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xiao(完整)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xiao(完整)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作状语翻译方法
状语作用 表示动作状态 表示动作工具 表示动作处所 表示对人态度 表示动作频率 表示状态变化 表示动作方向 表示动作方式
翻译格式 像……一样 用…… 在……,从……,到…… 像对待……一样 每天,每年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向…… 当……,亲……
词常活用
拂。
两个名词连用,一个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 常活用
名词前有结构助词所 寻向所志
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 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 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表示估价: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
*为动:为宾语而行动。
华佗脉之。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综合练习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3、渔人甚异之。
使动,使——活下来 使动,让——称王
意动,认为——奇异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动,使——复生,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使——长肉
6、大将军奇其才。
意动,认为——美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1)动+名:军,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驻军。
前 面 有副 词或 能 愿动 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
(2)介+名+动:
词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蹄,用蹄踢。
用 “ 而” 连接 , 一端 蹄而杀之 《黔之驴》
(3)换成动词:
是 动 词, 另一 端 的名 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德,感激;风,吹
综合练习
1、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使动,使——抬高,使——增大
2、瓜分豆剖.
名作状,像瓜一样,像豆一样
3、自高其能. 4、战而不知兵,是鼠斗耳。 5、大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6、人皆苦之. 7、其勇力不足惮. 8、季文子相宣、成.
意动,认为——高超 名作状,像老鼠一样 使动,让——做将军 意动,以——为苦 使动,让——害怕 名作动,担任国相
形容词的活用现象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例题】
找出下列活用现象
1.亦以明死生之大
大:大事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4.小学而大遗 “小”“大”:小的方面(句读),大的方面( 惑不解)
(2014年广东选自《宋史•刘敞传》 )
从松亭到柳河,(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 可抵达中京,为什么特意要走这条路呢?
(关键字词“径”,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翻译为“笔直
的”;“易”,与语境切合,翻译为“好走”;“道”,
名* 词作动词,翻译为“走”。)
2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
3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 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的现象(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 语法功能)。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 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词 名词
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走到尽头
(2)练习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看尽
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轻视
③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④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离
⑤牛பைடு நூலகம்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升高
⑥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⑦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成
动词的活用现象
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小试身手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险固的地势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危险遥远的地方
③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轻锐的部队
⑥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的人
⑦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有才能的人; 好的意见
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名,说出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焦土,成为焦土。
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
语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普通名词等
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
名词常常作状语。
名词,普通名词很少作
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
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名词活用作动词
范增 数 目 项王
主 谓宾
名词的活用现象
名词活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 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 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 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规律
2.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遇
质,做人质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学习
5.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舍,盖屋
6.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名,命名
7.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8.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手抓破
[译文:老人家说:“给我穿鞋!”张良为他取来了鞋子后,便 跪在地上给他穿上。]
10、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 *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大木)匠人斫zhuó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意动: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宾语怎样了。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宾语位置
逃兵
规律总结
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 现动词,且具有表示人 或事物的意义时,可判 断动词活用为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 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上,有时前边有“其”
字。
练习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⑧少仲尼之闻
意动用法 认为
以…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之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练习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答案: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天下小了。 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鱼肉百姓 ③孟尝君客我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译文:大王你施行仁政,这些老百姓就会对上级亲爱,愿为长 官卖命。]
2、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表示主语替宾语具有某种性 质状态。
例如:(1)非伤亡簪(zān)也。(《韩诗外传》)
[译文:不是为失掉簪而悲伤。]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杜牧《阿房宫赋》)
[译文:后人为他哀痛却不把他当作借鉴,就使得 更后的人又为后人哀痛。]
学以致用
识别
1 ﹑左右欲刃相如
1 能愿+名+宾语
2 ﹑ 一狼洞其中
2 名+补语
3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 能愿动词+名词
4 ﹑ 二月草已芽
4 副词+名词
5 ﹑ 置人所罾鱼腹中 5 所+名词
6 ﹑ 去今之墓而葬焉 6 “而”前后的名词
7、 北面而事之。 7 名+之
练习
1.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为动用法
使动概念: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 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 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使动用法(比较)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式: 主语使宾语 具有了某种 行为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晋侯
饮
使
赵盾
具体动 作是宾 语发出 的
使动用法(例句) 名词 (秦国)舍
比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 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高考中的得分点之一,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 密切相关。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 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 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学以致用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夜、在夜里 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5 、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6、骊山北构而西折 从北……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