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合理的变化不会产生画面的不认同感!
课堂作业
题目:运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原理设计完成一张空旷的地下厂房室内场景
要求:
• 1、构图能充分表现出厂房的空旷 • 2、合理进行具有厂房特征的室内布局 • 3、该场景画面前方可供动画角色表演 • 4、场景顶部布满大小不一的长条管道、管道之间有规律的布灯。 • 5、厂房两侧共有三个出口可供出入,可以是门。也可以是隔断的墙面。 • 6、近景、中景、远景处场景两侧分别安置具有多个排列有序的监视器的控制台及台前的椅子若干、一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画法
• 图中a、b、c、d是在一个平面上画方格子的方法
• 第一步:先在一条横线上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等 分,如图A的(1)(2)(3)(4),再从每一根分格处向心 点做灭线;
• 第二步:自横线的左角对右方的距点作一直线, 这时在每一条灭线上就留下了一相交点,如图 C(1)(2)(3)(4)的各点;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1.画面: 透视学中为了解决把一切立体的形象都纳在一平面上来,就在人眼
与物体之间假定有一件透明的平面叫做“画面”,它必须是垂直于地面, 必须与画者视中线即注意方向的视线垂直,与画者的脸面平行。
画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非常重要,透视学中所要解决的一 切问题都是先在这个画面上进行研究的。请看图4所示:
• 10、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度及90度)的 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
• 11、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 线上。
• 12、地点:是近高远低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下方的直立灭 线上。
第一章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 第三步:在每一个相交点的位置上作一横线,小 方格透视形状便成功了,如图30B。如果画四排还 不够,那就按图D的方法,在最后一横线的左端对 距点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继续画下去。
用中腰线画等距离的透视画法
• 先画画面前方第一根灯杆,从顶端及底端都对灭点做灭线,这就是灯杆高低范围,再从灯 杆二分之一处对灭点做灭线,作为一个中腰线,根据需要画第二根杆,接着从第一根杆的 顶端通过第二杆与中腰线相交的地方引一直线,当它与下面的灭线相接处就是第三杆位置, 随即画出第三杆,再从第二杆的顶端通过第三杆与中腰线相交的地方引一直线,当它与下 面灭线相接的地方就是第四杆的位置,以此法一直画到需要的地方止.
平行透视
• 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物体以六面立方体为最多, 如:建筑物、桌椅、柜、橱、舟车等物,这些物 体不管它的形状如何不同,都可以归纳在一个或数 个立方体中。一个六面立方体,有上下、前后、 两侧三种面,只要有一种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向, 就叫平行透视。
• 规律:凡是物体与画面成平行的这个面,它们的 形状在透视中只有近大远小比例上的变化,而没 有透视上的变形变化。
正方体的画法
距点
画面
心点
视平线
距点
c
d
C
D
a
b
A
B
E
1、边线为平行于画面的水平原线
Hale Waihona Puke C和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不变,仍
然水平,没有灭点。
视点
2、边线为垂直于画面的直角变线,
透视方向会改变,会聚于主点。
A
基线
D B
平行透视
• 一、平行透视的特点 一个六面形的物体在透视图中有时只能看
到一个面,或两面,三面。
图5是一个画家站在3根等距离电杆的前面,他 与电杆之间有一个透明的”画面”,电杆的 1,2,3点和4,5,6点向画家眼中投射过来,当它 们通过”画面”是留下了 1’,2’,3’,4’,5’,6’,这时我们看到”画 面”上的三根电杆已经产生了近长远短的透 视变化,这就是写生时从实物到”画面”,从画 面到人眼在描在纸上的关系.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2、视点与视距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视距就是画面 与画者之间的距离
• 作画时画者必须与物体保持两倍至两倍 以上的距离,以物体高或宽的最长者为准, 才能保证从一个固定位置看到物体的全 部,而透视图必须在60度视角的视圈之内, 画出来的形状才合于透视的感觉,超出这 视圈以外就变成不合理的畸形状态了,画 家可以前进或后退来调整视圈范围,却不 可用转动头颈的方法来扩大眼界,这点在 写生时要注意.
• 3 、视平线 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叫视平线,画 面上只能有一根视平线,视平线随着画者 所站位置高低的不同而呈现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4、变线 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 5、原线 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 6、灭线 又称消失线,画面中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4、心点虽是在物体内方,但因 正面是空的,因此,所能看到的 则更多了,并且能一层一层地深 远,这也是平行透视中才会有的 特点。
5、立方体的高低不同时,距视 平线越远的水平面透视越宽,反 之越窄;立方体的左右位置不同 时,距中心越远的侧立面透视越 宽,反之越窄。
圆的透视
边长不等的立方体的画法
椭圆和圆柱
套可供工人办公或休闲的电脑及电脑桌椅、盆栽植物若干。 • 7、用线稿清晰的将场景各要素予以交代,注意线条的美感。 • 8、作图前需布透视线稿,并保留视平线和心点。 • 9、可自行设计相关道具,也可根据老师提供或自行寻找的素材进行创作。
平行透视室内画法
根据平面图布置出物件的地 面投影位置
根据透视原理进行进一步的绘制
一、场景平面图
平面图就是能准确,清晰的表述场景结构和方位、内容的那些示意图。
一、平面图、 立面图的基本 画法
1、制图中的 表达方式是简 单的线段符号。
2、制图中特 定的、重复出 现的物体需要 用特定的符号 表示。
3、将各个符 号按其比例安 置在需要表述 的场景中。
• 7、消失点 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线段之间相互平行)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最 后消失在一个点(包括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8、心点:又称主点,是视点正对(垂直)于视平线上的一个点,它是平 行透视的消失点。
• 9、距点: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与画者至心 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定消失于距点。
一、场景平面图
平面图就是能准确,清晰的表述场景结构和方位、内容的那些示意图。
一、平面图、 立面图的基本 画法
1、制图中的 表达方式是简 单的线段符号。
2、制图中特 定的、重复出 现的物体需要 用特定的符号 表示。
3、将各个符 号按其比例安 置在需要表述 的场景中。
这个场景设计是有两个一点设计构成,在动画镜头的设计中 为了适合角色表演的需要,可以表现出一点透视产生不了的 透视效果,,使画面中心位置的建筑形象比较集中,角色在 前景层表演时舞台会比较宽阔。
• 1、心点在物体的内方,这时只能看到物体与 画面平行的一面,其它面被正面所遮不能看见, 这种情况只有平行透视才有。
• 2、心点在物体的外侧,这时物体能看到两个 面。
• 3、心点在物体上角,这时物体则能看三面, 此角度物体外形看得较清楚,安全,而第一种 看得最不安全。
• 注:立方体不管处于何种位置,在视角60°角 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灭点:主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