaoxing University图片来源:自摄图 2 文理学院音乐楼前院 Fig.2 Front yard of Music Building in Shaoxing University 图片来源:自摄 图 1 兰亭学院展览楼庭院 Fig.1 Exhibition Building courtyard in Lanting College 图片来源:自摄 思考。
2.3 庭院空间的类型划分根据上述对庭院空间功能作用的梳理以及实地调研,可按功能把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分为三种类型:静赏型庭院、游赏型庭院以及暂留型庭院。
2.3.1 静赏型庭院庭院空间四面围合,界面封闭,往往空间较小,师生一般无法进入,只能在建筑内部观赏。
这种庭院空间形式往往出现在校园内行政性质的建筑物内部,或是图书馆内部,师生前往这些建筑往往有较强的目的性,这时庭院空间的使用特性就不是那么重要,简单的景观展示即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庭院内可供观赏的植物景观占大部分,所用的地面材质也会偏向自然、柔和与温馨。
如右图所示的绍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展览楼庭院,四面围合且封闭,顶部开敞,内部种有大量竹子,师生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院内景色,对提升楼内整体环境氛围有重要作用。
2.3.2 游赏型庭院庭院空间内往往布置坐凳、道路、庇荫树等利于师生停留与休息的要素,师生可以自由出入,在此观赏、休息、交往。
此种庭院较多采用类似辐射式的布局,中心部分供使用者驻足或行走,周边布置相对较多但不显杂乱的景观。
游赏型庭院较静赏型庭院更重视人的心理、精神与审美,强调人的使用感,在设计上还要仔细考虑从楼上俯视庭院空间的效果。
右图为绍兴文理学院河东校区音乐学院前庭院,空间大而自由,草坪上种植树木与野花,铺设曲线小径,内部还有一个小亭子供游客休息、交谈,环境优美,景观细致。
2.3.3 暂留型庭院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校园中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庭院空间形式,兼有静赏型庭院和游赏型庭院的特点,其实际作用大多是为在周围活动的人群提供一个暂时的停留与休息场所。
暂留型庭院相比静赏型庭院多了道路等可供停留的区域,相比游赏型庭院少了吸引师生休息的坐凳等基础设施,尺度空间较小,植物景观较少。
调研中发现此种庭院往往作为一条联通建筑两端的便捷通道,为人群流通带来方便。
右图所示为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图书馆一层庭院,四面围合,顶部开敞,无坐凳等休息设施,作为连接一层办公室与学术报告厅的过渡空间能给予周围走廊办公室较好的光照,但平时鲜有人问津。
图 4 文理学院理工楼庭院Fig.4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uildingin Shaoxing University图片来源:自摄图 5 文理学院图书馆庭院Fig.5 Library courtyard in Shaoxing University 图片来源:自摄 图 6 文理学院行政楼庭院 Fig.6 Administration Buildingin Shaoxing University图片来源:自摄3 大学校园庭院空间形态分析3.1 庭院空间的功能区分类与分析人是空间的使用者,是空间的主体,庭院空间正是为了服务于人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