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建议书
篇一:班级管理建议书
班级管理建议信
意见征集
每学期一次,征集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促进班级管理改善,让同学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尽可能学得好,玩得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要求如下:
1、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2、有意义,有价值,有建设性;
3、逐条书写,300字以上,字迹比较工整;
4、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
5、时间为一节课,每一个人都要写,当堂交;
6、字数或字迹明显不符合要求者,当堂重写。
1
篇二:对班级管理的几点意见
对班级管理的几点意见
摘要: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心
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趋于成熟。
情感表现热情但肤浅,自制力和毅力
有所增强。
但时有脆弱的表现,个别学生的逆返心理较强,怎样管
理好这个群体,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思想教育;集体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中如果没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没有进取、
奋进的动力,就不能培养优秀的学生,更不能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班
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
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一个良好的
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这里仅仅谈谈
几点看法。
1.班级管理中的误区
当前,对初中班级管理普遍存在几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学生听话
的班级=好班级、学习好的班级=优秀集体、班干部负责的班级一定
能成为优秀班级、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还不是老师几句话等。
中学
阶段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刻板
的管理方法,只注重强调学习、抓好几个班干部,这些都是不可取
的,将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就得不到培养。
学校班级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2.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
2.1 让学生参与建立起班级管理的有关办法,让每一个学生知道
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如,在班上制订《学生在校
一日常规》、
《值日生工作细则》等。
先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然后全班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各项细则。
由学生参与管理
办法的制订,有利于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力、遵守规定的自觉性。
2.2 培养班干队伍,建立反馈网。
中学老师大部分时间不能跟学
生在一起,所以班级发生的事情不能及时处理。
可能会耽误了对学
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初中生模仿能力强。
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
部队伍也是带动全体同学走向进步,建立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建立反馈网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每天布置一名学生汇报班级发
生的事。
二是建立师生联系簿。
每周收一次,写出老师的意见,并
记下要点。
或是每天收一次,及时处理问题。
这种联系簿也可有两
种形式,一是班干部的一个本上轮流记。
这样,他们互相制约,就
能将真实情况汇报给老师。
二是每位班干部单使一个本,明确个人
职责范围,各有侧重地记。
事实证明,这是管理班级的行之有效的
办法之一。
2.3 加强班级管理中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决定了整个班级的精
神面貌。
在现在的中学生中,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
“家长要我来的”,甚至是混满三年。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班主任
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一个班集
体就是
一个大气候,它会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
自己的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动力,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不
会被这个眼花缭乱的社会所迷惑。
例如:我对本班所有学生提出如
下要求:“我虽不能为班级争光,但绝不会给班级抹黑。
”这样,班里
即使成绩很差的学生也能办到,全班学生开展自律教育,严格要求
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风、班风自然比较好了。
2.4 班主任身教重于言教,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身教重于言教是班
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
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
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处处
做好学生的表率。
如:班主任不迟到、不早退,随时到教
室内检查,
通过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去感染他们。
通过教师的言传
身教,让学生接受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受到真理的启迪和教育,去形
成良好的思想和品德。
交给班委干部的工作班主任给予指导,但绝
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干部的助手作用。
2.5 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积极性。
要建
设好一个班集体,光靠班主任和班干部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调动全
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
班级荣誉和个人荣辱密不可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每周开展班级
活动,积极响应学校团总支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斗
志,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更加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培养
良好的品质
和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同时建立班级激励机制,表扬
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
生重新认识自我,点燃他们努力奋进的星星之火,鼓足他们放飞希
望的勇气。
2.6 批评学生要注意因人而异。
我们的学生再调皮也会有一些闪
光之处。
关键是看我们班主任如何去正确地去发掘。
有些学生是吃
硬不吃软的,那当他犯错误的时候,可以直接地把他们的问题指出
来,并强调其严重性。
若有必要可以给一些处分。
而更多的学生需
要的是沟通,让其明白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以前,我碰到班级里有
学生打架、吵闹,甚至和任课老师对着干的时候,总是
当着全班同
学的面把他们狠狠地批评一通,脸上的表情也很严肃。
过后,表面
上看他们好像接受了这样的批评,但从平时的表现来看,明显地和
我之间变得生疏了。
后来,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学生重新找来,
好好地沟通一下,了解了他们心里的真正想法。
他们说,自己也知
道是做得不对,但当众批评就会觉得很没面子,自然就产生抵触情
绪。
所以,以后再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尽量能从他们的立场先想一下,
然后个别交流,指出其不足。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需要在班级管理中不
断探索、开拓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班主任的
工作做得更好。
篇三:班级管理的十条建议
班级管理的十条建议
班级管理就是引领学生们健康有序地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愉快地接受并自觉自愿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整个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有效的班级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思想上重视常规,让学生明确有序的常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与德育相联系,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依据。
2.以常规来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明确常规与个人行为,常规与学习态度,常规与集体行动的关系。
要给学生讲明、讲透其中的道理,让学生主动接受,自觉遵守。
3.要做到“四勤”,即,口勤、手勤、腿勤、脑勤,善于抓盲点、空白点及空白时间段。
4.制订具体、完整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积极落实。
5.工作要创新,不能默守陈规。
6.要有耐心,不怕出问题,允许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忌急躁。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1 7.“五全”:关注全体学生,管理内容上全面、空间上
全方位、过程上全程、途径上全优。
8.处理问题力争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
9.要尊重学生,虚实结合,管放适度,严宽有致,堵导并存。
10.要善于借势、借力,即善于借任课老师、家长、学生干部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大家方向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共同关注力的主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