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潼阳中学除四害管理规定
为加强除四害工作,控制和消除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的危害,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除四害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科学防制的方针,实行学校组织、全员动手、部门负责、科学指导,坚持集中治理与经常性治理相结合、以经常性治理为主的防制原则。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省除四害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制定科室除四害工作规划,筹措除四害经费。
(二)建立、健全除四害专职人员,每年制定年度除四害工作计划,组织召开除四害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
(三)组织开展除四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队伍和操作人员的除四害工作能力。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四害防制知识,提高群众的除害防病意识和防制水平。
(四)每年统一组织开展春秋灭鼠等除四害活动;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除四害工作。
(五)组织开展除四害先进部门创建活动,负责对本部门辖区内除四害的管理工作。
(六)组织对辖区内除四害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调研督导、检查考核和效果评估。
对部门年度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考核。
除四害标准执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灭鼠、蝇、蚊、蟑螂标准》。
单位职能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校实际,细化、分解、制定相关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公布实施。
学校主管部门按照四害孳生、消长规律,制订科学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开展统一的环境整治、消灭四害及其孳生地等除四害活动,并组织采购和分发除四害药物、器械。
单位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学校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统一方法、指定的药物及相关器械,统一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杀灭四害,以降低四害密度,预防控制疾病。
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开展统一的灭鼠活动,要协调、督促所有部门参加,指导其采取消除栖息场所、设置防范设施、堵塞鼠洞、设置
毒饵站等措施及毒杀诱捕等方法灭鼠。
单位、场所和居民住户灭蚊、蝇、蟑螂措施与要求:
(一)厕所、下水道出口、垃圾池、污物容器、雨水污水蓄积地等一切易于孳生和聚集蚊蝇的场所,应有完善的防范和杀灭措施,分别采取平整、清扫、冲洗、封闭等卫生措施,防止蚊蝇孳生、聚集。
(二)单位责任区域、住宅院落和家庭内外,要完善防灭蚊蝇措施。
(三)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开展经常性喷杀,并采取设置毒饵、诱捕、诱杀、粘捕等多种方法进行控制杀灭。
(四)消除蟑螂的栖息场所,运用毒杀、粘捕和喷洒药物等方法杀灭蟑螂,清除蟑螂虫尸、粪便、污渍。
(五)食堂、商店等重点部位要落实防范和杀灭措施,严格控制四害密度。
不得有苍蝇幼虫孳生,不得有成蝇。
要及时清理垃圾污物、疏通排水沟,库房物品应当垫高离地,摆放整齐。
应经常性设置鼠夹、鼠笼等捕杀器械。
各科室在开展除四害工作时应使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杀虫、灭鼠药物或其他违禁药物。
各科室在统一组织除四害工作中,应制定人员中毒、污染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准备特效解毒药品。
医疗急救机构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
如发生人员中毒、重大污染等意外事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积极采取施救措施。
学校主管领导要根据各自的职责整理保存除四害工作资料,主要包括:(一)中长期除四害规划、年度计划、方案、总结;
(二)除四害工作队伍和组织网络,专兼职人员名单及培训记录、资料;(三)工作专项经费及开支;
(四)四害种群、密度监测资料,四害孳生地分布、数量、特征,常用杀虫剂抗性监测资料;
(五)各项除四害活动的记录等过程性资料;
(六)所用药物、器械的相关资料;
(七)除四害健康教育资料。
学校主管部门应经常对各部门除四害工作的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的内容包括:
(一)除四害工作规划、计划和总结;
(二)除四害人员、网络建设情况;
(三)经费落实和支出情况;
(四)宣传和培训工作;
(五)对除四害工作的方案、措施、药物等进行审查;
(六)对四害的侵害情况或除四害效果进行测定和评价,出具评价意见。
对各部门除四害检查考核工作必须正确履行职权,做到客观公正,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并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各部门在除四害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校主管部门应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
(一)无专人负责除四害工作,未正常开展除四害工作的;
(二)拒绝、干扰、破坏除四害监督管理的;
(三)环境脏乱差,存在大量四害孳生地,造成四害孳生的;
(四)缺少防范、杀灭四害措施,现场检查有活鼠、鼠尸的;
(五)发生中毒、污染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沭阳县潼阳中学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