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例.doc
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例.doc
附录 II 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某饭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概况
(一)建筑概况 该饭店建于我国南方某市, 它由塔楼、 裙楼和附属建筑物组成, 占地总面积 近 30000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 4850m2,建筑面积 48640m2,其中主楼为 45140m2。 塔楼为 37 层,总高为 108m,设客房 804 套,电梯 10 部。裙楼分别为 2~3 层, 裙楼和塔楼的非标准层为公共活动场所。 该饭店装饰工程量大, 技术要求高, 绝大部分集中在下面两层。 室内装饰工 程有乳胶漆、壁纸、大理石、马赛克、塑料石棉砖、瓷砖和缸砖等;室外装饰工 程均为玻璃马赛克。主楼平面和剖面,分别如图 34-54 和图 34-55 所示。
图 34-57 测点布置图
( a)平面布置图; (b)剖面布置图
4.地下室柱和墙板施工 采用木模板经计算和实测, 按 4.75m 浇筑高度,取混凝土侧压力为 50kN/m2。 其模板构造和各部尺寸,如图 34-58 所示。地下室顶板采用定型模板。模板和钢 筋运输, 由设在基坑边的塔式和轮胎式起重机完成。 混凝土由泵输送, 采用插入 式和平板振捣器捣实,并要及时养护。
图 34-54 主楼平面图
1-机房; 2-行李间; 3-商店; 4-大堂; 5-接待及行政室; 6-职员食堂; 7-美容院; 8-职员入口; 9-管理处; 10-电话机房; 11-垃圾房; 12-洗涤间; 13-食堂管理处; 14-食堂贮藏库; 15-守卫 室; 16-电话房; 17-购物部; 18-收货处; 19-洗手间; 20-咖啡室; 21-厨房间; 22-酒吧; 23货物收集处; 24-卸货处; 25-游泳池; 26-喷水池; 27-公共汽车; 28-停车场; 29-苏州花园
打桩和挖土可有两种施工方案,如表 34-93 所示。经分析对比,决定采用先
打桩后挖土的施工方案。
打桩与挖土顺序比较表 表 34-93
施工顺序 先打桩后挖土 先挖土后打桩
打桩质量 容易保证 不易保证
挖土方式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安全性 好 差
3.塔楼浮筏基础施工 塔楼浮筏基础呈正方形,边长为 32.1m,厚 2.5m,混凝土总量为 2733m3,
图 34-58 墙模板构造图 (二)裙楼和塔楼非标准层施工方法
到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可供采用的降低地下水方案有: 深井降水和井点降水两种。 其技术经济指标,
如表 34-92 所示。深井降水方案费用偏高,但其施工可与打桩平行进行;而井点
降水方案,在埋设井管时不能打桩,将使总工期拖延 60d;此外,深井抽出的地
下水,可用于冲洗骨料和养护混凝土, 可降低夏季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决定采用
二、施工目标(略,参考本章附录 I )
三、施工管理组织(略,参考章附录 I )
四、施工方案
(一)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1.降低地下水位
塔楼基础最大挖土深度为 8.95m,裙楼为 2.8m。地下水位在 -1.0m 处,开挖
前必须将其降至基坑底标高 50cm 以下。根据工程地质报告,人工杂填土层为含
水层,以下三层均为不透水层。 因此只要把含水层封闭并将其含水抽出, 就可达
图 34-55 主楼剖面图 (二)结构概况 塔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它由净尺寸 12.5m×12.5m 方形中心筒、 24 根内柱、20 根外柱和楼板组成; 在塔楼四角有 2.97m×2.97m 现浇钢筋混凝土 角筒;塔楼标准层楼板为 13cm 厚的钢筋混凝土平板。地震荷载及风载水平力由 中心筒和四个角筒及柱板框架来承受, 垂直荷载由框筒结构传到钢筋混凝土浮筏 基础及其下面的 270 根外径为 55cm、壁厚为 8cm 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管桩 (桩 内最后浇筑 C40 混凝土)上。 裙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浮筏基础, 下有 216 根预制钢筋混凝土空 心管桩。 塔楼与裙楼基础底板间设沉降缝,其缝宽为 70mm。 (三)工程地质概况 该工程地下第一层为人工杂填土,层厚为 1.3m 左右;第二层为粉质粘土, 分别呈流塑、可塑和硬塑状态,层厚为 6~9m;第三层为卵石层,层厚约 5m;第 四层为强、中和弱风化基岩,间有泥质页岩或沙页岩。地下水位较高,距自然地 面约为 1m。 (四)气象概况
夏季最高温度 40.5℃,冬季最低温度 -13℃;夏季平均风速 2.3m/s;月平均 相对湿度 70%~80%;日最大降水量 160mm,年总降水量 1013mm。
(五)施工条件 该工程由国外贷款、 国外设计、 由我国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和材料由国外进 口,地方材料由国内供应。 计划工程工期为两年十个月, 为早日发挥投资经济效 益,应按边施工边营业要求编制网络计划; 并要求在施工中采用电子计算机, 对 网络计划实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钢筋总量为 300t。其中电梯间基坑尺寸为 12.5m×7.80m,坑底标高为 -8.45m。
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将筏基在竖向上分为 I 和 II 两个施工层,每层连续浇筑,
不留施工缝,如图 34-56 所示。
图 34-56 塔楼筏基施工示意图 (1)筏基模板 外模采用 MU7.5 红砖、M5 砂浆砌筑的砖模, 厚度分别为 240mm 和 370mm, 内表面抹 20mm 水泥砂浆。内模采用普通木模板。 (2)筏基钢筋 按照施工图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为保证筏基上层钢筋的正确位置, 采 用角钢支架固定。钢筋垂直和水平运输由两台轮胎式起重机完成。 (3)筏基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浇筑量大,选用搅拌站集中搅拌和泵送混凝土;在施工层 I 与 II 间的施工缝, 采用留齿槽和钢板止水带, 其外壁采用进口合成橡胶止水带。 筏基 混凝土温度测点布置,如图 34-57 所示。
深井降水方案。 在基坑开挖前要做好排除地下水的相应设施
两种降水方案比较表
降水方法 深井降水 井点降水
劳动量(工日) 3900 8400
费用(万元) 9.59 8.98
2.打桩和挖土
表 34-92
影响工期 不影响 拖延 60 天
说明 与打桩平行施工 须打桩后设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