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题语文科题号一二三附加题合计1~5 6~8 9~11 12~14 15~18作文得分一、基础题(共24分)1、默写。
(共10分)(1),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1分)(2)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2分)(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诗人年老体衰却依然想着为国征战的句子是:,。
(2分)(4),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1分)(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pài qiǎn(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我往下看,感到阵阵yūn xuàn( )。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ɡ pà zhònɡ(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4)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 xià duàn yǔ(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 ) (3分)A、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B、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
C、我们虽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精益求精....。
D、一个孩子的生长充满了无数可能,我们切不可只依据一件小事就对他的未来妄下断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在句末加上“的通知”)C、天气慢慢炎热起来,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把“慢慢”改成“逐渐”)D、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
(删去“通过”)1.5、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简短的标题(25 字以内)。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珊)14 日至 23 日,2017 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惠州市技师学院举行。
这是惠州首次承办“国字号”一类职业技能竞赛。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大赛以智能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实际与行业发展需求为设计依据,每个赛项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每个组有若干个代表队,每支代表队有 3 名参赛选手,选手的考核成绩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
共有来自全国 26 个省(区、市)的 156 支队伍和国资委系统 9 支队伍,共 165 支队伍 495 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二、阅读题(共46分)(一)狼(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缀.行甚远()(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7、句子翻译。
(4分)(1)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只狼一只“假寐”,一只“洞其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狼的狡猾、阴险。
B、屠户由“弛担持刀”到“暴起”,是与狼由对峙到反攻,既表现了屠户的勇猛,又表现了他的沉着。
C、屠户杀了一只狼之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机警、细致。
D、屠户杀了第二只狼后,才明白第一只狼假寐,“盖以诱敌”。
说明屠户刚才被狼所迷惑,以为狼已放松了攻击,表示友好。
现在,他才如梦方醒。
(二)识李·观虎(9分)王戎①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②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
王戎亦往看。
虎承间③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注释】①王戎: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②折枝:压断枝条。
③承间:趁机。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树在道.旁而多子/羊肠小道.B.纵.百姓观之/稍纵.即逝C.王戎亦.往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了.无惧色/一走了.之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3分)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1、从文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
(3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纪念白求恩(10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2、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3、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14、选段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后母的三巴掌(17分)周舟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
”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
”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
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
“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
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
借人求人多难。
”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
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
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5、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4分)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16、“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
(4分)17、试分析下列句的表达效果。
(4分)(1)“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2)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
18、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5分)三.作文。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想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500字。
200 400600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
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
”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
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
”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