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4-2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教案14-2
形位公差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我们进入表面粗糙度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3.1表面粗糙参数值选择原则
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的参数值。
2.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3.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
难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考勤、学习准备等。
二、复习旧课,引入课题:举例引入新的课程。
上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形位公差及检测的相关知识,这些是本门课的重点知识之一,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形位公差的选用部分,大家课后要好好把握,下面我们通过课本后面的练习的讲解来回顾下。
(4)若T<0.25 IT,则Ra≤0.15 T;Rz≤0.6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3.3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比较法:将被测表面和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多用于车间,评定表面粗糙度值较大的工件。
比较法:将被测表面与粗糙度样板相对照,来判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一般只用于粗糙度参数值较大的近似评定。
2.光切法:利用光切原理,用双管显微镜测量。常用于测量Rz为0.5~60μm。
4.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圆角、沟槽,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5.配合性质要求高的结合表面、配合间隙小的配合表面以及要求连接可靠、受重载的过盈配合表面等,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6.配合性质相同,零件尺寸越小,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越小;同一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
3.干涉法:利用光波干涉原理,用干涉显微镜测量。可测量Rz和Ry值。常用于测量Rz为0.8~0.025μm。
4.针描法:是利用触针直接在被测表面上轻轻划过,从而测出表面粗糙度的Ra值。
5.印模法:利用石腊、低熔点合金或其它印模材料,压印在被测零件表面,放在显微镜下间接地测量被测表面的粗糙度。适用于笨重零件及内表面。
四、课堂知识小结
(1)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概念
(2)国家标准在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参数时,规定了取样长度lr、评定长度ln和中线。
(3)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参数有幅度参数(包括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和间距特征参数(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
(4)通常只给出幅度参数Ra或Rz及允许值,必要时可规定轮廓其他的评定参数、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加工方法或(和)加工余量等附加要求。如果采用标准取样长度,则在图样上可以省略标注取样长度值。
(5)国家标准规定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标注方法.
(6)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检测主要方法有比较检验法、针描法、干涉法。
作业布置
课本后面练习3、4
教学后记
整体效果可以
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设形状公差为T,尺寸公差为IT,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参照以下对应关系:
(1)若T≈0.6 IT,则Ra≤0.05 IT;Rz≤0.2 IT
(2)若T≈0.4 IT,则Ra≤0.025 IT;Rz≤0.1 IT
(3)若T≈0.25 IT,则Ra≤0.012 IT;Rz≤0.05 IT
7.运动精度要求高的表面比运动精度要求低的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接触刚度要求高的表面比接触刚度要求低的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承受腐蚀工作环境下的零件表面比不承受腐蚀工作环境下的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3.2表面粗糙度参数ຫໍສະໝຸດ 确定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类比法确定表面粗糙参数值
一般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小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小,但也不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如机床的手轮或手柄。
授课时间
第14周第2次课
授课时数
2节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4-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理解规定取样长度及评定长度的目的及中线的作用;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及其检测手段;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间距特性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参数值的选用原则和方法。熟练掌握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标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