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探讨

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探讨

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探讨刘云英(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条件分析,简述向社会拓展服务职能的途径,强调以馆地、馆企合作和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为主的原则。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社会服务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80(2011)04-0045-03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服务履行自己的职能,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突破原有的服务范围,拓展其社会教育职能,将社会化服务纳入其信息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现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

1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条件1.1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主管部门和学术团体鼓励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并对此制定了指导性文件。

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指出“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

”[1]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期间,讨论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提出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其他机构合作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对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2009年11月8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理论研究水平,丰富并推广了一些实践成果,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有时代特征的新鲜活力[3]。

1.2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优势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学科门类齐全的馆藏资源、网络电子资源和专业数据库,还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的馆员队伍,自动化网络系统和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建立,更加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2高校图书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的途径高校图书馆拓展社会服务职能要遵循本校师生优先、循序渐进和灵活务实的原则,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和师生文献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向社会开放的要求、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向社会开放机制。

高校图书馆利用资源优势向社会公众办理借书证,提供图书、期刊借阅和上网查询资料等服务,是向社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这种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受很多硬件条件限制,而且会增加校园安全隐患。

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数字资源、先进的网络设备和人才技术优势,开通网上服务通道,将电子文献资源向社会开放,既不受时空以及复本量的限制,也不必担忧校园安全问题,在对社会服务的内容与方式上以馆地、馆企合作和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为主,保证社会服务工作长远健康地发展。

2.1因地制宜馆地合作高校图书馆可以和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等文化机构建立馆际联盟,在参与地方馆建设工作中,为之提供建馆方案咨询、信息资源服务、图书捐赠、人才培训及科研合作等。

协助社区图书馆建设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为社区居民办理图书证,开放图书、报纸、期刊等阅览室,建立社区服务网站,开辟社区服务栏目及电子信箱,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展览会、学术报告等,向社区居民提供延伸服务[4]。

高校图书馆与乡村联合帮助农民建立农家书屋,挑选适合农村特点的文献资料赠送给乡镇和中小学,在人口比较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流动图书站,定期将农民急需的图书资料、科技信息等读物以流动阵地的方式传播给农民,使有限的书籍发挥最大的效益。

搜集各种与城乡统筹建设所需信息,特别是农业、农技等网络信息,整理成专题数据库,提供网上检索服务,以满足“三农”建设的需要。

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公益活动,围绕他们所关心的疑难问题,通俗易懂地开展公民教育讲座,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素质。

2.2馆企合作拓展服务空间知识经济时代,校企联合是企业获取高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取得市场地位的途径之一,宁波大学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公司的合作被教育部列为2008年度校企合作十大案例之一[5]。

国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推出“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从他们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许多案例中,看出图书馆对校外企业用户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作用[6]。

高校图书馆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网络、对话沟通等多种手段进行数据收集、调研分析和专家咨询等,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品化、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服务。

订购一些适合地方经济和企业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为企业建立信息平台,建设企业专题数据库,提供课题跟踪、情报咨询、科技查新、文献综述、竞争情报研究、代译代查等信息服务。

与企业单位签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全年为他们提供讲座、培训、检索、原文传递等多项信息服务[7]。

2.3构建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地方文献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收藏价值的文化资源,包括地方史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民间文化遗产、地方名人著作等。

文献的收集主要是从馆藏文献中整理、从网络上搜集、从相关部门征订复制、向有关私人求访函购等,尽量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收集到馆。

收集地方文献时要突出“特色”二字,要具有真实性和学术价值,避免浮浅化和庸俗化。

高校图书馆对收集到馆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建成集文字、图片、声像等为一体的地方特色数据库,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对数据库结构、录入数据格式和字段的定义给予规范化界定,并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实现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简便、快捷、高效的文献检索系统。

数据库建成后,还要及时地更新和维护,以保持数据库的新颖性和有效性[8]。

地方特色资源库反映了该地区政治演变、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等情况,为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地方资料和历史借鉴;为研究地方文化和编修史志的专家学者提供系统资料;方便用户检索查询本地各种文化资源情况,吸引商业投资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扩大名特产品销路等,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保存弘扬和抢救失传濒危文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履行职责、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学校教学科研以及地方文化和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9]。

2.4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为了培养社会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帮助用户掌握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巧,高校图书馆要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包括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如何利用网络工具检索、查询和下载网上信息等。

对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员进行理论辅导和业务培训。

面向社会开设文献资源检索课,普及文献检索知识,帮助用户提高检索文献和利用信息的技能,缩短检索时间,提高检索效率。

通过开展社会用户信息教育,扩大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

2.5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深层次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优势,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购买与自建的数据库,对社会开展更深层次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员对用户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提供帮助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社会用户的重要纽带。

经常利用的渠道包括:常见问题解答(FAQ)、BBS、E-mail咨询、WEB表单、QQ文字/视频互动咨询、网络视频会议、网络寻呼中心等,高校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相关的服务项目,接受社会读者的咨询,还可以聘请不同专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咨询专家,针对社会用户提出的专业领域问题给予权威性的解答。

在互联网上开通参考咨询“威客”,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社会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成为咨询平台的合法用户,提出自己的问题,咨询员帮助用户分析和解决常见问题,也可以向用户推荐优质资源[10]。

(2)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和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采用馆际互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文献传递的内容有:为校外读者复制及传递本馆的原文文献;为校内外读者向国内其他高等院校图书馆或文献提供机构请求提供原文文献复制及原文传递服务;为校内外读者向国外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或文献提供机构请求提供原文文献复制及原文传递服务[11]。

文献传递的方式有:E-mail、网上文献传递系统、传真、邮寄、自取以及人工专送等。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弥补图书馆馆藏资源不足、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全国联合咨询与文献传递网”,该网站为社会用户提供免费的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

高校图书馆只需完成注册和授权,即可成为加盟馆,为社会提供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12]。

(3)科技查新和情报跟踪服务科技查新是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查新点,图书馆员通过联机检索和情报调研方式,对其检出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查证其新颖性并作出相应查新报告,是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立项、专利申请、成果鉴定和报奖等的必要程序。

许多高校图书馆建立了科技查新站,为本校师生、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课题查新,对避免科研人员重复研究、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3]。

课题跟踪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检索、整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提出可行性和预测性意见供用户参考,跟踪服务随时根据用户需要提供相关的信息,贯彻用户课题研究的始终。

高校图书馆可聘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员作兼职顾问,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开展信息跟踪服务,使提供的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以大量节省用户的精力和时间,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和科研创新[14]。

3结束语目前,拓展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还处于探索阶段,必须统筹兼顾,逐步实行,在做好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前提下,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主动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文化传播价值,从而促进学习型和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2-4.[2]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2-4.[3]杨恒平.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河北科技图苑,2010,(1):4-5.[4]周世辟.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3):4-54.[5]聂峰英.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推广与实践[J].图书馆建设,2010,(8):71-77.[6]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协作网[EB/OL].[2010-02-23].http://www.nlc.gov.cn/yjfw/zxxzwalpx.htm.[7]吕刈非.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ABC[J].图书馆学刊,2010,(5):84-85.[8]潘婷.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35-37.[9]田文英.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社会服务功能[J].图书馆学刊,2010,(5):72-74.[10]周丽华.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工作比较研究[J].图书馆界,2010,(2):40-54.[11]陆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63-65.[12]胡明玲,王建涛.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J].情报探索,2009,(7):105-106.[13]张善杰,俎秀花,梁伟波.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员自我教育策略分析及模型构建[J].现代情报,2010,(4):34-36.[14]杨明华.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之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3):84-85.(下转第63页)The Discussion of Library Service Function in New timeWANG Rong-mei(Shanxi Library,Taiyuan030001,China)Abstract:In the time of knowledge economy,user’s information dem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versity,u-niqueness and personalization.The service object and content change greatly.To express the society benefit of public library,we must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initiative service,convert its service function.Designing personalized service according to user’s interests and subject background is effective way of promoting service quality of the li-brary and objective demand for knowledge transmission,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service function;personalized service;knowledge innovation;library;push technology 作者简介:王荣梅(1982-),女,大学本科,山西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