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

如何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

如何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
引言
——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空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就是生命线。

如果每个项目都只顾利润而不顾公司的品牌和社会责任,这个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要鼓励雷锋,但不能让雷锋吃亏”,我们提倡“将心比心”,提倡“大公有私”“大公小私”“先公后私”这一企业个人双赢思想。

要让每个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找寻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观念建设,倡导以诚信价值、阳光收入、结果落地等为核心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对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正向导向作用。

2015年,中国中车在原南北车的基础上重组成立,改写了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格局,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历史使命——“上为大国重器,下为产业引擎”。

中国中车确立了“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的愿景。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时期,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追求和保障。

赢得尊重,不仅反映了企业经营的骄人业绩,也反映了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建设带来的长久生命力;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成就,也反映了企业对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台湾著名战略营销专家吕德鸿博士说: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做尊敬、做长久,我痛恨做大,看重做尊敬和做长久。

人们都尊佛祖敬菩萨,因为他们“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

”本质上说佛祖、菩萨是一种诚信做人,创造价值,担当责任的标榜。

做企业如果不能在诚信、价值和责任上孜孜以求,就不可能受到人们的尊敬。

一味的以做大为目标,而放弃了责任、价值、诚信,我相信是做不长久的。

“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字字珠玑的,明确提出这样的定位及愿景,可以让企业的决心更坚定,贯彻更有力。

那么企业要得到谁的尊重?
很多个人和机构对企业的印象来自于与其的直接接触。

他们包括:客户,雇员,股东,竞争对手,监管机构,国内外的政府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和利益团体。

获得各方的尊重是企业的目标,并且获得某些利益相关方的尊重将会加强来自其他相关方的尊重,比如那些吸引客户的良好业绩和特点同样可以吸引员工。

然而,企业会面对来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不同期望以及内部资源的限制,因此设置“获得尊重”的优先顺序是比较实际的做法:即赢得一方的尊重将如何强化企业在其
他方心中的地位?某些利益相关者(比如某些监管者或股东)对企业的看法就特别有影响力。

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可能会关注企业的不同层面,一些客户会关注企业是否注重合乎道德规范的投资行为以及是否承担社会责任,另一些客户则最在意是否能在最近的分公司获得面对面的客户服务。

同样的,有些员工最看重个人能否获得快速发展,而其他员工则更加注重工作的灵活性。

万事万物都讲究内因和外因,想要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不仅仅是是得到企业外部团体的尊重,最重要的是先得到企业员工的尊重。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员工都不尊重的企业,能得到大众的尊重。

企业赢得员工的尊重,员工就会自觉的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干好本职工作,把忠诚企业作为个人发展的座右铭,与企业同甘共苦,共谋发展。

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不仅需要努力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需要重视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

只有在企业内外两个方面都赢得尊重,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怎样的企业才算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呢?那些受人尊重的公司成功建立在如何取得独特的成绩以及如何对想要获得尊重的对象施加影响之上。

他们赢得尊重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不易被其他企业复制。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发展必须靠核心竞争力,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就是员工良好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有精神面貌。

而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尊重,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有精神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要如何做才能让企业获得外界的尊重呢?首先应该具备空杯归零的心态,还要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刻牢记企业利益。

企业要想赢得尊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唯有对自身进行审视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获得尊重”的规划,方能达成目标。

“尊敬”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持续努力后逐渐形成的美誉。

即便季度的业绩出现问题,“尊敬”仍然存在当然。

由于企业被赋予的资源、支配权比个人丰富,因此也被要求更多的责任。

只有学会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一家企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赢得尊重。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面,都有内外因,只有做到内外的结合,公司才能一日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