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管理课程第一次形考
SPAC系统是一个物质与能量连续的系统##S表示的是外界环境##P表示的是 植物##A表示的是大气 作物叶面蒸发##田间排水##棵间蒸发##深层渗漏 说明作物严重受旱##作物处于中度受旱##作物处于轻度受旱##作物生长正 常 能够反映主要作物的用水要求##按照设计雨型把设计雨量加以分配,作为 计算灌溉用水量的依据##所得结果往往和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没有考 虑年降雨量的频率 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分子持水量##饱和含水量 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同化,再次是蒸腾##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 是蒸腾,再次是同化##对蒸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同化,再次是生长##对 蒸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长,再次是同化 也逐渐增加##维持不变##也逐渐减少##不宜继续加大 降雨量小于5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降雨量大于5mm时,降雨入渗系数 为0##降雨量小于50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降雨量大于50mm时,降雨入 直接推算法##水量平衡法##间接推算法##典型年灌溉用水量法 净灌溉用水量##毛灌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渠道设计流量 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备注
章节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子题内容
选项
土壤水吸力的大小##土壤含水率的高低##溶质势的大小##基质吸力和溶质 吸 黏力 土最大、壤土最小、沙土介乎其间##壤土最大、沙土最小、黏土介乎其 间##沙土最大、黏土最小、壤土介乎其间##黏土最大、沙土最小、壤土介 最大吸湿量##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 0.29##0.30##0.31##0.32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以水调温方面的作用##改善农田小气候方面的作用##以水调肥方面的作用 ##其他作用 对于任何一种作物的某一次灌水,计算需供水到田间的官水量##便于发现 综合灌水定额是否偏大或偏小,从而进行调整或修改##可利用综合毛灌溉 定额推求全灌区应发展的灌溉面积##可以利用它推算局部范围内的灌溉用 小##大##相同##无法比较
)。
某田间采回土样48g,在 105~110℃烘干后,计算得到该土样绝对含水量20%则土样( 关于非充分灌溉的叙述合理的是( )。
)。
关于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论述正确的是( )。
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更新提水设备、改革水费制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 益和开展水利多种经营等属于我国灌溉与排水工作的特殊问题。 土壤水总是从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动,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土水势 。对于同一土壤,在恒温条件下,脱水过程曲线和吸水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是相同的。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在土壤水分充分的条件下,大气因素是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其 余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灌溉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溉定额的之和,叫灌水定额。 灌水延续时间与作物的种类、灌区面积大小及农业生产劳动计划等有关。灌水延续时间愈短, 灌水时劳动力愈不紧张。 初步计算得到的灌水率图进行必要的修正,尽可能消除长期停水现象,以避免渠道闲置。 非充分灌溉比充分灌溉用的水要少,在制定非充分灌溉的灌溉制度时,可以套用充分灌溉条件 下的灌溉制度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土壤含水率一般在土壤田间持水率和调萎系数之间变化。 灌溉用水量是指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它是根据灌溉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土壤、水 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而确定的。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作物的灌溉制度时,它的时间范围是从作物播种起始算起,到完全收获为止 的全生育期。 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平均100年里有80年灌溉用水可以得到保证,其余20年里供水不 足作物生长受影响,则该工程的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 在制定水稻的灌溉制度时,必须考虑地下水补给量和因作物根系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 北方地区俗称的墒是指自然条件下土壤保持的水分含量。称为土壤含水量或土壤湿度。 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率时,作物将会因土壤水分供给不足而产生缺水。
下列不属于农田水分的消耗途径有( )。 一般来说,当土壤含水率介于作物生长阻滞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之间时,( )。 按年降水量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这种方法( )。
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量,称为( )。 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影响是不一致的,当土壤有效水分减少时,( )。
在作物生长中期,随着作物的成长和根系的发育,需水量增多,土壤计划湿润层( )。
非充分灌溉总的灌水量所获得的效益最大##非充分灌溉抓住作物的蓄水临 界期,以减少灌水次数##抓住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以减少灌水定额##实施 非充分灌溉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灌溉用水
答案
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蒸腾速率是指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 积蒸腾的水量##作物蒸腾系数越大,其利用水分的效率越低## 蒸腾系 数是指作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克数
1
0.6
单选题
1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多选题
1,2
0.6
判断题
1,2,3
0.6
判断题
1,2,3
0.6
判断题
1,2,3
0.6
判断题
1,2,3
0.6
判断题
1,2,3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绪论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一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灌溉与管理第二章
有效降雨是指作物生长期内,能被作物利用的降雨量。采用有效利用系数法计算有效降雨量时 ( )。 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 )。
典型年灌溉用水量计算中用直接推算法直接计算得到的是( )。
土壤中液态水划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几种类型,最容易为作物吸收利用的 是( )。 在水分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中,稻田适时落干属于(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 一三九六八四 典型年灌溉用水量及用水过程线直接推算法( )。
灌溉用水典型年的选择方法有( )。
某单位在进行灌水率图的修正时需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则应该遵循的要 求( )。 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的不同生育期的作物( )。
利用灌水率可以计算出( )。
下列( )是拟定农作物灌溉制度和估算灌溉用水量的重要依据。 传统上认为,调萎系数是土壤中有效水的下限,田间持水量则是其上限,所以(
题型名称
单选题 单选题
试题类别 编码 1
1
难度编码(0-1)
0.6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1
0.6
单选题
生育初期和末期的kc较小,而中期kc的较大##生育初期和末期的kc较大, 而中期kc的较小##生育初期和中期的kc较小,而末期kc的较大##生育初期 和中期的kc较大,而末期kc的较小
会逐渐增强##会逐渐减弱##会保持不变##与有效水量减少成正比
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按年降水量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按主要作物生长期的降水量选择灌 溉用水设计典型年##按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 按主要作物灌浆期的降水量选择灌溉用水设计典型年 灌水中间日向后移动不宜超过3天##灌水中间日向前移动不宜超过3天##修 正后的最小值不小于最大值的40%##修正后的灌水率图要求尽可能连续均 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田间耗水强度及灌水次数##灌水时间间距##灌水定 额及灌溉定额 全灌区各种作物的灌溉面积##全灌区各种作物与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各灌 区需要引用的净流量##各渠道需要引用的净流量 农作物的腾发量##作物的需水量##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 土壤最大有效水储量(%)=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土壤最大 有效水储量(%)=土壤自然含水量(%)-调萎系数(%)##土壤有效水储 量(%)=土壤自然含水量(%)-调萎系数(%)##土壤有效水储量(%)= 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 含水量9.6g ##含水量8g##干土重40g ##干土重38.4g
对于控制面积较小的斗农渠,常需要在短期内集中灌水,故其设计净灌水率比调查统计得到的大 面积灌区设计净灌水率经验数值( )。 根据各地试验,作物需水系数kc不仅随作物而变化,更主要的是随作物的生育阶段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