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件:3_2 急性鼻-鼻窦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件:3_2 急性鼻-鼻窦炎

❖ 筛窦则因是蜂房结构,不利于引流,感染机会亦多;此两 窦发育最早,故儿童期即可罹患,
❖ 额窦虽位置高、窦口低,但因毗邻前组筛窦,故受累属其 次;
❖ 蝶窦位于各窦之后上,单独开口,故发病机会相对较少。 近年的观点认为,窦口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是引起鼻
窦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外科即建立在 上述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手术以使窦口和鼻窦保持永久通 畅的引流和通气,即可达到治愈鼻窦炎的目的。
检查和诊断
1.局部红肿和压痛急性上颌窦炎表现为颌面、下睑红肿 和压痛;急性额窦炎则表现额部红肿以及眶内上角(相当 于额窦底)压痛和额窦前壁叩痛;急性筛窦炎在鼻根和内 眦处偶有红肿和压痛。
2.鼻腔检查 鼻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和中算道粘 膜为甚。鼻腔内有大量粘脓或脓性鼻沸,用1%麻黄碱收 缩鼻粘膜和擤出大部分鼻涕后观察中鼻道和嗅裂,前组鼻 窦炎可见中鼻道有粘脓或脓性物,后组鼻寞炎者则见于嗅 裂。擤尽鼻涕后中鼻道或嗅裂内粘脓或脓性物可能暂时消 失,应作体位引流后再作检查。 3.若单侧鼻腔脓性分泌物恶臭,应考虑牙源性上颌窦炎。
LOGO
急性鼻-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炎症性疾病。为鼻科常 见疾病,12周以内为急性鼻窦炎。前组鼻窦发病率 最高,其中上颌窦最为常见。鼻窦炎可发生于一侧 或双侧,可限于一窦或多窦。由于鼻窦粘膜和鼻腔 粘膜相连续,故鼻炎时鼻窦粘膜必有不同程度的炎 症。反之,鼻窦炎时鼻粘膜亦有炎症。
本病的发生与鼻窦的解剖特点有关
3)急性额窦炎:前额部痛具有周期性,晨起即感头痛, 且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晚间则完全消失,次日又 重复发作。
周期性头痛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晚间睡眠头部 呈卧
位使窦内脓性物难以排出而积蓄,晨起头部呈直立位,使 脓性物积留于窦底和窦口,借重力和微弱的纤毛运动逐渐 排出,其过程缓慢并使窦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因此,脓 性物的刺激加之“真空性头痛”致早晨即出现头痛,并逐 渐剧烈和持久。午后窦内脓性物逐渐排空,无论脓性物刺 激和窦内“真空”均获改善,故午后头痛逐渐缓解和消失。 4)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 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4)嗅觉障碍
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部位
1.急性上颌窦炎 2.急性额窦炎 3.慢性额窦炎 4.慢性筛窦炎 5.慢性蝶窦炎
各鼻窦引起的头痛和疼痛各有特点
1)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 列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
2)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 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 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疼痛位于枕部。
❖ 窦口小,稍有狭窄或阻塞,即导致鼻窦引流障碍。 ❖ 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腔粘膜炎症常累及鼻窦粘
膜. ❖ 各窦口彼此毗邻,一窦发病可累及他窦,现代观点认为前
组筛窦炎是累及额窦和上颌窦的主要原因。
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的位置
❖ 上颌窦最大、窦口高,然在中鼻道外侧壁的位置却最后、 最低,故受累机会最多;
2.局部症状 (1)鼻塞:多为病侧持续性鼻塞,如两侧同时罹患,则为双侧持续性 鼻塞。均因鼻粘膜炎性肿胀和分泌物积蓄所致。因鼻塞而嗅觉暂时减 迟或丧失。 (2)多脓涕:鼻腔内大量脓性或粘脓性鼻梯,难以擤尽,脓涕中可带 有少许血液。厌氧菌或大肠杆菌感染者脓涕恶臭(多是牙源性上颌窦 炎)。脓涕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粘膜引起发痒、恶心、咳 嗽和咳痰。 (3)头痛或局部疼痛:因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粘膜肿胀刺激和压 迫神经末梢所致。一般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颌面部,后 组鼻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病理
❖ 病理变化与致病菌的种类,毒力强弱,抗生素耐药性有密 切关系
❖ 肺炎链球菌多引起卡他性炎症 ❖ 葡萄球菌多引起化脓性炎症 ❖ 多种炎性介质参与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因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故原症状加重,出现畏寒、 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病人可发生呕吐、腹泻、 咳嗽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
病因
1.细菌感染 多见肺炎链球菌、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卡他球
菌。其次为杆菌,如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此外,厌氧菌感染亦不少见。应注意多数为混合感染。
2.局部因素 (1)鼻腔疾病:如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 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肿瘤等,因阻塞鼻道或窦口, 阻碍了鼻窦的引流和通气。 (2)邻近器的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此外,上 列第2双尖牙和第1、2磨牙的根尖感染、拔牙损伤了上颌窦、 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症。 (3)直接感染:如鼻窦外伤骨折、异物穿入鼻窦、游泳跳水不 当或游泳后用力擤鼻致污水挤入鼻窦等,将致病菌直接带入鼻 窦。 (4)鼻腔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引起局部刺激、继发感染和妨 碍窦口引流和通气. (5)鼻窦气压骤变;高空飞行迅速下降致窦腔负压,使鼻腔炎 性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4.鼻内镜检查 用1%麻黄碱和1%一2%丁卡因棉片作 鼻粘膜收缩和麻醉后,擤尽鼻脓性涕。利用不同视角检查
鼻腔各壁,并伸入鼻道检查窦口及其附近粘膜,可精确判
断鼻腔粘膜、尤其是窦口及其附近粘膜的病理改变,包括
窦口形态、粘膜红肿程度、息肉样变以及脓性分泌物来源 等。
5.鼻窦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显示窦粘膜增厚,若有脓性 物积蓄,则可见窦腔密度增高,发生在上颌窦者可见液平 面。鼻窦CT扫描可更清楚显示鼻窦内的炎症性改变。 6.上颌窦穿刺冲洗 须在病人无发热和在抗生素控制下施 行。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若有,应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 感试验,以利进一步治疗。
治疗
原则有三: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 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1.全身治疗 ❖ 注意休息. ❖ 足量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 明确致病菌者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未能明确致病菌者可 选择广谱抗生素。
❖ 明确厌氧菌感染者应同时应用替硝唑或甲硝唑。 ❖ 必要时全身给以抗变态反应药物。 ❖ 对邻近感染摘变如牙源性上颌窦炎成全身慢性疾病等应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