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读写训练基本目标剖析

四年级下册读写训练基本目标剖析

四年级下册读写训练基本目标第一单元《我爱阅读》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能够快速、有效地默读,每分钟200-220字。

在默读中,学习理清文章的层次。

2、抓住文章重点句段,做理解感悟式批注,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学习读书的方法。

表达:1、学习通过细节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学写简单的采访记录。

3、运用先叙述事例后表达感悟的写法写自己读书的一个小故事。

【课时目标】1、《窃读记》理解:1、能够快速、有效地默读课文,学习理清文章的层次。

2、品读文中描写作者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做理解、感悟式批注,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渴望、热爱。

表达:学习作者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表达情感的写法。

运用:创设或想象一个情境,描写自己当时的动作及心理活动。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理解:能够在默读中快速提炼访谈的几个话题,并从中受到启发。

表达:学习访谈录的格式,体会其口语化的特点。

运用: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做简单的访谈提纲,并仿照课文整理成访谈录。

3、《走遍天下书为侣》理解:1、在默读中,继续学习理清文章的层次。

2、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

表达: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

运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课后的句子。

4、《我的“长生果”》理解:1、继续学习理清文章的层次,并从作者少年时代读书、写作的事例中感悟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2、继续体会引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

表达:学习作者先叙述事例后表达感悟的写法。

运用:仿照作者先叙述事例后表达感悟的写法,写自己读书的一个小故事。

第二单元《生活的启示》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运用不同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中受到启发。

表达:1、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时目标】5、《钓鱼的启示》理解: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联系人物的语言、神态和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能表达作者主要思想的句子。

表达:学习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品质的方法。

运用: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写出自己面临道德是与非时抉择的艰难。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理解:1、运用列提纲的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感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表达:体会作者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观点的写法。

运用:结合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件或两件事,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7、《落花生》理解:1、用列小标题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联系父亲的话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表达:初步了解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

运用:阅读拓展文本中的《深山含笑》,继续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8、《别饿坏了那匹马》理解:1、运用思维导图法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表达:继续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三单元《父母之爱》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灵活运用层意合并、要素串联等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和运用精妙的标点,学做赏析式批注,体会人物的情感。

表达:1、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

2、体会对比的写法及表达效果。

【课时目标】9、《地震中的父与子》理解:1、能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和运用精妙的标点,学做赏析式批注,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表达: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及细节描写等表现父爱的写法。

运用:联系课文内容,尝试运用对比及细节描写等方法,写一写《废墟下的阿曼达》。

10、《慈母情深》理解:1、灵活运用层意合并、要素串联等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文中有特色的语言和运用精妙的标点,进行赏析式批注,体会慈母情深的深刻含义。

表达:运用对比朗读的方法,体会16自然段主谓倒置和29自然段四个“立刻”连用的表达效果,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感悟慈母情深的深刻含义。

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理解:1、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理清文章层次,运用层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表达:继续学习作者运用动作、神态及语言来描写父母之爱的方法。

运用:回忆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断。

(提示:关注文中提示语的不同用法。

)12、《学会看病》理解:1、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的爱。

表达: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运用:回忆生活中,父母不理解自己或自己不理解父母时的心理活动,写一个片断。

第四单元《勿忘国耻》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继续运用理清层次,合并层意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多途径搜集有关的资料,学习运用列提纲、整理数据列图表、摘录片断、图片配说明等方法分类整理资料。

3、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做批注,运用搜集、整理的资料谈感受,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表达:结合课文和搜集、整理的资料,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课时目标】13、《圆明园的毁灭》理解: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做批注,运用搜集、整理的图片、文字或影像等资料谈感受,体会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表达:1、感悟作者欲写“毁灭”,先写“辉煌”,先扬后抑的写法。

运用: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读78页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初步感受读后感的写法。

14、《狼牙山五壮士》理解:1、用列小标题的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批注,感受五壮士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表达:继续体会作者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细致,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运用:结合课文中自己感受深刻的部分,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悟。

15、《难忘的一课》理解: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能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搜集的关于台湾“光复”的背景资料,体会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

表达: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中心句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

运用:结合课文中自己感受深刻的部分,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悟。

16、《最后一分钟》理解:根据香港沦陷及回归的历史年代,查阅相关资料,并以列提纲的方式进行,借助这些资料理解诗歌,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运用:围绕“祖国的昨天和今天”的主题,以组为单位,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在全班举办一个小型资料展览会。

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开展小组活动时,能够在小组长的协调下积极讨论活动目的、活动方法,并进行合理分工。

2、按照分工分头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并对查找的、调查的资料根据需要进行分析、筛选,并有条理地进行整理。

知识目标:1、了解有趣的汉字演变历程,阅读相关的汉字故事、字谜、歇后语等,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建立错字本,随时把错字记在本子上进行订正,并经常巩固,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习作目标:1、学写简单的活动计划和调查报告。

2、将活动过程、感受、收获随时写在日记本中。

第六单元《走进西部》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边默读边思考,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和搜集到的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增强语感。

3、欣赏优美的语言,做赏析式批注。

表达:学习情景交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

【课时目标】17、《草原》理解:1、在默读中思考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列出小标题,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2、针对修辞的表达方法和效果进行赏析式批注;联系搜集到的资料和“相见、联欢”的热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

表达:学习直接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运用:运用直接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处最喜欢的景物。

18、《丝绸之路》理解:1、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找出文章中心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伟大”的含义。

表达:1、学习第一自然段观察事物,展开想象的写法。

2、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效果。

运用:1、仿写第一段,细致地观察与描写某一处雕塑,并写出由所观之物引发的想象。

2、阅读拓展读本中的《英雄树》,进一步体会首尾呼应的表达效果。

19、《白杨》理解:1、以“白杨”为线索,理清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抓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和搜集的资料进行批注,理解“父亲”这些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表达:1、画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人物描写要因人而异,写出各自的特点。

2、体会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进一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运用:1、阅读拓展读本《英雄树》、《太阳的香味》中环境描写的句段,进一步体会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2、选取一种事物,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断。

2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理解:1、快速默读,概括自然段意,合并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赏析批注重点词句、标点符号,联系所查阅的资料了解青藏铁路修筑的艰难,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表达:进一步体会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运用:1、阅读《太阳的味道》,再一次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2、写一两段话表现出某种事物的特点或某个人物的品质,要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第七单元《童年》读写训练目标【单元目标】阅读:1、根据作者情感变化,运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语句批注理解,体会文章情感。

表达:继续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的方法。

【课时目标】21、《古诗二首》理解: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文大意,感受所表达的情感。

表达:体会“铺”、“弄”的精妙,联系以往背诵的古诗,感受诗歌用词的准确。

运用:选取课外一首富有童趣的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如《稚子弄冰》。

22、《冬阳·童年·骆驼队》理解:1、运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对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式批注,揣摩作者对童年深深怀念的情感。

表达:继续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的方法。

运用:1、拓展阅读《五块钱的故事》,赏析细腻的心理描写。

2、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自己童年故事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23、《童年的发现》理解:1、根据情感变化画出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