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李延荣

最新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李延荣

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摘要: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它对人的异化表现在:人被非个性化、抽象化、工具化。

但是人类应做科学技术的主人, 应正确引导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重建人的价值世界。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人的价值科学即科学技术,其由人所创造,为人类而服务。

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人类从混沌之初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到今天的日新月异文明健康时尚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影响的紧迫性也被提上议程。

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运用, 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价值迷茫和信仰危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随着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运作,媒体(电视,电脑,手机)——这个科学技术的产物, 已经由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无形的文化控制力量, 各种媒体上各种各样的节目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他对人的控制力和诱惑力是极其强大的, 它会让人丧失一定的自由, 例如人们对个人时间的控制和支配;也会让人丧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当然, 人类尽可能将这种丧失的自由和能力归结为自制力的低下或自身的懒惰。

看过《楚门的世界》影片的都知道, 观众数十年如一日地观看这场漫长的肥皂剧, 像吸食毒品一样已经产生心理依赖, 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失落;同时, 主人公楚门在高科技摄像机的控制下, 近乎失去自我生存的价值。

以下内容就有关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所反映的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及人类应重建价值世界进行简单论述。

并且作为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

韩剧,也叫“肥皂剧”对我们并不陌生,韩剧所塑造的男女主角,让给我们对爱情充满幻想,对爱情中的另一半产生了类似的要求,更有甚者,对我们的价值观,婚姻观。

恋爱观,择偶观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甚至是错误的导向。

本文中也有论述。

1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科学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影响表现在:科技忽略了“个性化”人的存在, 致使人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同时科技把人作为一个抽象而存在, 导致了人的抽象和被忘却;人被工具化丧失独立生存的真谛, 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1.1 人被非个性化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叶子如此,人更是如此。

人的不同一方面在外在形象,另一方面在于人拥有自己的个性。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整容技术也是的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尤其是在盛产美女的韩国,整容技术更是出神入化,据说你很难在韩国找到纯天然美女,各种选美比赛中,参赛选手分分钟让人脸盲,就连毕业季剖出来的大学毕业照,也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前段时间,上海虹桥机场拦住了一位乘客,因其长相酷似范冰冰,而护照上照片和此人判若两人,后经调查发现此人因以范冰冰为模板进行整容,所以出现这样的囧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要因此做过分的修整,让自己失去了原有的容貌和个性,导致将来有一天连你亲妈也认不得你,再说了,你的后代最终也是会暴露这个事实,难道你想你的孩子将来从小就在脸上动手术刀吗?人的另一可贵之处在于他有自己的个性, 生活的丰富多彩是因为不同个性的人的存在, 个性化是人的本真存在。

弗洛姆说:“人制造了像人一样的机器, 培养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有利于非人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人被改造为物, 变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附属品, 对人的性格、感情、意志、冲动等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得消费文化成为一种快感文化, 人们对于看电视的消费, 尤其真人秀节目, 兴趣倍增。

在这样的状态下, 大众文化生产会吸纳一切有消费潜能和娱乐价值的资源, 包括我们的生存、人际关系、感情。

手机或许是当今最重要的大众媒介, 原本作为信息载体之一的手机, 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文化权力的控制者、日常生活信仰的制造者, 人们被电视等高科技所俘虏, 成为高科技的附属品, 失去个性化, 人们看电视的活动成了由电视所赋予的一种“无意志的目的”, 看电视的结果则是对于电视文化控制权力的“无意志的信仰”。

人沉迷于对大众传媒等高科技下的产物所编织的各种存在意义的消费。

在《楚门的世界》影片中, 全世界上亿双眼睛凝视着楚门, 享受着、消遣着, 他们失去了每个人存在的意义、价值, 观众的生活被电视奴役着, 使人们的性格、感情、意志等趋于相同化。

同样的,随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我们深深的迷上了都教授,于是他的帅便引领着一众女生的审美观,于是,你会发现身边的男生都渐渐地留起了厚厚的齐刘海,表情僵硬,不苟言笑。

学校里各种模仿都教授发型装扮的男生屡见不鲜。

曾经那些短发的阳光的少年不见了,幽默运动的男神不见了,为了迎合女生的审美,大家都趋于统一,可是,那真的美吗?过一段时间,随着《太阳的后裔》的热播,人们又开始换成他的发型了,我想说,大家能不能有点主见啊?1 .2 人被抽象化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存在是不能用科学来把握的, 因为科学的认知旨在于对事物的内在规定做尽可能客观的如实揭示, 它所追求的是本来形态的“实然”。

而人之为人, 在于人的生成性、不确定性、矛盾性和价值性, 而现代语境下的人却是被科学抽象化的人, 为何科学的思维导致人的失落和被遗忘呢? 因为科学的思维过程是将现实中的“同类事物”集中起来, 抽象出其“共性”, 以达到对这类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科学的方法重视的是存在而非生成, 而人作为“价值”的存在恰恰在于他是活生生的、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

正如Jim Carry 饰演的楚门, 健康阳光、单纯可爱, 他的形象和个性激发着观众内在的同情, 在每一次高明的幕后操纵者和万能的高科技下意图将楚门控制在小镇上, 看似正常的轨道,他的生活感觉和他人一样, 具有规律性。

但人具有不确定性、价值性, 是追寻自由和真实的信念驱使楚门来到了虚幻的天边, 获得了自由, 没能被导演所利用的高科技所把握。

1.3 人被工具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 由于工具理性对技术的使用、物欲占有的强调, 致使人的价值, 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之非功利、非实用、非技术等方面遭到忽视、排斥。

人不再是自然的人, 而变成了非精神性、非生成性的动物, 变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 甚至变为赚钱的机器。

我们从影片中得知, 对于楚门而言, 这场真人秀是不可思议、不公平而且残忍的。

楚门不过是公司收养的一个孤儿, 他被选中, 从此成为特殊的明星, 成为公司的一台赚钱机器, 楚门周围的所有亲人、朋友和同事全是演员, 他生平遭遇的一切故事包括父亲的去世和爱情的降临, 全是导演一手安排的结果, 楚门生存着, 可是没有丝毫的隐私和自由, 看上去正常的生活全源于人为的操纵和表演。

当科技已经发达到可以通过卫星透视任何一个角落的私密行为时, 楚门的生命流程成为商家赚大钱的载体, 使人被工具化。

楚门是很偶然地知道自己世界的真相, 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样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 成为赚钱的工具, 而却被剥夺了意志、隐私乃至尊严, 成为大众娱乐工业的牺牲品。

其实, 当人类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舒适、安逸和文明的时候, 同时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注意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它对人的异化, 人类应做科学技术的主人, 应正确引导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重建的价值世界, 避免“楚门”式人物角色的重演。

2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科学的力量是伟大的, 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并不全是幸福, 科学的进步有时不仅未能提升人的道德, 反而导致了人性欲望的失控。

影片中的导演克里斯托夫为了迎合人们消费文化的需要, 利用高科技创造了楚门的生活,使一个人赤裸裸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在西方国家, 尤其是商业电视台, 以追求收视率为首要宗旨, 而收视率又是商业逻辑的必然结果, 因此克里斯托夫似乎充满人情味,其实是极度冷酷、漠然, 当楚门打破心理障碍, 出海找寻生活真相时, 他宁愿置其于死地也要将其控制在手, 继续借助高科技使人异化。

人类本应该互相理解、彼此尊重,拥有自己的个性, 不能被科学技术所异化、所主宰, 为此应对人的价值世界有重新认识。

所谓人的价值世界是相对于人的物质世界、科学世界、技术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 它以人的价值理性为核心, 以人文精神为指导, 关注人的情感、道德、人格、生命、灵魂为主旨, 引导人们在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思想、精神和信仰, 更多地照顾自己的心灵和灵魂, 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活出人的风采和意蕴。

首先, 应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

当今世界是个发展中的世界, 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提高生产效率, 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事实上, 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和追求远远胜过对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注, 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方面的认识相当欠缺。

在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时, 也要关怀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 以理性和道德引导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其次, 重视对人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不仅是为活着而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为更有质量、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活而活着, 所以楚门会离开安宁的小镇寻找属于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人并不会仅仅满足于对现实世界、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而是在不停地寻求着对于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 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 从而对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的异化”进行消解和排斥, 对人的单调乏味的生命活动在永恒的企求中赋予其价值和意义, 也就是著名存在主义思想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所说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一旦人们领悟体验到了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就会有一种相当的充实感、自豪感和满足感, 在面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和奴役的时候, 就能自觉抵制和克服, 在有限的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无限的意义, 在短暂的世俗生命中领悟到永恒的幸福。

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活着, 也是不值得度过的。

当一个人在人生中反思自己已有的人生, 理解人生的空虚荒谬之后, 所重新负责的自己去选择的一种具有意义且和整个人类相关的人道生活, 这一生活是存在主义哲学所追求的真正存在。

但当人有对于自己负责生活的选择时, 人需要一种勇气的培养, 因为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是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 因此它是有压力的, 这一压力导致一些人的逃离, 而宁愿选择世俗得过且过的生活,他们担心自己的选择会万一失败则自己需要承担悲剧性的后果。

不过存在主义者则选择一种有勇气的生活而使自己能成为真实的存在。

综上所述, 当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它对人的异化时, 人们应积极重建人的价值世界, 关注自己的情感、道德、人格、生命、灵魂, 应正确引导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使人类保持自己的不确定性、价值性, 拥有自我生存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