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地理)

高三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地理)

20XX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训练:自然灾害专题1、阅读下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1)20XX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XX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旱涝灾害C.台风D.沙尘暴(2)下列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多项选择)A.云南盐津发生5.1级地震B.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C.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D.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3)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D.旱灾与地震(4)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是图中的区域(数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数字),泥石流最严重的区域是(数字),以上地区造成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

2、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珍珠泉至红山渠间(见下图),因大风造成11节车箱脱轨,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回答(1)-(3)题。

(1)此次事故发生地点位于:A.阿尔泰山附近 B.塔里木盆地 C.塔里木河流域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事故发生地点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①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A.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C.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D.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3、 (20XX年上海地理卷)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读图并回答问题。

2007 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

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灾害)侵袭。

4、北京时间20XX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3.6°E)发生里氏7.6级地震。

回答(1)-(2)题。

(1)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2)甲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有:A.油菜 B.棉花 C.黄麻 D.茶叶5、(20XX年江苏地理卷) 图9 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1)一(3)题。

(双选)(1)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2)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6、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回答(1)-(2)题。

(1)该天气现象是: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2)该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B.反气旋C.强热带气旋D.准静止锋7、20XX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19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升成,7月25日凌晨4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

下图是台风经过福建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25日凌晨4时~15时50分期间,福建晋江围头镇最有可能盛行: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其原因是:A.台风微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8、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9、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2)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A.南涝北旱现象 B.北涝南旱现象C.东旱西涝现象 D.全国均涝现象10、读下图,回答(1)~(2)题。

(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A.甲B.乙C.丙D.丁(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11、新华网杭州20XX年8月10日电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于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风速达60米每秒,中心附近风力达17级,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

据此材料和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的是:(2)当台风“桑美”的中心越过台北逐渐逼近苍南县时,苍南县的主要风向为:A.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2、20XX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

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C.工业化程度高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①地势低平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14、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1)—(2)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15、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读此报道完成(1)-(3)题。

(1)台风中心位置位于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2)如果台风以30Km/小时的速度向偏北偏西方向移动,则7小时后,中心位置最接近A.320N、1230E B.300N、1270E C.250N、124.50E D.300N、124.50E(3)有关该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缓解华南地区的旱情 B.江苏沿海可能受大风的影响C.将在大陆上减为高气压 D.台风中心风力最强16、20XX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继20XX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

读图完成(1)-(2)题。

(1)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B.规律性 C.地域性 D.关联性17、20XX 年第9号台风“麦莎”8月6日3时40分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于当天22时15分进入安徽境内;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登陆,致使新奥尔良市伤亡人数达数千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当台风(或飓风)中心分别位于左图中A 处和右图中B 处时,上海和休斯敦分别刮: A.西风和东北风 B.东北风和西北风 C.西北风和西北风 D.东南风和东北风 (2)有关上述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干燥B.农业地域类型相同C.水热资源丰富D.都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工业18、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

其“益”不表现在: A .延长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 B .解除或缓解旱情 C .增加水库蓄水量,利于水力发电 D .调节气温,降温消暑19、据报道,上海市20XX 年多次受到咸潮入侵。

经过近15年的数据和技术积累,上海已经具备精确预报咸潮入侵长江口的技术能力。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据此回答: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 。

(2)咸潮多发生在 地区、 季节(3)引发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害?(5)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20、自20XX 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