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张玉琴(长江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摘 要:滨水区设计应以人为本,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相协调,从而使滨水环境充满人性—邻里感、乡土感、归属感。

在滨水区设计中应充分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努力营造人性空间。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中图分类号 S7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8)09-152-02 作为城市的命脉,滨水区支撑着城市生命的延续。

如果说森林植被作为城市“绿肺”给城市提供了呼吸的系统,那么水体则是城市的“血脉”。

作为城市的循环系统,水体承载着水分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维护大气成份稳定等功能。

1 创造丰富的空间形态滨水区的空间形态包括三个要素:即自然空间、亲水空间以及特色空间。

(1)自然空间主要指绿化空间,包括植物造景、空间中的小品及游憩休闲设施、节点与边界、滨水景观视廊。

(2)亲水空间包括水体空间、滨水界面空间以及滨水步行空间。

(3)特色空间主要指把城市的历史文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设计提高艺术魅力,给人们想象的余地和心理体验的空间。

2 自然空间在保证良好环境的前提下,在滨水区内设置多样的自然环境、空间形式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及选择性,也是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211 关于植物造景 植物对可持续性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绿地的质量取决于绿色植物的数量、种类的多少及其合理地配置,植物造景是其主导思想。

滨水区绿化必须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群落为基本的绿化单元,把乔、灌、草、水生植物合理配置成一个长期共存的复杂立体植物群落。

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的一般规律创造统一、调和、对比、均衡的艺术效果。

212 关于节点与边界的处理 节点通常位于交通往返、活动密集、环境转换的地点,并兼有集中与交汇的双重特性。

典型的节点如道路连接点,路、桥、河交集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

设计者应设计出一些积极明确的围合空间,这些空间应能容纳不同的人群和活动,而且有助于提高对城市的宽容度和社会凝聚力。

边界指围合一定场所空间、路径空间、领域空间的接口状态。

其表现风格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各类空间的物质形态多样化。

在一般的形体环境中,它多表现为一种立面化的物质中介,起着围合着某种固定的空间形体和对空间与外界环境的冲突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3 亲水空间亲水性直接关系到滨水区规划能否成功。

滨水区必须以吸引人为原则,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其总的特征就是亲水性,且以自然、清洁的水体为前提。

现代城市设计的本质应是体现对人的关怀,因此在滨水区开发中要尽可能做到“可见”“可近”“可触”水。

提高亲水性的几个途径如下:311 滨水环境中人的心理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渴望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享受。

每个城市的滨水区,由于其独特的景观特征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人在滨水环境中的心理需求有:接近自然,参与各种活动等。

312 岸线的平面亲水设计 通过岸线的处理,可以丰富水的平面形态,增强亲水性。

结合游憩活动的特征来改造岸线,不仅增加了临水边界的长度,创造了丰富的景观,并且在功能上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在具体选择岸线形态时,应考虑与实际功能相结合。

整体而言,岸线设计中要尽量尊重自然,避免岸线过于机械、单调平直、保持并利用水体自然流畅的形态,并对岸线转弯处、岸线凹入处、水中小岛等平面发生变化及主要景观节点进行重点设计,突出景观的变化,有助于加强亲水性。

4 特色空间营造特色空间是创造特色景观的手段。

城市特色系指城市在人的感知层面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表征。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形象,区别在于城市文化形象具有要素特征,而城市特色则是一整体概念,城市特色的确定必须要以城市的历史与传统为依据。

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因素,创造历史人文景第五章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环境景观的塑造观,以创造城市景观特色。

使城市保持自己的个性魅力,包含文化内涵的物质形态所构成的“城市意象”是城市空间特色的本质。

411 以人为本,营造人性空间 滨水区设计应是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取得作者简介:张玉琴,女,湖北武汉人,助理景观设计师,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收稿日期:2008-02-04协调,从而使滨水环境充满人性—邻里感、乡土感、归属感。

在滨水区设计中应充分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努力营造人性空间。

412 结合社会历史文脉,营造特色空间 在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形成过程中,需构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物质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以提高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质量,增加居民的安全感,提高城市生活的宜人度、舒适感和人情味。

城市环境的立足点应在于生态原则、文化特征、功能要求三位一体的整合。

而滨水区往往是城市最先发展的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规划设计更应注重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历史环境条件,发掘人文景观资源,以营造具有文化艺术魅力的城市环境,给人们体验的空间,即营造特色空间。

5 结语滨水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开放空间。

在人类日益重视水环境的今天,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成为城市设计中的热点问题。

通过滨水区的更新,作为改善城市景观、城市形象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1]李岚1城市滨水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D]1[硕士学位论文]1南京:东南大学,2003[2]林荣1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D]1[硕士学位论文]1成都:西南交通大学,1992[3]于爽1城市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研究[D]1[硕士学位论文]1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4[4]刘莹1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分析[D]1[硕士学位论文]1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4[5]郭红雨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1华中建筑11998,16(3)76-77[6]刘和1滨水城市中心公共环境的活力[D]1[硕士学位论文]1杭州:浙江大学,2003(责编:陶学军)(上接159页)经对比分析,处理的单果重及果形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即处理对果实大小没有影响。

采果前观察果实差色,只有动力2003处理果实较迟,其余处理间差别不大,10月下旬果实开始转为淡黄色到黄色,动力2003处理在11月上旬才开始转为淡黄色。

各种处理均未抽发夏梢,只抽发春梢和秋梢,以整齐粗壮的早秋梢为优良的结果母枝,动力2003处理的树势明显增强,叶片厚、阔,呈墨绿色,其余各种处理的树势差别不大,比较均匀。

在自然条件和常规栽培下,脐橙生理落果相当严重,但经喷射生长调节剂保果处理后,对抑制第一生理落果有明显效果,各处理的保果效果依次是:保花保果素>动力2003>赤霉素>防落素>处理对照;对抑制第二次生理落果来看,各处理的保果效果依次为:动力2003>保花保果素>防落素>赤霉素>处理对照。

在梅县的自然条件和一般管理水平下,脐橙由生理落果而引起的落果,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采用喷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提高座果率、抑制生理落果有显著效果,是目前脐橙保花保果措施不可缺少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1]朱能清,胡正月,胡美芬等.影响脐橙品质的因素与提高品质的技术措施。

[J]中国南方果树,1994;4:9[2]李小玲.提高纳维林娜脐橙产量的方法[J].中南方果树.1999;6:20[3]王法格,吴其青,吴振旺.F OW S防止脐橙果实脐部黄化落果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1999;2:11[4]向素琼,洪棋斌.人工诱发自然条件下朋娜脐橙裂果的比较研究。

[J]中国南方果树,1994;4:19[5]李兴忠,陈守一,彭玉基等.朋娜脐橙枝叶状况与结果的关系调查.[J]中国南方果树,1998;4:19(责编:胡贤江)(上接160页)保障。

然而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让人无奈,有关部门和小区管理者应及时对损坏花草树木、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教育,尤其注重从儿童教育抓起。

城市政府和一些领导者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环境意识,让每个市民都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美好的花园城市而作出贡献。

413 贵在重视,重在管理 由于对城市环境重视不够,因而造成城市环境一再走下坡路。

目前,有些城市存在着只重建设疏于管理的现象。

一个城市管理者应该权衡利弊,把城市环境保护真正放在心上,集合大家的智慧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必要的规范。

贵在重视,重在管理,制定出切实奏效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是建设花园城市的基本保障。

5 结语建设花园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使我们的城市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1]白伟岚.《“花园城市-新加坡”看中国园林城市建设》规划师12000(1)[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杜汝俭,李恩山,刘管平《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4]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5]王仁凯.《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北京市园林局(责编:陶学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