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与其他传播的区别:
1.从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媒介的角度,比较新闻传播和其他形式传播的不同和特点。
答案: (1) 传播的主体:组织层面——报社、电台、电视台以及少量的杂志社;个人层面——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
(2) 传播的信息:新闻信息。
所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有待叙述的有意义的事实。
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真实性、时新性、公开性和表义性。
而且,这四个基本特征是不可分割的,而是一个整体。
正是这些基本特征,从而可以使它与广告、文学、历史、情报以及其他信息区别开来。
所谓新闻信息,就是人们欲知、未知、应知的信息。
(3) 传播的媒介: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只是各种媒介中极少的一部分,是指能够用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介。
由于新闻信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新”,不仅是指内容新、结构新、表现手法新、语言新,更在于时间新,需要在第一时间采集、报道和传播,因而就需要有相应的媒介作为载体。
具体地说,新闻媒介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和部分的杂志(出版周期短的)、互联网(新闻网站)。
为什么说传播的本质是社会传播
我们可以从是三个方面认识:第一,传播的内容是社会信息;第二,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第三,传播手段的进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德韦勒与申农韦弗模式的关系
德福勒模式与申农——韦弗模式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同的是德福勒几乎全部采用了申农——韦弗模式中所使用的范畴,对传播的要素和结构的分析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他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最重要的修正是增加了另一组要素,也就是增加了反馈的机能。
第二个方面的修正是运用到大众传播之中。
三是认为传播与反馈是双向的、循环的。
把关与把关人的概念:
1、如何理解把关的含义?在传播学中,传播者都不可避免的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把关。
这和我们习惯理解的把关是不一样的。
2、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把关人?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把关,凡是有这中传播行为的人就叫把关人。
从这个意义上看,只要是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那么,每个人都是把关人。
伴生符:与语言相伴生的非语言现象。
又可以称为“类语言”、“副语言”。
主要是指:①辅助语言。
是指与语言伴生的语速、语调、力度,与文字联系的就是文字的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
②回应渠道。
③沉默。
④口音。
在思想政治工作或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恐惧诉求的方法?研究者假设:任何一种强烈的不安情绪,比如恐惧、罪恶感、愤怒等,都有驱动性功能,换句话说,它们能够为某种行为提供动机。
一项成功的恐惧诉求,能够引发人们紧张的情绪,然后再缓解这种紧张情绪。
霍夫兰以一所高中高年级全班的学生为对象,分为四组,让他们分别他听15分钟的讲座。
其中三组的讲座是关于口腔卫生的,包含了相同的关于龋齿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办法的信息。
但是,每组讲座内容的结构不同,其中包含的威胁和引起恐惧的材料数量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总的来讲,讲座的确诱发了研究者预期的焦虑感。
三种形式的恐惧诉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情绪唤起,其程度与诉求的强度成正相关。
具体而言,结论是:重度诉求造成的心理紧张感最大,中度诉求次之,轻度诉求最小。
研究者还发现,恐惧诉求的确能够增加人们对传播者所建议采取的行为的服从程度。
而令人惊讶的结论是:在改变实验对象对传播者建议的服从方面,是轻度诉求最有效。
总的说来,恐惧诉求可以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与紧张心理,至少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从而促使他们采取某种对应的行动。
这种诉求方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应用都比较广泛。
就说现在,在家里,在学校里,在单位里,在公共场合里,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比过去高了,那么,有关健康和保健方面的书籍和讲座也开始受到欢迎。
但是,恐惧诉求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①重度诉求不一定能够引起对象行为的改变,因为他很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自我防卫;
②如果对象无所畏忌,就没有用,所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