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同周期(从左→右)同主族(从上→下)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失电子的能力
得电子的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主要化合价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酸性
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程度稳定性
阴离子的还原性
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的易难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强弱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强弱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的其元素非金属性弱,阴离子还原性弱的其元素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为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
金属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非金属性
3.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
1
2.寻找所需物质
在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同周期:
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剧烈程度降低,非金属单质越来越易与氢气化合
金属单质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增强,r变小,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递增
同主族:
金属单质与酸或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强,非金属单质越来越难与氢气化合 金属单质还原性增强,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 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减弱 电子层数递增, r 变大
1、X 、Y 、Z 为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 、Z 位于同主族,X 、Y 位于同周期,由它们构成的物质可以发生以下转化:
(1)Z 的元素符号是 ; 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Y 2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的电子式 , (4) ZY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有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单质和它的一种氧化物是工业生产上常用的还原剂。
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0.1molC 的单质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2.24L 标准状况下的氢气;又知B 、C 、D 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 和E 是同主族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A 、C 、E 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2)E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所生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3)请写出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4)请写出D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键 1、离子键: A.相关概念
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aCl ,Na2O ,MgCl2,CaO ,NaOH ,Na2O2,NH4Cl ) 2、共价键: A.相关概念
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① Y 2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2O2)
D.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4、化学键
(1)化学键是指:。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指:。
(4)非极性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比较
•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想到10、18电子微粒)
•原电池(想到氧化还原)
•物质推断(特征的物质如----1:1;1:2;1:3的组成情况、特征的反应如双重的氧化产物氮的、硫的、钠的、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等)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
B.中和反应;
C.大多数化合反应;
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E.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
A.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
(1)概念
(2)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19.如右图,在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Zn-2e-=Zn2+B.Cu-2e-=Cu2+
C.2H++2e-=H2↑D.Cu2++2e-=Cu
一、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2)外因 控制变量)
a. 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固体表面积 f. 其他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等
三、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3、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例.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 + 3B(g) ==== 2C(g)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A、B、C的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那么这个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某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所吸收的热能由外部热源(如酒精灯)提供,提供的热能主要起到_____的作用。
3、可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I2、HI的浓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H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1、甲烷分子结构:CH4 正四面体
实验现象:
2、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式:分子结构式:官能团碳碳双键。
结构简式:
3、苯的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结构简式:
结构特点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4、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式官能团分子式
结构式:
5、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官能团1、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
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
3、为什么出气导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钠液面下?
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主要含有元素,分子的组成比较复杂。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互称为,由于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它们具有性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特点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应用
•实验(学生实验)
•证明金属活泼性的实验(递变)P6
•证明非金属活泼性的实验(递变)
•第三周期性质的递变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P34
•原电池实验(工作原理)P4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48
•金属冶炼P89
•海带中的碘提取,海水中提取溴
•有机物甲烷P61石蜡油分解P67
•乙醇P73乙酸P75 营养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