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子的启示
企业管理中流传着一个“瓜子管理理论”。
这个理论是这么表述的:和一家川菜馆,由
于价钱公道、口味地道、服务周到,吸引了许多回头客。
这家川菜馆有一个特点,就是在
客人落座之后,给每一位客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葵花子。
客人吃着葵花子,品着花茶,等待
上菜的时间会显得很短。
有人专门对嗑瓜子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了一些规律:无论什么
人,不管他喜欢不喜欢吃瓜子,只要面前摆上一盘瓜子,他就会下意识地拿起瓜子嗑起来,
一旦吃上第一颗,就会吃第二颗,第三颗……在吃瓜子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别的
事情,比如去洗手间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以后,还会继续嗑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
促;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一直吃下去,直到把一盘瓜子嗑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
大概有三:
一是嗑瓜子“简单”。
嗑瓜子比起吃核桃、水果什么的要简单得多,不需要刀锤之类
的工具,也没有净手消毒之尖的卫生要求。
拿起来就嗑,既无需准备,也不费劲;
二是一嗑便有结果。
每嗑开一颗瓜子,人们马上就会享受到一粒香香的瓜子仁。
这一
点至关重要。
这对嗑瓜子的人来说是一个即时回报,就是这种即时回报微妙地发挥着作用
----激励着人们不停去嗑下一颗瓜子;
三是有成就感。
一盘瓜子一颗一颗嗑着,瓜子渐少,瓜子皮渐多,能够即时看到嗑瓜
子的“成就”。
“瓜子管理理论”和嗑瓜子的过程对我们转化学习困难生有很大的启示。
作为教师,
如果有办法让学生像嗑瓜子一样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那么,这个教师肯定是个成功的教
师。
我们常听到一些老师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便归罪于学困生脑子反应迟钝,上课注意
力分散,上课纪律不好,学习不主动,课堂不听话,学习拖沓,素质低下等等。
事实上,
一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完不成教学任务,学困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等,多数情况下原因
在于教师。
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给学困生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如何分解、分配学习任务,
用什么方式对学困进行课堂学习评价,用什么方法激励学困生等等。
“瓜子管理理论”给了
我们启发,转化学困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习目标要具体化。
教师要学会分解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并及时检查。
把一节课学习
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明了、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就像嗑瓜子一样容易做,使学困生在不
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2、让学困生乐于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
教师
平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平等待人,课内外都要善于了解学困生,研究学
困生,热爱学困生,尊重和信任学困生。
教师平时对学困生态度的情感效应,会延伸到课
--7-- --8--
堂教学中,如果学困生对老师由衷地充满了敬意,喜欢教师,信任老师,课堂上师生之间
的感情会更加融洽,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这样的学习便会像嗑瓜子一样香甜。
3、时刻关注学困生。
一些教师喜欢优等生,对学困生往往不太重视。
学困生往往认为
自己不可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有时甚至认为自己在班上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教师要对学
困生加以关注,课堂上哪怕是一个眼神,也会让他们感到老师眼里时时有他们,会对自己
充满信心并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期望,为了今后能够更加引起教师的注意与重视,从而想尽
办法努力学习。
4、及时赏识学困生。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赏识对
于人的情绪就像阳光对草木一样,能激发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经常见到学困生因一篇作文
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强烈地爱上了文学创作。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
作、一句话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
因此,老师对学困生点滴努力、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鼓
励,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困生,比如对学困生的一得之见给予赞许,一技之长给予肯
定,独特观点给予支持,使学困生自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得到高度的强化。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