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年产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前言丙烯酸(AA)及丙烯酸酯类 (AE) 工业为民生基础工业极重要的一环,日常生活中处处与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工业发达国家均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列为工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合成纤维、树脂、乳化油漆、水性涂料、高吸水性树脂等均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业之下游产业。

其次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制品在工程、纤维、建筑及民生工业领域里亦为不可或缺的产品,如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密封胶等,丙烯酸酯类建筑乳液产品因性能优异和对环境友好,可用作内、外墙涂料,深受用户青睐。

根据预测,综上所述,预计2010年我国丙烯酸及酯需求量将达116万吨,同时丙烯酸酯需求仍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宁波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被国务院定位为重要的化工、能源、原材料及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化工项目的重点投资区域和出口贸易加工区。

全市已形成以石油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冶金、食品、医药等各行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宁波市利用其沿海北仑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需要大进大出的临港性工业,目前已有多家大型化工生产厂家在此投资,已经形成台塑工业园区、青峙化工区和大榭化工专区组成的大型化工基地。

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坐落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台塑工业园区内,是由属于台塑关系企业的台湾塑胶工业(开曼)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为外(台)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5357万美元,主要经营范围是丙烯酸(AA)及其酯类(AE)的生产销售,是台塑关系企业宁波石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为30个系列工程项目之一。

该公司现有规模为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工程于2003年8月开工建设,2006年1月建成,2006年2月申请进行了试生产,并于2008年8月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对丙烯酸及酯类的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拟投资万美元,于现有厂区预留用地建设实施“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本项目年产丙烯酸16万吨和丙烯酸酯20万吨,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将会形成年产丙烯酸32万吨和丙烯酸酯40万吨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为台塑关系企业宁波石化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NAE厂)的扩建项目,本项目的工程范围限于预留的NAE厂区内,码头至厂区的物料输送架空管线在一期建设时已建成并考虑了扩建情况。

码头接收设施、码槽区等均不包括在本项目建设内容内。

在本项目扩建工程建设中,公用工程设施仅需填平补齐,主要增加一套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主装置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且在原预留地扩建,不需新征土地。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的规定,该项目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委托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院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资料分析、现场踏勘、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范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该项目的环评工作已基本完成,现依据环评的主要结论编制环评报告书简写本。

予以公示,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这是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环节。

我们将认真地研究在公示期间收到的关于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地采纳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反映到正式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为审批部门提供依据。

1总论1.1环境功能区划⑴项目所在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塑工业园区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⑵附近海域为镇海-北仑-大榭三类区;海洋功能为北仑大榭港口区和北仑大榭航道区。

⑶地块附近内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水区。

⑷本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属于北仑霞浦城镇和台塑石化工业园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C02),为重点准入区。

⑸项目用地为台塑工业区内预留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1.2评价标准1.2.1环境质量标准⑴空气质量标准①常规污染物执行二级标准。

②本项目相关的特征污染物本项目的特征污染物为甲醇、乙醇、丁醇、异辛醇、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甲醇执行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标准;乙醇、丁醇和辛醇无国内相应标准,参考前苏联居民区标准;丙烯酸及其酯类采用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详解》推荐公式进行计算。

⑵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执行三类标准。

⑶噪声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等效声级(Leq)在昼间为65dB,在夜间为55dB。

⑷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14848-93)Ⅳ类标准限值。

⑸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1.2.2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涉及到的排放标准见表。

1.3评价重点⑴认真分析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了解项目选用的设备、工艺及原材料的调查分析,查清新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征、数量和规律;兼顾新老污染源,对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措施进行论证和达标分析。

⑵主要预测拟建项目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兼顾水环境、生态环境、噪声和固废对环境的影响;⑶对设计中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工艺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清洁生产建议;⑷根据国内外同类企业生产的现状、环境保护措施现状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工艺的性质和特点,对进一步减轻环境污染的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对策和风险应急措施。

1.4评价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级海域水质环境影响评价:三级噪声:三级非污染生态:陆域生态进行简要分析,海洋生态评价等级为三级风险评价:一级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年产16/20万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扩建项目(2)项目性质:扩建项目(3)建设单位:台塑丙烯酸酯(宁波)有限公司(4)项目位置:本项目拟建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专区(霞浦)台塑工业园区中部该公司现有厂区内西北部,该公司总用地面积,已建厂房占地面积 hm2,本项目在预留的用地上实施。

(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根据设计,扩建项目产品方案与现有生产相同,扩建项目的产品产量和扩建后全厂的产品产量见表。

2.2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为扩建项目,部分公辅设施将依托现有和台塑工业园区提供,本项目主要扩建16万吨/年丙烯酸和20万吨/年丙烯酸酯的生产装置及相应的公辅设施。

本扩建项目的主要工程组成以及依托现有设施情况见表。

2.3主要原辅料消耗本项目原材料消耗指标和消耗量见表。

2.4公用工程消耗本工程生产所需的主要能源有:电、蒸汽、压缩空气、循环水、纯化水。

循环水新建,纯化水由台塑集团热电公司提供。

其消耗量及来源见表。

2.5工艺路线及工艺流程本工程引进日本触媒法结合台塑公司AE1期、AE2期、AE3期、AE4期工厂经验,选用了一段式固体催化剂反应器,直接将丙烯氧化成丙烯酸的先进工艺技术。

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丙烯酸以丙烯为原料,使用一段式固体催化剂反应器,进行气相氧化反应,将丙烯直接转化成丙烯酸。

工艺由一般年产16万吨需4个反应器变为使用2个反应器,既可简化操作,也可节约投资。

反应器的导热采用无机热媒热交换系统,增加安全性,材质使用碳钢,简化流程,节约投资。

本工程生产流程是在台塑已建几套基础上,进行重新调整,按物料和产品流向,予以最佳配置设计,提高物流顺畅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项目的生产工艺与现有工艺相同,采用丙烯一段氧化法生产丙烯酸,丙烯酸再经酯化反应,生产丙烯酸酯的技术路线,具体见表,全厂总工艺流程示于图。

各产品的详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至。

图 2.5-1 全厂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 2.5-2 丙烯酸生产工艺流程图图 2.5-3 丙烯酸甲(乙)酯生产工艺流程图2.6污染物产生及其防治本项目对产生的废气,主要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1、储罐呼吸废气、工艺废气经收集后,送废气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通过42m烟囱排放,各污染物去除效率≥%。

2、生产设备元件,如手动阀、控制阀等均采用密封等级较高的元件,以降低经设备元件逸散于大气的无组织废气量;并加强管理,对生产装置定期巡检,定期对装置区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进行检查,一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6.2废水污染防治本工程废水治理采取清污分流、分类处理和达标排放相结合的方针,对废水处理措施如下:按废水特性,本项目废水分为工艺废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等。

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后送PVC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通过现状台塑工业园区排海管线排放。

浓度较高,本项目采用催化氧化装置进行处1、工艺废水:各装置的排水由于CODCr理,由于触媒的最高允许进水浓度为COD25000mg/L,本项目采用蒸汽冷凝水作为生产Cr废水调配水,降低工艺废水的污染物浓度后再经催化氧化处理达到2000 mg/L后排至PVC 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实验室废水、砂滤反冲洗水、生活污水等经收集后直接送PVC厂污水处理站处理;上述废水经PVC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通过现状台塑工业园区排海管线排放;2、循环冷却水更新水经砂滤后通过现状台塑工业园区排海管线排放。

2.6.3固体废物的处置1、薄膜蒸发废液、闪蒸残液等进入废液焚烧炉处理;废催化剂由催化剂厂家回收或委托北仑固废站处理;焚烧炉底灰委托北仑固废站处理。

2、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作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置;3、危险废物委托处理前,在厂内设专门房间,有各自专门的堆放场地和容器,堆放场地考虑防渗漏措施。

2.7污染物排放汇总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总量汇总见表。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环境空气从历史监测资料和现状监测资料分析评价结果可见,评价区现状空气质量较为良好,SO2、NO2、TSP、PM10浓度均符合大气二级标准;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醇和异辛醇均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并且同台塑宁波一期项目历史监测资料比较可见,环境空气质量无明显变化。

3.2海域水环境⑴水质调查海域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第三类海水标准外,其他指标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海水标准要求。

⑵沉积物各因子监测结果远低于《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三类标准限值。

同历史监测资料比较可见,底质无明显变化。

⑶海域生物调查海域叶绿素a含量平均为m3,粪大肠菌群数为<20~50个/L,超标率为零。

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26种。

浮游动物14种。

潮间带生物10种。

3.3地下水环境根据监测,各因子各点位测值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Ⅳ类标准。

3.4土壤项目所在地土壤中符合《土壤环境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通过预测计算和分析,对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可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⑴根据预测结果小结可知,本项目正常工况时,SO2、PM10、甲醇、异辛醇、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叠加其他相关污染源及背景浓度后,在各关心点及网格点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日均浓度或年均浓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