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理学与医学
问题
1.生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任务是 什么?
2.请你说说:预防医学专业为什 么要学习生理学?
3.如何去研究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 生理学的概念 :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
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 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节 生理学与医学
如何? 4. 机体的反应有哪两种形式?兴奋和抑制的概
念如何? 5. 刺激引起机体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6.可兴奋细胞(组织)是指哪几种组织?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指机体不断将摄取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 的物质,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 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1628年 Harvey《心与血的运动》是历史上 第一 本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五、生理学研究的 三个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 (三)整体水平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问题: 1.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什么叫兴奋性?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什么? 3.什么叫阈值(阈强度)?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特点。 5.掌握正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并能举例来区
别正反馈和负反馈。 6. 熟悉生理学的任务。 7. 熟悉兴奋和抑制的概念、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 8.熟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 91.了解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12.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 13.了解自身调节的特点。 14.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二、兴奋性
※ (一)兴奋性的概念: 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变迁 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二)剌激与反应
1、刺激与反应的概念: 2、反应种类(表现形式): (1)兴奋:
组织和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 活动状态加强称为兴奋
(2)抑制:
组织和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态或 活动状态减弱的生物过程称为抑制
义?分别列举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例子。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包括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此外,还有行为调节和免疫调节
(一)神经调节
1.概念:
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过程)是:反射 (reflex)
※ (1)反射的概念: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
第一章 绪 论
知识架构
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生命的基本特征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稳态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反射 体液调节:激素等
自身调节
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 负反馈:维持稳态
返回
教学要求
1. 掌握生理学、兴奋性、阈值(阈强度)、反射、内环境和稳 态的概念。
2. 掌握体液及其组成。 3.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4.掌握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生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的分类
(1)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 低级、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2)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形成,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 渐建立起来,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 可以消退,需大脑皮层的参与。
※ 4、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精确、短暂、局限
※ (二)体液调节
一、生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初叶。 哈维(William Harvey) :近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l926年:中国生理学会的成立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正常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
公元前300-400年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古 代医疗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1.概念: 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 的调节。
※ 2.特点:缓慢、持久、弥散 (三)自身调节
1.概念: 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 环境剌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特点: 反应局限,调节幅度小,敏感性低
神经 肌肉
腺细胞
兴奋时都产 生动作电位
三、生殖 四、适应性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问题:
1. 体液由哪两部分组成?其总量占自身体重的 多少?
2. 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并能区 别出哪些液体属于机体的内环境?
3. 什么叫做内环境稳态?它是固定不变吗?外 环境变化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吗?
3.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各是什么?
它是一个动态平衡。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
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问题: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哪几种方式? 2.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过程)是什么? 4.什么叫做反射? 5.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各有何特点? 5.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哪两类? 6.什么叫做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有何生理意
3.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
条件:
(1) 刺激强度 (2) 刺激持续时间 (3) 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4、兴奋性的衡量指标:阈值
※阈值(阈强度)概念: 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 ※兴奋性∝1/阈值
阈值高,则兴奋性就低;阈值低,兴奋性就高
阈剌激 阈下剌激 阈上剌激 最大剌激
5、可兴奋细胞 (组织 )
细胞内液(2/3) 组织液(约3/4)
细胞外液(1/3) 血浆(约1/4) 淋巴液、脑脊液(少量)
三、稳态(homeostasis )
※(一)稳态的概念
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的状态称稳态 。
(二)含义 1、相对恒定,不随外环境的变化而明显变化 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
一、人体与外环境
二、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 1.概念 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
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 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脑脊液等。 2.内环境的作用: (1)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2) 为细胞生存和活动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
※3.体液及其组成
体液占自身重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