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校本课程

阅读校本课程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简介书,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最好的伴侣。

它会伴随着孩子的童年,给他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使他常读常新,不断地感知和发现新的真理;阅读课程注重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创造条件,降低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和由此引起的学业成绩不良。

培养孩子阅读必须在他观察力、理解力、逻辑能力、质疑和反思等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基础去教,让孩子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去玩、去参与、在兴趣的指导下自然的提高各种能力。

我们培养孩子阅读有以下三个目标:①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②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③培养孩子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逻辑能力最后,让社会充满书香,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书香,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爱阅读的孩子.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实施依据1.多年来学生因阅读量过少、阅读面过窄、阅读倾向不正确等原因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写作水平降低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为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应有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机制来给予保障。

2.过重的学习负担,使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课外名著的阅读,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习作中套话连篇,空话泛滥,无任何生气。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能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获得高层次语言素材的熏陶。

2.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三、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1)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指明开设阅读课的作用和意义及要达到的目标。

(2)耐心解释,逐渐减少并消除各种误解和阻力。

(3)指导并发动学生做好各种课前准备,并引导学生将课内阅读有效延长到课后业余时间。

2.图书来源校图书室3.阅读书目自由选择4.指导分别指导、集中指导两种形式并用,重在点拨、引导。

5.要求(1)每周四下午前两节课正常授课时间集中阅读;课外时间不限(2)建议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随笔或精彩语句摘录。

(3)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

(4)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了解阅读情况,解决发现问题。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阅读校本课程开篇【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中本项目内涵——阅读与欣赏。

2.让学生明确本项目的实施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一、二节课。

【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自己该找哪一本必读书目。

难点:养成一有空就手捧书卷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我们这节课的名称——阅读与欣赏1.说说你对“阅读”一词的理解。

就是读书。

读的内容可以自选,可以随意地读,也可以带任务地读。

2.查字典理解“欣赏”。

欣赏:用喜爱的心情来领会其中的意味。

综合起来说,学校开设这节课,就是要求我们要带着喜欢的心情来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那么我们要用那些时间来阅读呢?二、我们的读书时间:每一周的这两节课是我们的读书时间,另外,每天中午的空闲时间也可以用来进行课外阅读。

一句话:你们尽量做到手不释卷,我尽量做到有问必答。

三、出示我们的必读书目。

1.《新语文读本9》;2.《三国演义》;3.《草房子》;4.《老舍散文选》;5.《假如给我七天光明》。

自读自己手里的那一本课外书【教学目的】1.给学生自由阅读空间,让他们有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

2.订正:起先学校出示的《假如给我七天光明》有误,其实应该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最后,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看哪一本。

【重点难点】《三国演义》里字太难,认不到的字很多,影响学生阅读。

多数学生不感兴趣。

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字词难题。

【教学过程】一、阅读《三国演义》的学生有如下问题需要我帮助:1.“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起义怎解?乃至后面紧接着的整个自然段“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

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至此愈横。

”有学生读到这一部分时,问我:老师,“桓帝禁锢善类”是什么意思?我仔细一看,后面的这一部分文字干脆被全部画上了横线,学生指着这一部分文字问我:“老师,这一些我都不懂是啥意思?”我只好苦笑:要想讲清楚这一段,非得有几天几夜才能说清楚,可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书上的任务还做不做?2.问题又来了:老师,那桓帝不是皇帝吗?他为什么要禁锢善类呢?有那么傻的皇帝嘛?宦官又是指的什么官?那桓帝也的确傻,连宦官的话也听!3.书上说刘备、张飞、关羽这三个人的长相非常奇特,我倒很想亲自看一看他们的长相也。

好,于是乎,我们又有了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理由。

二、阅读《老舍散文集》师:读了《老舍散文集》有什么问题吗?生问:为什么这本书叫《荷花》,而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有关荷花的文字、段落?读完了书,我才明白:《荷花》是老舍写的许多文章当中的一篇。

而这本书,只是以荷花这一篇文章来命名而已。

师:老舍以《荷花》作为整本书的题目,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也希望自己的这一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像荷花那样,给每一位读者都带去清新隽永的滋味!【教学反思】像《三国演义》这一类的书籍对于我们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太难,大部分孩.子完全没有兴趣!只有少数孩子在很费力地逐字逐句地读,基本每隔一句就有一.个生僻字,需要他们查字典,或者问我。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最快的孩子都没有.读完一段!更谈不上读懂了。

试问:他们还会有兴趣吗?思乡怀亲的古诗:《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教学目的】1.会背诵这三首古诗词;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诗的大概意思;3.能就其中一首编写一个小故事。

【重点难点】重点:背诵三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诗的大概意思。

难点:能就其中一首编写一个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1.大屏幕展示这三首古诗。

(1)学生自读。

(2)师协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2.师范读。

(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感悟诗意。

1.生多次练读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前两首行文格式整齐,押韵,每一行字数相同,均为7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直抒胸臆;后一首字数长短不一,是为词,又叫长短句,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三篇诗文有一个共同点:都抒发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意。

2.再次练读,边读边想想诗文的大概意思。

附《长相思》大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三、你更喜欢那首诗,为什么?四、指导背诵。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教学反思】基于五年级教材内容多,教学时数本就不够的情况,我这节课安排了对本册教材上的三首古诗的欣赏。

有了课堂上对古诗意思的理解,这里添加一些背景故事的介绍,学生对这三首诗也比较熟悉,朗诵起来就更容易!《认识周围的世界》【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二、组织课堂活动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在大家庭中生活》【教材说明】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四、想一想1.你做过那些有益集体的事情?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五、课堂小结《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课堂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课外活动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说明】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

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二、组织课堂活动一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

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