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葛永红
课型:以欣赏、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
年级:小学四年级
内容:苏少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互联网,引导学生聆听、赏析萨克斯独奏曲《月亮河》、钢琴五重奏《鳟鱼》,感受、体会音乐非凡的表现力和塑造力。

(2)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运用互联网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分析、感受、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及掌握正确演唱的方法。

(2)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对应,把抽象化的音乐具像化,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欣赏感受音乐,终身与音乐交朋友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月亮河》是美国影片《在蒂凡尼处早餐》的主题歌,曾获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用萨克斯演奏充满了浪漫气质,多愁善感的音色、婉转低回的旋律悠扬绵长。

钢琴五重奏《鳟鱼》是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歌曲写成的变奏曲,乐曲音乐形象生动、逼真,相信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经典儿童歌曲,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歌曲以其清新流畅、优美抒情的旋律传唱了半个世纪,形象地表现了小船在湖中轻轻荡漾的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月亮河》和《鳟鱼》两首外国乐曲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对重奏的演奏形式
可能不太了解,教学时应给予简单介绍。

学生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十分熟悉,也喜欢唱,抓住这一兴趣特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感受、体会。

四、教学重点:
1、赏析、感受乐曲《月亮河》和《鳟鱼》,认识并了解西洋乐器萨克斯、钢
琴、各类提琴。

2、正确并能投入地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五、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和塑造力。

六、教学技术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集中所有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
1、师生问好!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进入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去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上网搜索两个音乐视频片断。


先来听两个音乐片段:
多媒体出示二胡《二泉映月》、古筝《渔舟唱晚》演奏图。

师问:什么乐器?什么乐曲?
生答。

师:二胡、古筝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乐片断都是经典名曲,好听吗?下面让我们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常见的民族乐器由浅入深地进入到西洋乐器,为下面的欣赏作铺垫。


(二)鉴赏《月亮河》
1、初步整体感知。

认识萨克斯
多媒体出示萨克斯图。

师问:这件乐器认识吗?
师:是西洋铜管乐器,1840年比利时人萨克斯创制,为了纪念他,就把它命名为萨克斯。

萨克斯吹奏带给我们怎样的音乐享受呢?听(放音乐)
边听边指导学生跟着乐曲感受三拍子的律动。

2、引导学生分析乐曲情绪。

师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这段音乐适合表现生活中哪些场景?或是哪些风景?
老师要为这段音乐配上一幅画,不知道选哪幅,你们来帮帮我好吗?还要说说你选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六幅图。

3、真切感受音乐。

(1)师:同学们的回答,真让老师佩服。

原来,这段音乐是美国(板书)一部影片的主题歌,歌名叫《月亮河》(板书)。

影片中,女主人公坐
在窗前歌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她的思念,等着她远方的亲人快
回来。

柔美舒缓的旋律(板书)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呢!
(2)指导学生跟音乐轻声有感情朗读。

师: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歌词,能把音乐要表达的情感朗读出来吗?
(3)师范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朗读把我深深陶醉了,想听这首歌吗?
4、再一次完整体会、感知乐曲。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好吗?
用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充满了浪漫气质,多愁善感的音色,婉转低回的旋律柔美悠扬,令人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欣赏的重点,通过听赏、感受、朗诵体验、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启学生多种感知通道,打开学生情感闸门,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理性和感性上使学生认识了解萨克斯及其音乐风格。


(三)欣赏《鳟鱼》
1、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萨克斯的独奏(板书),让人如痴如醉。

假如多种乐器
演奏同一首乐曲会是怎样的音乐效果呢?想不想听?
2、认识演奏乐器,了解钢琴五重奏。

师:这儿有一首乐曲叫《鳟鱼》(板书),就是多件乐器演奏的,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演奏乐器。

多媒体出示钢琴、提琴图。

师简单介绍。

师:如果钢琴和四件乐器一起演奏,就是钢琴五重奏(板书)
3、整体感受乐曲。

师:在欣赏中,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以下两点。

多媒体出示考一考:
A 你能辨听出各乐段的主奏乐器吗?用你的演奏姿势表达出来。

B 各乐段表达的意境、情感你能用神态、动作、表情表示出来吗?
(放音乐)
主题:清澈的小溪,鳟鱼在水中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

(小提琴)
第一变奏:河水清澈透明。

(钢琴)
第二变奏:鳟鱼悠然自得,在河水中嬉戏。

(中提琴)
第三变奏:激烈,即将出现危险。

(大提琴、低音提琴)
第四变奏:更紧张不安,小鳟鱼遭到不辛。

(钢琴)
第五变奏:悲伤、惋惜。

(大提琴)
再现主题:恢复往日的欢乐(小提琴、大提琴)
4、学生根据音乐讲故事。

师:你能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讲一个小故事吗?
生答。

师:你讲得真好!一段音乐能讲出这么一个生动的故事,可见音乐的表现力有多强啊!创作这首《鳟鱼》的人有多伟大啊!他是谁?
生:舒伯特(板书)
师:他是奥地利人。

(板书)
舒伯特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创作了1100多部音乐作品,其中歌曲就有600多首,被称为“歌曲之王”。

有一首《摇篮曲》唱遍了全世界,你们知道吗?
师范唱《摇篮曲》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紧,只设计欣赏一遍,让学生根据乐曲各乐段表达的情绪,即兴用肢体动作、神态演绎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导入
师:好听吗?歌曲旋律柔美安静,把一个母亲在哄孩子睡觉时的慈爱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实声乐曲和器乐曲一样有着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塑造的音乐形象更具体、
更直接。

在我国有很多优秀的经典歌曲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传唱了一代又一代,你们听。

(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完整感受。

轻轻跟着范唱一起唱
和老师一起跟着歌曲节奏做划船动作。

3、重点练习难点乐句。

师:从优美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愉快的心情。

但是,每一段的开头两句,我发现有的同学唱得早了,有的晚了,不够整齐。

看看乐谱,有一个什么小东西在跟我们过不去呀?
生答。

师:原来是半拍休止符。

(板书)
师:你可别小看这个小东西,它的作用可大呢!把小船在湖中轻轻荡漾的感觉唱出来了。

那怎么把它唱好呢?老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做。

4、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每段开头两乐句作划船动作。

师:好,让我们荡起双桨,载着梦想去远航吧!
(设计意图:从开头的中国经典器乐曲到结尾的中国经典歌曲,前后呼应,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产生愉悦和美感,从精神上产生自豪感,在参与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欣赏、演唱了这么多优美、动听的乐曲,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了吗?
同学们,下课后,从网上搜索一下古筝、钢琴演奏的《二泉映月》,中国少儿广播艺术团演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仔细听听,感觉怎样?下节课把你网上找到的资料拿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引导学生在广阔的互联网上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八、板书设计:
美国《月亮河》萨克斯独奏柔美舒缓
奥地利《鳟鱼》钢琴五重奏明快活泼舒伯特
激烈危险世界伟大作曲家
紧张不安歌曲之王
悲伤惋惜
轻快活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