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神经系统题库

儿科神经系统题库

儿科神经系统题库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90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1.引起热性惊厥的最常见疾病是( )A.发热性疾病B.上呼吸道感染C.泌尿道感染D.颅内感染E.B型流感病毒感染2.尽管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皮质激素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为数很少的治疗方法之一。

皮质激素治疗后,以下哪项的危险性增高( ) A.眼压增高B.体重增加C.骨密度改变D.脊柱侧突E.感染不易控制3.女婴,4个月。

两天内反复双目凝视伴四肢强直5~6次入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但无明显发热。

病后吃奶减少一半,精神不如以前。

生后一直配方奶喂养。

检查:体温36.7℃,神萎,多睡,前囟稍饱满,颅缝无分离,颈无明显抵抗,Kernig征阴性,Babinski 征阴性。

为及早明确诊断,对该患儿最重要的检查应是( ) A.血培养B.血清钙测定C.腰椎穿刺D.脑电图E.血清镁测定4.男孩,8岁,因低热伴反复头痛、呕吐3天入院。

病前健康。

入院体检嗜睡状,颈有抵抗。

查血氨、肝功正常。

CSF压力450mmH2O,常规生化检查正常。

EEG示弥漫性异常慢波。

入院后次日突然意识障碍加重,呼吸不规则,时有呼吸暂停,双瞳孔光反应减弱。

病情加重的最可能原因是病毒性脑炎合并( )A.枕骨大孔疝B.小脑天幕疝C.中枢性呼吸衰竭D.颅内压增高加重E.周围性呼吸衰竭5.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性染色体显性遗传D.性染色体隐性遗传E.以上均不是6.当出现以下哪一种情况时,要注意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可能性( )A.突发热性惊厥,惊厥前未发现有体温升高B.已经有3次类似发作史C.惊厥发作中大、小便失禁D.惊厥发作持续半小时左右E.父母均有热性惊厥史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7.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比,感染后脑炎的突出病理学特征是( )A.严重炎性细胞浸润B.明显胶质细胞增生C.明显脱髓鞘改变D.广泛毛细血管扩张E.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同时明显8.女婴,8个月。

因发热、呕吐14天,伴反复惊厥发作2天入院。

体检发现患儿昏睡状,前囟饱满,颈部有抵抗。

脑脊液检查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为肺炎球菌。

入院后以头孢曲松750mg/d,分3次静脉滴注,48小时后意识障碍有改善,但依然高热不退和惊厥发作,该患儿好转不顺利的最可能原因是( )A.该致病菌对头孢曲松耐药B.并发硬膜下积液C.合并败血症D.并发脑积水E.并发脑脓肿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9.男孩,5岁。

突发高热伴头痛呕吐2天,于3月20住院。

体检发现患儿昏睡状,臀部见少许瘀点、瘀斑。

颈部抵抗,Kernig征阳性,Babinski 征阴性。

CSF白细胞计数650×106/L,分叶核86%,蛋白1.1g/L,糖2.2mmol/L。

涂片和培养均未找到致病菌。

该病例入院后首先选用的抗生素应是( )A.青霉素B.氨苄西林C.头孢噻肟D.头孢曲松E.万古霉素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10.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其病变往往集中在( )A.中央沟两侧B.顶、枕叶C.额、顶叶D.小脑E.颞叶11.女孩,3岁。

自1岁半后每遇发热38℃以上,即出现左半侧强直样痫性发作,先后已有类似发作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发作后左侧肢体短暂乏力,约半小时恢复正常。

体格检查无异常,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性瘫痪B.低钙惊厥C.复杂性热性惊厥D.单纯性热性惊厥E.继发性癫痫12.与成年人相比,惊厥在小儿时期有其年龄特征,但以下哪一条并非小儿的特点( )A.严重惊厥易导致脑损伤B.年龄越小惊厥发生率越高C.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D.新生儿及婴儿常有不典型惊厥发作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E.引起惊厥的原因众多复杂13.男孩,5岁,因低热2天,反复惊厥发作3次,伴右侧肢体瘫痪半天入院。

病前健康,无既往惊厥史。

体检:患儿神清,但精神萎靡。

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Ⅴ级。

右侧肌张力较高,Babinski征(+),左侧(-)。

CSF、压力250mmH2O,常规生化检查正常。

EEG示左侧半球为主弥漫性异常慢波。

入院后对症治疗,病情逐日好转。

4周后复查,EEG已明显改善。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B.脑性瘫痪C.复杂性热性惊厥D.病毒性脑炎E.化脓性脑膜炎14.引起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三种致病菌是( )A.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B.脑膜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C.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D.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E.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流感杆菌15.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若经合理正规抗生素治疗48小时后仍不见病情好转,首先应想到( )A.致病菌已有耐药性B.脑内病变太严重,病情好转延迟C.并发硬膜下积液D.体内代谢紊乱未纠正E.存在免疫功能低下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16.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 )A.脑积水B.硬膜下积液C.抗利尿激素综合征D.顽固性癫痫发作E.脑室膜炎17.在对癫痫患儿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用药原则中,以下哪一条的描述是错误的( )A.尽早开始长期而规则的抗癫痫药物治疗B.应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C.定期随访,密切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D.剂量应因人而异,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满意疗效E.为减少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均应在发作完全控制后1~2年内逐渐减量停药18.年龄3个月以下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A.高热B.喷射性呕吐C.脑膜刺激征D.强直-阵挛性惊厥E.临床症状不典型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19.男孩,6个月。

因发热3天,反复惊厥3次入院。

既往无惊厥史。

入院查体:体温38.7℃,嗜睡,醒后烦躁易激惹,心率:120次/分,心肺检查无异,腹软,前囟较饱满,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培养B.头颅CT扫描C.腰椎穿刺D.脑电图E.头颅B超20.多种实验室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最系统的检查顺序是( )A.分子生物学检查,肌活检,肌酶B.分子生物学检查,肌酶,肌活检C.肌活检,肌酶,分子生物学检查D.肌酶,分子生物学检查,肌活检E.肌酶,肌活检,分子生物学检查21.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前囟饱满B.反复惊厥C.头围逐渐增大D.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E.CT检查22.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的最常见是( )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A.结核性脑膜炎B.肺炎球菌脑膜炎C.病毒性脑炎D.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E.流感杆菌脑膜炎23.4岁男孩,家居农村,8月15日突发高热,次日高热仍不退,伴反复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次,不吐不泻,昏睡不醒,即送医院抢救。

入院体检:浅昏迷,呼吸规则,BP90/60mmHg,颈软无阻抗,双侧Babinski征阳性,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B.化脓性脑膜炎C.复杂性热性惊厥D.流行性脑膜炎E.流行性乙型脑炎24.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儿,dystrophin缺失主要引起了哪个部位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A.脊髓前角细胞B.肌细胞膜C.肌细胞线粒体D.神经-肌接头E.周围神经25.与化脓性脑膜炎相比较,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患儿脑脊液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中的最重要差异在于( )B.糖定量降低C.蛋白定量增高D.蛋白定量降低(正常)E.氯化物定量降低1.B 2.B 3.C 4.A 5.D 6.D 7.C 8.B 9.A 10.E11.C 12.A 13.D 14.D 15.C 16.B 17.E 18.E 19.C 20.D21.D 22.C 23.E 24.B 25.A 26.B 27.A 28.C 29.B 30.B26.男孩,1岁半,1天前流清涕,今晨低热,上午体温升高达39.7℃,突发全身强直一阵挛性惊厥,惊厥时面色青紫,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自停。

再数分钟后患儿完全清醒,下午体温38.5℃,精神良好。

病后不吐无泻。

体检无病理征。

血常规白细胞及分叶中性粒细胞增高,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A.化脓性脑膜炎B.单纯性热性惊厥C.复杂性热性惊厥D.癫痫E.病毒性脑炎27.男孩,2岁半,自1岁后每遇发热38℃以上,即出现全身强直一阵挛样痫性发作,先后已有类似发作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发作后嗜睡半小时余,清醒后恢复正常活动。

体格检查无异常,患儿最可能的诊断应是( )A.复杂性热性惊厥B.单纯性热性惊厥C.原发性癫痫D.低钙惊厥E.继发性癫痫28.男孩,5岁,因高热1周,伴精神情绪异常入院。

起病后出现躁狂、幻觉以及定向力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