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有机化学PPT课件 .ppt
高中有机化学PPT课件 .ppt
(1)加聚反应:通过加成反应聚合成高分子化 合物的反应(加成聚合)。主要为含双键的 单体聚合。
加聚反应的类型(联系书上的高分子材料)
①乙烯型加聚
聚丙烯、
ad
ad
n C=C 催化剂 C-C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腈、
be
b e n 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有机玻璃)
②丁二烯型加聚(破两头,移中间)
催化剂
• [方法总结] 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 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 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二、几种基本分子的结构模型(共线共面问题)
空间构型
甲烷 正四面体
乙烯 平面
三角
乙炔 直线型
苯 平面正
六边形
结构特点
任意三个原子共平面,所 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单 键可旋转 6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不 能旋转
• 难溶于水的:烃,卤代烃,酯类,硝基化合物 • 微溶于水:苯酚、苯甲酸 • 苯酚溶解的特殊性:常温微溶,65℃以上任意
溶
沸点
• 同系物比较: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即C原子 个数的增大)而升高
• 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随支链增多而降 低
• 衍生物的沸点高于相应的烃,如氯乙烷>乙烷 • 饱和程度大的有机物沸点高于饱和程度小的有
O
催化剂
或
[ CH2-CH-CH2-CH2] n
O
加聚反应的特点:
1、单体含不饱和键: 如烯烃、二烯烃、炔烃、醛等。
2、产物中仅有高聚物,无其它小分子, 3、链节和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
单体和高分子化合物互推:
CH2= CH
[ CH2— CH ]n
[ CH2— CH ]n CH2=CH
Cl
侧链、醇、醛等可被某些氧化剂所氧化。它 包括两类氧化反应
1)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被氧气氧化
从结构上看,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的醇一定是 连有—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 发生氧化反应
CH3
如
CH3—C—OH 就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H3
2)有机物被除O2外的某些氧化剂
(如强KMnO4、弱Cu(OH)2、[Ag(NH3)2OH]等 氧化)
•比水轻:所有烃类(包括苯及其同系物)、酯 (如乙酸乙酯)、油脂
•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溴乙烷及大多数 卤代烃、液态苯酚
溶解性
• 有机物均能溶于有机溶剂 • 有机物中的憎水基团:-R(烃基);烃基部分
越大越难溶于水,亲水基团:-OH,-CHO,COOH
• 能溶于水的:低碳的醇、醛、酸、钠盐, 如乙(醇、醛、酸)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钠
典型例题 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
OH COOH
(1)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同时还 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 3 种。
(2)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但不 属于酯类也不属于羧酸的化合物必定含有 (填写官能团名称)醛基 。
同时属于酯类和酚类的同分异构体分别是:
O H O H
H O
O O C H O O C H
4.氧化(燃烧、被氧化剂氧化) 1.弱酸性(与NaOH反应) 2.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3.显色反应(与FeCl3) 4.易被氧化
类别
结构特点 主要性质
醛 O
( -C-H )
羧酸 O
( -C-OH)
酯 O
( -C-O-)
O
1.还原反应
-C-H 双键有极 (与H2加成)
性,有不饱和性
2.氧化反应
(与弱氧化剂)
(5)这类一元醇氧化生成的羧酸与能够被氧化为
羧酸的醇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 4 种酯
例3、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立 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 所示:其二氯代物 共有3______种?
例4、若萘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分别被溴原子取
代后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数目有( )种?
A.5
B.7
C.8
D.10
△
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
醛
羧酸
有机反应类型——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
反应其中加氢反应又属加成反应
不饱和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都可进行 加氢还原反应
CH3CH2CHO+H2
CH3CH2CH2OH
6、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例1、写出分子式为C4H10O的同分异构体?
[小结]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基本方法 1、判类别:根据分子式确定官能团异构(类 别异构) 2、写碳链: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简到繁, 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3、移官位:变换官能团的位置(若是对称的, 依次书写不可重复) 4、氢饱和:按“碳四键”原理,碳原子剩余 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
生两种产物 • 醛基的C=O只能和H2加成,不能和X2加成,
而羧基和酯的C=O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 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NH3等)生 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消去小分子)。
• 原理:
• 包括:醇消去H2O生成烯烃、
卤代物消去HX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Cl
缩合聚合反应
小分子间通过缩合反应的形式形成高分子化 合物的反应叫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酯化、成肽…)
nHOOC(CH2)4COOH单+n体HOCH2CH2OH
有机反应类型——消去反应
• 消去反应的实质:—OH或—X与所在碳的邻 位碳原子上的-H结合生成H2O或HX而消去
• 区分不能消去和不能氧化的醇 • 有不对称消去的情况,由信息定产物 • 消去反应的条件:醇类是浓硫酸+加热;
卤代烃是NaOH醇溶液+加热
4、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5、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A 6个 B 7个 C 8个 D 11个
处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是 A 5个 B 6个 C 7个 D 11个
( A)
三、有机物重要物理性质
状态
•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 一溴甲烷常温呈气态,
•低级(十碳以下)的醇、醛、酸、酯常温呈液态 •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常温呈固态 密度
H2O
CH3CH2OH
O2
O2 加H2
H2O CH3CHO
Hale Waihona Puke CH3COOC2H5C2H5OH 水解
O2
CH3COOH
Na C2H5ONa
分子间脱水
C2H5—O—C2H5
+ Cl2 FeCl3
—Cl 水解
—OH + NaOH
CO2 或 强酸
—ONa
延伸转化关系举例
CH H2 CH2 Br2 CH2Br 水解 CH2OH 脱H2 CHO O2 COOH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 一、同分异构体 • 二、几种基本分子的结构模型(共线共面问题) • 三、有机物重要物理性质 • 四、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一)官能团的性质 (二)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反应条件小结
• 五、常见的有机实验、有机物分离提纯
• 六、有机推断合成的一般思路
O
-OH受-C- 影响, 1.酸性 变得活泼,且能部分 2.酯化反应 电离出H+
O
R-C-与-OR’间的 水解反应 键易断裂
• 注意 1.能区别同一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
的不同断键方式
2.有机化学反应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3.相同官能团连在不同有机物分子中
对性质的影响。
如:以乙醇为例
H Hb a
H-C-C-O-H
O O C H
O CHO CHO 1 已知HO HCO OHOH OH COO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
HO OH 合下列性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② 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③ 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2种
O
C H O C H O
HCO O HO H O H H O O H
n
CH=CH-C=CH2
A
B
温度压强[CAH-CH=CB-CH2]n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氯丁橡胶(聚一氯丁二烯)
含有双键的不同单体间的共聚(混合型) 乙丙树脂(乙烯和丙烯共聚), 丁苯橡胶(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
n 催化剂
O CH=CH2+ n CH2=CH2
[ CH-CH2-CH2-CH2] n
酚 OH
结构特点
烃基与-X相连, C-X键有极性
烃基与-OH直接相 连,O-H、C-O键 均有极性
苯环与-OH直接相 连,O-H极性大
主要性质 1.水解→醇(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2.消去→烯烃(氢氧化钠醇溶液
1.与活泼金属反应(Na、 K、 Mg、Al等)
2.取代:1)与氢卤酸反应 2)酯化反应
3.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和 分子间脱水)
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三键不能旋转
12个原子共平面
任意三个原子共 平面,所有原子 不可能共平面, 单键可旋转
6个原子共平面, 双键不能旋转
4个原子在同 一直线上, 三键不能旋 转
12个原子共平面
1、在HC≡C — —CH=CH—CH3分子中,
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最多的碳原子数可能是( D )
机物,如脂肪>油
• 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有机物沸点高于不形成氢键 的有机物如:乙醇>乙烷
四、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一)结构特点和官能团性质
类 别 结构特点
烷烃 单键(C-C)
双键(C=C) 烯烃 二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