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机关公文处理规范
公文处理规范为了及时、准确、安全、规范地进行公文传递、办理,确保机关工作高质高效运转,制定本公文处理规范。
一、检验办公室收到公文信件后,对机要件、函件的信封、信套进行外部检查,查看收文单位和姓名,清点收到的邮件数是否和投递清单或送文薄上应收到的件数相符。
经过检查之后,如果邮件符合签收要求,需要签字、盖章的,可以签收。
对一些紧急件,除注明签收的月、日外,还要注明时、分。
二、登记对收到的需要部领导处理的文件、信函要逐件登记,将来文日期、来信单位、密级、机要通信号、包号、发往单位详细填写在《文件阅办单》上。
然后,有办公室进行拆封。
拆封要做到不损坏文件,信封内不遗留文件,拆封后要立即进行内检,检查文件名称、文号、种类,清点文件份数,注意文件密级并严格按保密规定办理。
三、拟办文件管理人员及时将需要办理的公文连同文件阅办单交办公室主任提出处理意见。
四、分发根据办公室主任提出的分送、拟办意见,分送有关部领导和科室。
每天收到的信件应当日及时拆封、登记、分发完毕。
机要文件发送范围按区委办的有关规定办理。
五、办理(一)阅件办理阅件是指必须送给一定范围领导和有关科室阅知的公文。
根据办公室主任提出的范围,采取轮辐式(即中心式)的传阅方法,以文件管理人员为中心,先呈送部长阅知,阅毕由工作人员收回,再送副部长阅知,以此类推。
部长、副部长传阅的文件,一周内传阅完毕并归档。
(二)办件办理办件是指需要回答、批复、汇报、反馈结果的公文,上级下发的指示性公文、政策性公文、特别是要落实结果的公文,以及下级要批复的公文,都要以急件对待,以最快的速度,最佳方案;使分管部长和责任科室阅知并办理。
一般采取先办理、后送阅,先主办、后协办的途径运转。
1、一般阅办件。
根据办公室主任拟办意见,先呈送分管部长阅示,根据分管部长批示,及时交承办科室或人员按照批示意见认真办理。
2、重要阅办件。
根据办公室主任的拟办意见,呈送部长批示,根据部长批示意见,送分管部长和办公室主任阅知后立即交承办部门按
照要求办理。
凡阅办件办毕后,承办人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办理结果。
阅办件如需区委副书记、书记、常委阅知的,按照"轮辐式"传阅方法,依序传阅。
对己办理的阅件、办件,应将原件、领导同志批示、办理结果收集齐全,归档备查。
六、催办 1、呈批文件和送阅、送办文件发出后,要适时做好催办工作,加快文件的运转速度,一般每隔1日催办一次。
2、催办采取当面催办方式。
3、对文件运转情况、领导批示等,要在文件处理登记本上注明并及时填写催办情况。
4、经催办后仍不退回的文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5、随时或定期向领导反馈办理情况。
七、文件管理 1、跟踪管理。
为准确掌握公文在运转使用中的流向,设立"阅办文件跟踪单",采取随来随登记的办法,将每次所需传阅和办理的文件逐份登记,填好来文日期、文件名称、文件号、
送阅领导或承办科室及送办的日期,然后放入专门的送阅、阅批文件夹进行阅办。
对阅后或办理完毕的文件,取回要逐份清点,核实**误后才能销号并注明退还日期。
需继续传阅的文件,再填上送阅领导或承办部门、送阅办日期,再送阅或送办。
2、定位管理。
为便于文件的查找,对阅办完毕的文件实行定位管理。
按照文件的种类,设置相应文件存放盒,并将所有文件名称(作者)分别标注在文件盒上,然后按中央到地方等级次序排号。
送阅、送办的文件回收后,按照文件名称、文件号分别按序入位,做到阅办毕即定位。
同时,在每个文件盒内设"归档文件记录卡"逐份登记文件号、收文时间、归档时间、借出时间、还文时间。
3、对管理的文件做到一周一小清,一月一大清,一季一核对,半年一,一年一归档立卷。
八、文件借阅借阅文件必须履行手续。
1、严格填写《借阅薄》,履行登记、签字手续。
2、查阅案卷要凭单位介绍信,不得拿出机要室,借阅文件要有登记签字手续,重要文件必须当日送回。
3、严格控制"密级"件阅知范围,对标有"密级"文件的外借,领导同意后方可借阅并规定借阅的时间。
九、注意事项 1、文件在传阅过程中,注意不能横传。
2、注意文件要及时审阅,不能压件。
3、领导在文件批示后,必须将办理的情况逐级反馈,如延误时间,由办公室根据情况进行督办。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