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流程与总体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设计流程与总体思路


1439 1102.5 505.53 355.8 297.2 338.9
189 210 237 197.18 165 163 132.58 171.8 38.98 5543.47
1604 1380 664 648 530 328 368 304 267 129 112 120 120 172
84 6830
– 线路总图――线路走向符合线网规划,稳定线路 平、纵、横空间位置。根据地形、交通、地质和 水文条件,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和车站分布;
– 客流预测――分析客流特征,确定运能需求和运 能规模;
– 车辆和限界――选定交通制式、车型和限界;
– 运营组织――确定运营管理模式和车站管理用 房,车站配线形式和分布,
2)公众性--为公众服务,与城市公交融为一体 必须为大众运营服务,体现以人为本宗旨,提高 运营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必须与城市公交融为一体,重点在交通接驳与换乘。
3)综合性--要各项专业融为一体 构成为独立的、整体的、特大型的、综合性强
的系统工程。具体体现在理顺纵向系统和横向接 口,组成为立体式网络型的总体性设计,建立联想 式总体概念,充分体现工程的总体性。
– 施工筹划――落实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选定车 站和区间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案。尤其是区间隧 道与车站的结构接口,盾构过站的方案。
2、系统功能配置――以设备专业为系统,落实各工点 的设备用房和管线布置要求,充分体
现项目的系统性和网络性。 (为车站、车辆基地、控制中心设计提供资料)
功能――按运营管理模式表现功能,配置运营 设备系统。
共建筑;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 影响:城市土地规划性质和开发强度的变化。
一、总体概念
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
1)城市性--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线路建设选择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保持一致;保持 双赢效益。 轨道交通的车站和出入口、风亭是城市建筑;应做 好城市设计--车站周边土地的城市建筑、交通、环 境交融为一体的城市规划。对落地式的高架车站应规 划站前广场。
大连市
南京市
沈阳市 苏州市
武汉市 广州市、深圳市
成都市 西安市
佛山、东莞
长春市
哈尔滨
郑州 青岛
杭州市
宁波
10
6
5
尚在筹备
常州、无锡
石家庄
济南 合肥 温州 福州、厦门 长沙 昆明 南宁 贵阳 乌鲁木齐
13
小计
4
2 3
1 1 1 4 1 1 1 1 2 1 3 2 1 1 1 1 1 34
国内各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统计表 (至2010年前后)
二、总体设计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轨道工程项目建设标 准》中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建设系统工 程,应按设计程序做好总体设计、初步设 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对于工程复杂的项 目,应作试验段工程,但必须在总体设计 指导下进行。
总体设计是“项目成本最小,价值工程应 用效果最大”(见下图)
总体设计目标
系统功能配置 ――功能性――依靠系统设备支撑, 实现各种运营功能;
土建工程设计 ――工程性――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车站建筑和结构工程;
投资经济评价 ――经济性――确定投资的经济性、安 全性,评价风险与效益。
线路运营总图 系统功能配置
基础工程 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分布。 客流预测、车辆制式、运营方案。 车站配线、轨道限界、工程筹划。
序 城市名 规划年度(年) 线路条数 总长度(km)

数(条)
总投资 (亿元)
配属车辆(辆)
1
上海
2003-2010
10
2
北京
2003-2015
13
3
广州
2003-2014
6
4
深圳
2003-2010
5
5
天津
2003-2010
4
6
杭州
2004-2010
4
7
重庆
2003-2010
3
8
南京
2003-2010
城市轨道交通 总体思路与设计流程
沈景炎
2006.10
向为北京地铁建设 设计大会战 de 同仁们致敬!
毛主席对北京地铁建设批示
当前轨道交通建设 发展形势 (序)
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形势
已有轨道交通运行,并续建城市有10座; 至2006年底,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突
破100km,其中上海5条线145km,广州116km,北 京114km。 已立项建设的城市有5座; 正在申报中的城市有6座; 尚在进行规划和筹备的城市有13座。 覆盖全国 34座城市。
评价的重点,是社会效益与经济评价重要内容。
2、项目评价:
建设期: 工程评价--对城市环境和交通影响最小; 造价合理、投资控制; 工程安全、可以实施。
建成后: 建筑评价--对城市建设、景观、环境和形象改
观;节能、节地、保护文物、环境 协调好。 运营评价--运营系统完善、运营效益和服务水 平良好。
3、总体概念:城市规划、服务水平、综合协调、 安全节能、工程实施、经济合理。
构成――落实各种设备系统的功能和构成。主 要表现汇集在车站、车辆基地、控制 中心的系统和设备。
落实――在各车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安 装的设备,布置位置,用房面积,结 构负荷。
3、土建工程设计――车站建筑、桥隧结构、车库、 厂房
等地面建筑工程为单体工点,实现各专业的 会合,充分体现工点设计的整体性。
2
9
武汉
2003-2010
3
10 成都
2004-2013
2
11 苏州
2003-2010
2
12 哈尔滨 2003-2013
2
13 西安
2005-2010
2
14 沈阳
2003-2010
2
15 长春
2003-2010
3
合计
63
389 356.5 130.9 120 84.8 82.5
75 64 57 54.18 47.39 45.53 43.54 40.85 37.5 1628.69
系统工程 依靠系统设备支撑,实现各种 运营功能;提出车站设备和用房
土建工程设计
土建工程 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车 站建筑和结构工程;
投资经济评价
工程经济 确定投资的经济性、 安全性,评价风险与效益。
六、 总体内容
六、 总体内容
1、线路运营总图―― 总图策划
– 城市规划――落实沿线城市建筑、道路红线、河 流、铁路、高压走廊、地下管线分布;
4、 总体组合层次
线―总图性―以线路为龙头,稳定线位、站位, 敷设方式,确定限界、运营模式和总体规 模,当好线路总图。
点―整体性―以车站、车场为工点,以运营功能 为前提、整合车站总图、车场总图,落实内 部布局和用地范围。
面―网络性―以控制中心为纲,整合系统功能和 设备、理顺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
四、 总体重点
(2)设计总体的阶段思路: 从设计的“项目--流程--结果”的全思维过程。 阶段思路: 起步:从项目找特点、找难点、找突破点、突出理念; 过程:从流程找规律、理顺工序、步步落实、抓住关 键; 总结:从结果作总结、找创新点,提升理念、放出亮 点。
3、谁当总体?
总体是组合式集体,但需要领头人,并有 协调较强能力。按总体技术组合层次选拔。 总体人不一定是对各专业全能的人,但必 须坚持“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全过程。必须 在技术上有某些专业强项,难免有弱项; 设置副总体是为总体在专业上互补,形成 整体的强势。 副总体设置人不能太多,否则难成总体。
落实外部条件、稳定线路站位; 明确功能定位,确定运营规模; 理顺纵向系统,明确横向接口; 统一技术标准、分割工程单元; 筹划合理工期,控制投资总额, 形成总体设计文件,指导各单项工程的初 步设计,并为试验段工程提前实施提供依 据。
三、总体思路
三、总体思路
1、为什么要总体?
1)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关系密切,需要外部配 合。
4)车场总图―― 以工艺、站场、建筑为主,对车辆与机电设备 维修中心作总图设计。
5)设备网络总图―― 对机电设备集约化,实行网、站、线的三 资源网络化,综合利用。
6)信息网络总图 --控制中心为主,对弱电控制系统分级控 制,网络全部信息传输,明确运营管理系统智 能化和网络化构成。
7)接口管理――
明确以下要求: 接口对象:即某一个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
1)线路总图―― 线路专业为龙头,稳定线位站位,确定建设规 模,实现运营功能。
2)区间总图―― 限界、结构专业为主。结合隧道结构型式,实 现轨道、车辆、电缆、管线、逃生通道的空间 分配。
3)车站总图―― 车站建筑为主。实现列车停靠、乘客乘降和疏 解功能;将设备与系统节点汇集于车站。落实 结构形式、工法。
1、对工序的理解
设计是有规律、有工序流程,是需分时段、分前 后时序开展工作。 每一道工序需要上一道工序提供产品,又要为下 一到工序提供产品,经过各工序间磨合,直到最 终形成成品。 任何产品需要各种专业(部件)组成,设计应分 项组合总图,总体--抓好各项总图和系统组 合,做好接口管理。
2、按总图分组的7个设想
北京地铁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北京是中国地铁首创的城市,从1965年建设北京 第一条地铁开始,已经历了40多年,至今已建成 三条线、114.1km运营线路,目前正在兴建5、4、 10号线,同时对原一期工程进行改造。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
至2008年迎奥运,将建成运营线路7条,200km; 在建线路9条,234km;
可见,我国轨道交通的市场之大、 任宁省
2
江苏省
3
湖北省
4
四川省
5
陕西省
6
广东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