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公开课反思
马靓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山东版教材九年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
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根据当今社会热点,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学生通过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地理、历史)了解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
现我将这堂课的一些想法和以后的上课思路在此做一下总结和反思。
本堂课闪亮之处:
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时间把握合理。
利用视频导入新课,充分展示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有效结合。
2、展示《绿色即生命》公益招贴画,让学生充分体会,畅所议言,思考它的内涵。
学生在发言和倾听当中,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思考,体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3、结合宁夏的现状,讲述宁夏上世纪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带来严重的后果——沙尘暴,以及“草方格”防沙治沙法给环境带来的改善。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充分感受到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生态平衡。
然而,这堂课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个别问题设置过难。
在解决“人类的哪些发明是受大自然的启发”这个问题时,课件设计了虾与宇航员的图片对比,意图让学生发现:宇航服的设计
灵感来自于虾。
但大部分同学都反应不过来,因为这两幅图没有太直接的联系,设计过难。
2、讲述宁夏上世纪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带来严重的后果——沙尘暴,以及“草方格”防沙治沙法给环境带来的改善。
虽然能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如果让学生来讲,效果可能会更好,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说。
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之,今后一定总结经验教训,把自己的课堂做到最好!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好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打造真真正正的高效课堂。
切不可盲目照搬,要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促进自身课堂效益的提高。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