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国际金融论文

2021年国际金融论文

国际金融期末论文欧阳光明(2021.03.07)题目: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中国的对策选择学生姓名:张令学号:14140288006专业班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414028班指导老师:张建军2015年12月25日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中国的对策选择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自此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对外贸易步伐加快,SDR的发行国使得全球资源再分配以最优化我国本土资源,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得以提高等。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汇率的稳定性难移以保证,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受国家经济体制限制,离岸货币的监管和调控制度尚未完善,对此中国正在或未来需要做出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带给中国经济市场的机遇,并迎接其进程中的挑战。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挑战;中国的对策选择目录第一章人民币国际化4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 (4)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4)第二章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6第二章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62.1 对外贸易步伐加 (6)2.2 资源再分配以优化本国资源设置 (7)2.3 非居民持有人成为主要缴税人 (7)2.4 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可提高 (8)第三章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9)3.1 汇率的稳定性遭到挑战 (9)3.2 资本账户的开放 (9)3.3 离岸货币的监管和宏观调控 (9)3.4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 (10)第四章中国的对策选择 (11)4.1 从贸易途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1)4.2 从国际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1)4.3 资本项目可兑换 (12)4.4 利率市场化改革 (12)4.5 完善离岸监督和调控政策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人民币国际化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1.1.1 定义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1.1.2 内涵首先,一种货币可国际化一般要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并且在境外逐步担当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在国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其次在各项国际贸易里,人民币作为交易币的比重要达到一定高的比重。

最后,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改革开放后各项支政策的颁布,中国对外贸易力度加大,与周边邻国的合作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势在必行。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2005年7月汇改后,中国开始实行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体系,蓄意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政策。

2008年,一场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遭受重挫,而人民币却以其自身的稳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力推行提供了契机。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逐步取消人民币用于跨境交易计价结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

7月,六部门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首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1年1月,境内机构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011年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业务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境外地域范围没有限制。

2011年10月,境外投资者可以使用人民币到境内开展直接投资。

同月,境内银行可以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

2011年12月,出台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

2013年3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修订RQFII试点办法,扩大试点机构范围,放宽投资比例限制。

2013年7月,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简化,同月,境内银行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2014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支付机构合作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014年11月,符合一定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可以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同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

2015年5月,已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可以开展债券回购交易。

11月底12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P)同意将人民币纳入SDR国际货币篮子。

2016年人民币开始进入SDR国际货币篮子。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中国人民日报网第二章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2.1 对外贸易步伐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最直接的效益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一)从大的方面讲,中国与亚太国家双边,而且亚太地区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多边贸易往来,都可以以人民币为计价,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加快中国的对外贸易步伐。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动用明显增加;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东、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

(二)从小的方面讲,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降低个体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汇率风险,并且同时降低货币兑换成本。

因为,中国居民对外贸易或海外人民币持有者意在中国进行投资时,不必将人民币兑换为其他货币,可利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而且,汇率受货币发行国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在全球流通度的占有比率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首先人民币全球流通度将逐渐增大,在货币市场的占有比率将逐渐增大,且作为人民币的发行国,将很大程度降低人体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这将大大方便中国居民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和国外来中国投资等经济活动。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2014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

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金额1865.6亿元,同比增长117.9%;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金额8620.2亿元,同比增长92.4%。

人民币开始成为中国政府部门涉外经济统计、核算、管理中的计价货币。

表1 年度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表2 年度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2资源再分配以优化本国资源配置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P)同意将人民币纳入SDR国际货币篮子。

2016年人民币开始进入SDR国际货币篮子。

SDR的持有国可以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动用配额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的贷款并支付利息,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人民币国际化后便具备国际储备货币职能。

在牙买加体系下,可直接与其他国家进行实物资源的交换。

与以往的金本质或者信用本质体系相比,资源的交易不只局限于黄金这种实物资源交换实物资源的方式。

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可不与黄金挂钩,直接拿本币根据需要交换其他国家的实物资源,且货币发行国自身并不产生实质性的资源消耗,而发行货币中产生的印刷成本等可以忽略不计,该货币的发行成本边际上接近零。

这样便促进了全球资源的再分配,发行国便能通过发行具有国际地位的国际货币的方式根据本国需要优化本国资源,逐步实现本国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3非居民持有人成主要缴税人据中国人民银行网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银行的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2830亿元,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9867亿元,人民币国际债券未偿余额5351.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

而且,非居民的国际货币的持有者数量远远多于居民,这无疑使非居民持有者成为税收的主要受众。

首先,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大都是以国际货币为计价的资产,这就意味着非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家要向国际货币发行国缴纳巨额的铸币税。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都是以美元为计价的资产,这相当于为美联储支付了巨额的铸币税,同时还不得不承担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不仅可大大减少铸币税的支付,减小了汇率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又由于非居民持有者居多,中国将会因此从非居民持有者那里获取巨额的铸币税。

其次,当财政赤字时,国家通常通过通货膨胀税的形式弥补。

如果一国货币未实现国际化,货币当局只能获得本国居民的通货膨胀税;一旦货币实现了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则无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只要持有该种货币都相当于向货币发行国缴纳了通货膨胀税。

而且,由于持有国际货币的非居民数量远多于居民数量,那么通货膨胀税在很大程度上由非居民承担,这相对减轻了居民的负担,提高了其福利。

而且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方,还有可能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2.4 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可提高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将提高中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2016年10月1号起,人民币正式成为SDR的一员。

SDR的持有国可以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动用配额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的贷款并支付利息。

这将极大降低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且很大程度降低了国际支付的成本。

最终可极大地提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对能力。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促进经济一体化。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并最终实现国际化的过程,将从外部推动并加快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从而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层次改革。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逐步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从而促进贸易体系的完善,中国将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

第三章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3.1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遭到挑战(一)一国货币国际化后,国外货币需求将影响国内货币供需。

外国居民如果大量购买本国资产,资本的大量内流就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如果单向升值过快,有可能出现80年代日元出现的问题。

日元巨幅升值导致日本失去重要的10年。

当时日元的国际化,在国际储备当中大概已经占到19%了,现在降到了不到4%。

如果汇率问题处理不好,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会中断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二)人民币在过去四年里还很大程度上受美元的影响,稳定性不佳。

人民币在境外大规模流通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压力,增大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难度。

当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后,将对国内的人民币汇率形成重要的参照,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将更为复杂,准确地评估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影响人民币汇率长期因素的难度更大,干预人民币汇率也就较为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