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崇拜偶像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青春崇拜偶像利大于弊”。
开宗明义,“青春”,单纯、热情、充满希望的青少年时期。
“崇拜”,尊敬敬佩,根据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痴迷、狂热的极度崇拜,关注、迷恋的中度崇拜,欣赏、好感的适度崇拜。
“偶像”,指在某些方面有一技之长而被仰慕的对象,偶像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是名人明星、政治领袖、经济大亨,也可以是邻居大哥,你的老师、同学……时代的辩题要有时代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崇拜偶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接下来,我方将对我方观点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崇拜偶像可以满足青春这个年龄段自然的心理诉求。
青春时段的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自觉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但由于他们心中尚未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所以他们需要一位“偶像”作为自我的代表和努力追求将来要成为的形象的代表。
同时,青春期也是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开始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出现“情感真空”,需要有“替代品”来填补,偶像正是这样的一个满足青少年爱的诉求的“情感归属”。
所以从对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来看,青春偶像崇拜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对偶像的崇拜能够使青少年更容易找到自我成长的坐标。
任何一个偶像崇拜的过程,都好似一种兴趣、智力甚至是情感的投资。
我们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本质上是要认同其事业成功的基础或其人格上的魅力,以获取个人成长的养分。
认同一个偶像的内在特质,会推动一个人去积极辨别偶像身上那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特征,从而把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从而激励自我,完善人格。
你可以从自己偶像的言行举止及其成长道路中获得个人生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一个偶像的出现会加速你的成熟,你可以从自己偶像的言行举止及其成长道路中获得个人生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因此,就青少年自我成长而言,青春崇拜偶像是利大于弊的。
第三,偶像崇拜是人的内在天性,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特征和表现。
偶像崇拜现象自古有之,从原始人对自然力的崇拜,到后来对神灵、宗教的崇拜,再到今天对名人明星的崇拜,甚至儿童对父母的崇拜。
这些崇拜现象都是人类天性的表达,这种崇拜行为都是无可厚非的。
而今天青春崇拜偶像行为,也是一种人类天性的表达,也是无可厚非的。
综合而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偶像崇拜,以开放的态度多视角看待青春崇拜偶像行为,同时,应积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教育引导环境,让我们的少年们都能在崇拜、追梦中唱一阕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