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乘法巧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乘法巧算教学设计

课题乘法巧算适用程度P
教学目标知识

能力
方面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黄金搭档、分解因数等凑整法将乘法计算简化,并能正
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使学生经历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
算中的一些规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
方面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
的情感;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发现凑整在乘法计算中的巧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分解、变形等方法在乘法计算中合理凑整。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方法
Step 1:计算下面各题
18×4 = 18×10=
728×3= 1000×3=
5×75= 5×100=
7×88= 7×80=
提问:那边更好算?算的更快?为什么?
Step 2: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乘法中的乘数如果是整十、整百之类的,我们的计算会比较容易。

但是他们很害羞,不总是出现在乘法中。

那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就叫同学们一些魔法,把没有整十、整百的乘法算式变出整十、整百来。

你们想学吗?
这个魔法叫做凑整。

他有几种变法,下面我们先来学第一种三组黄金搭档
5×2=10 25×4=100 125×8=1000
知道为什么变魔法要用他们吗?因为他们相乘能凑整。

例1:8×6×125=4×7×25=
因为8×125=1000 25×4=100,所以,可先将8和125,4和25乘起来,再把他们的积相乘。

这样就凑出整了。

Step 3:
例2:25×12 125×16
分析由数字“25,125”及符号“连乘”的特征,可以想到“4,8”,结合上章所学,因为他们的乘积是整千、整百数。

而12=4×3、16=8×2,所以,可以将一个乘数“12、16”拆成需要的几个因数。

即:25×12=25×4×3=100×3=300,125×16=125×8×2=1000×2=20000.
Step 4:试试身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8×2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整十、整百、整千在乘法计算中的简便。

(2 mins)
乘法的简便运算。

(1)A×B=B×A;
(2)A×B×C=A×B×C;
(3)(A±B)×C=A×C±B×C (20 mins)
(20 mins)
(20 mins)
(20 mins)
2、125×9×8
3、25×64×125×5
4、125×125×64
Step 5:例3: 23×11 23×101
一个数乘以11,101,1001时,因为11,101,1001分别比
10,100,1000大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11=a×(10+1)=10a+a,
a×101=a×(101+1)=100a+a,
a×1001=a×(1000+1)=1000a+a。

Step 6:例4: 23×9 23×99
一个数乘以9,99,999时,因为9,99,999分别比10,100,
1000小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a×9=a×(10-1)=10a-a,
a×99=a×(100-1)=100a- a,
a×999=a×(1000-1)=1000a-a。

Step7:练习:小试锋芒1、2、3、4、5题。

作业
1.大显身手1、2、3、4、5题。

布置
教学反思审阅意见
优良合格不合格
改进建议:
审阅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