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成语汇总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点:涂改。
不刊之论: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
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高山流水:1.也说流水高山。
《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
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求田问舍:舍:房子。
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
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
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表里山河:表里:即内外。
外有大河,内有高山。
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也说不名一钱。
阳春白雪:春秋时楚国歌曲名。
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
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与“下里巴人”相对。
舞文弄墨:1.也说舞弄文墨。
2.玩弄文字技巧。
3.歪曲、利用法律条文来作弊。
《隋书•王充传》:“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舞、弄:玩弄。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爽:差错。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假(jiǎ):借。
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原意是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
后用来指尚能使人满意。
差:古代义为甚;现代义为大致,比较。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
陆离:色彩繁杂。
涣然冰释:《老子•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后用“涣然冰释”形容嫌疑、误会像冰化了一样,一下子就消除了。
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善刀而藏: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赞许)也。
”暴虎:不乘车而与虎搏斗。
冯(píng)河:不乘船而徒步过河。
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什么也不会干的人。
《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宋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地一笑。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城下之盟:敌国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
后泛指被迫与敌人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身无长物:也说别无长物。
指王恭置备的东西没有多余的份额。
后用以形容穷困,除一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长(cháng,旧读zhàng)物:多余的东西。
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
发(fà)。
罪不容诛: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
形容罪恶极大。
诛:处死。
山高水低: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尺布斗粟:一尺布,一斗谷子。
形容数量很少。
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逢人说项:相传唐朝杨敬之,非常器重一个叫项斯的人,在别人面前总要讲项斯的好话,并且写诗表白自己:“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后用来泛指到处说某人的好话。
高屋建瓴: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
建:倾倒。
瓴(líng):盛水的东西。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
俑(yǒng):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于殉葬。
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
比喻再干旧行业。
筚路蓝缕: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
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屠龙之技:屠:宰杀。
宰杀蛟龙的技能。
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冲:要冲,交通要道。
功高不赏:功:功勋,功业。
赏:赏赐。
功劳极大,无法赏赐。
形容功劳之大。
兔走乌飞: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匠遇作家:匠:有专长的技工;作家:能手,行家。
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美芹之献: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首鼠两端:踌躇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踌躇,犹豫不决。
两端:两头。
丝丝入扣:纺织时,每条经线都要从“扣”齿间穿过。
用以比喻做得十分细致、合拍(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
扣:同“筘”,织布机上的一种机件。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
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仆(pū)。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
《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 琳琅:美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名噪一时:噪:群鸣。
一时名声很大。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
形容眼泪流下来。
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数以千计:是以千来计数、计算。
比喻数量很大。
左右逢源:原意是做学问工夫到家后就能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后用“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也用以比喻为人圆滑,两头讨好。
以身试法: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
指明知故犯。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
指天黑上灯的时候。
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
形容拼命地叫喊(含贬义)。
嘶:哑。
竭:尽。
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
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豆蔻年华: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附庸风雅:1.旧指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抬高身份,结交知识分子,装做文化人的样子。
2.本来不懂,但也跟着别人搞一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风雅的事。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也说着(zhuó)手成春。
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讲的话。
比喻听厌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原作老生常谭。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 老生:年老的读书人。
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七:“僧问:‘饮光正见,为甚么见拈花却微笑?’师曰:‘忍俊不禁。
’” 忍俊:含笑。
锲而不舍:意思是说,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
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汗牛充栋: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
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充:装满。
栋:房屋。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贷:推卸。
一鸣惊人:后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
也作义正词严。
扬眉吐气:形容摆脱受压的困境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
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
形容极端孤立。
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
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
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萍水相逢: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生于水面,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凤毛麟角:后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
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指点江山: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
指批评国家大事。
峥嵘岁月: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日理万机:一天之内要处理成千上万件的事。
形容政务繁忙(多用于高级领导人)。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
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
聩(kuì)。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
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
也说东窗事犯。
不三不四:1.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2.不像样子:这篇文章改来改去,反而改得~的。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