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道题,共60分)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T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据此完成1-2题。
1.鲸鱼座T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A.木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鲸鱼座T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该行星的昼夜温差大 B.该行星上没有大气层C.该行星离中心天体近 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
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
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 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B.耀斑C.日冕D.太阳“风暴”4.据观测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17 年B.2021 年C.2024 年D.2028年5.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生长发育 B.水体的运动C.火山的喷发 D.风的形成7.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3时36分,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北纬28.43度,东经104.77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据此8-9题。
8.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说明震源地最可能位于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9.地震波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速度和介质有明显差异。
理论上而言,家住宜宾的李同学应感受到的地震晃动正确的是A.只有上下摇晃 B.只有左右摇晃C.先上下摇晃,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摇晃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1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金孔雀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1“金孔雀”的外观形态与下列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流水沉积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13.图2中,能反映“金孔雀”岩石的代码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河谷横面示意图”,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地売下降→流水沉积C.流水沉积→地売上升→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地売上升→流水沉积15.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地売持续上升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流域的地势为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D.东南高,西北低17.图中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A.S1B.S2C.S3D.S4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B.②处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D.⑤处形成大陆岛19.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下图示意地球表面辐射过程。
据此完成20-21题。
20.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主要原因是A.①较强B.②较强C.③较强D.④较强21.深秋初冬时节,晴朗的夜晚多霜冻的主要原因是A.①较弱B.③较弱C.②较强D.④较强下图中两条曲线为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两天内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晴天),读图完成22-23题。
22.该绿洲可能位于A.吐鲁番盆地B.腾格里沙漠C.呼伦贝尔草原D.鄂尔多斯高原23.下列关于图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第二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D.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24.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A.A B.B C.C D.D读“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25-26题。
25.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A.①B.②C.③D.④26.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④C.甲——②,乙——④D.甲——①,乙——③下图为某季节亚洲东部地区与太平洋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28.此季节,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西北风 B.东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30.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西南季风、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西南季风、东南信风D.东南季风、盛行西风二、综合题(共3道,共40分)3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砂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__(2分)(新或老)。
(2)A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2分),地形是_________(2分),其成因是__________(4分)。
(3)图中A、B、C三地,修建隧道从地质结构看最适宜在_________地(2分),找水打井最适宜在________地(2分),大型工程必须避开________地(2分)。
32.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____(2分),B___________(2分)。
(2)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_风(2分),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2分)。
(3)D点7月盛行_______风(2分),33.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说出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描述P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B 2.D1.据材料可知,“鲸鱼座τ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说明其和地球类似属于行星。
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以恒星为中心,鲸鱼座τ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当与太阳系。
故选B。
2.“鲸鱼座τ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应与地球的自身条件相似,即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
故选D。
3.A 4.C 5.A3.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
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时产生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
故A正确,B、C、D错误。
4.一般把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极大年。
前一次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因此当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24年。
故C正确,A、B、D错误。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故A正确,B、C、D错误。
6.C 7.A6.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光合作用,有太阳辐射的参与,故A错误;水体运动、大气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其中风为大气的水平运动,所以BD错误;火山的喷发主要来自地球内能和太阳辐射无关,所以该题选C。
7.根据材料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常规能源缺乏,上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的需求量大,故A对;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不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晴天多,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故B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是能量较为分散,故C错误;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蕴藏量小,供需矛盾突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8.A 9.C【解析】8.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是地壳、地幔、地核,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故震源地最可能位于地壳中,A项正确。
9.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先上下摇晃,后水平摇晃,C 项正确。
10.D 11.A【解析】10.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其散发的热能最终进入大气层中;对地核影响较小,D对。
11.该题干已经说明是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降落到地球表面,进入岩石圈,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