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梁斌
来源:《商情》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依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不良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近年虽有增强但后劲不足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采取各种对策应对,努力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搞好。

一、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误区。

在农村,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将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统一起来,认为只要经济建设上去了,文化建设落后一点没关系。

还有就是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认为文化建设只不过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乐、闹着玩、寻开心。

2、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不良文化现象时有抬头。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新生代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城镇化建设,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年人,他们既要看孩子、做家务、还要忙田地里的农活,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再加上文化部门没有开展和创作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活动和作品来满足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于是给不良的文化现象诸如
“黄、赌、毒”造成了可乘之机,一些封建、反动思想也有所抬头,严重腐蚀了农村文化市场。

3、经费投入少,队伍建设令人担忧。

县级文化单位和乡镇文化站阵地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部分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很少,致使文化建设工作举步维艰,就根本无力开展文化活动。

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以下对策
1、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乡镇、社区基层,放在普通群众身上。

文化站对每年的活动要做到胸中有数,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安排好一些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活动的文化活动,利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及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摄影比赛、书法比赛、职工运动会、元宵花灯节等文体活动,通过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搭建群众文化演出平台,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营造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在基层,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县、乡、村三级文体活动场(室)建设,引导乡镇社区村民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演出队,并组织文化馆、艺术团体安排专人帮助指导、挖掘整理特色民间文艺,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2、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

配好配齐乡镇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专职人员,稳定基层文化队伍,为优秀文化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文化人才,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培训,要培养造就一支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3、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变文化和机构体制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就要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长,要定期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评选和比赛发展和培养更多的业务骨干。

要彻底打破文化专业文化部门办、文化产业文化人自身经营的格局,鼓励社会办院园,推动文艺团体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产业化的路子。

要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在保证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可适当开展有偿服务,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逐步把文化产业办成集教育、科技、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产业。

4、要加大投入,保证文化阵地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农村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去占领,抵制反动的、消极的思想。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对农村相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

一是要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积极面向乡村和社区群众进行流动图书借阅服务;电影放映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专业剧团利用流动车送戏下乡活动等。

二是要净化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严厉打击“黄、赌、毒”,坚持抵制封建、反动思想的侵蚀和渗透。

三是要搞好文化阵地资源整合,对农村会议室、农民科技学校、乡村党校等实行优化配置、综合利用。

另外,要充分利用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变当前农村文化阵地萎缩,活动不足的状况。

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科学理论武装工程、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群众文化活动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文化旅游产业工程、精品文化打造工程、现代传媒体系建设工程和文化改革创新工程,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5、积极创新文化理念,实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良好工作局面。

各级政府要把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策划,倾力组织,努力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大人民群众交流沟通、消除隔膜、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平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艺队伍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积极创新文化服务理念,充分挖掘整理散落在全县的历史文化珍品,精心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平台,把有着历
史印记的特色地域文化利用起来,多措并举办好文化惠民大餐,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