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散文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常见问法: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技巧点拨:①题目扩展法,对题目扩展充实;②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③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④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⑤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1】爱在身后二十米(内蒙古通辽,11分)郝金红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

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

“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

“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

“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

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

小栓已在村口等我。

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

“你怕不怕?”我问小栓。

“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

”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

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

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

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

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

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

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

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

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

“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

”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

”“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

“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

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

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

”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的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

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30字)(2分)2.根据第⑦段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2分)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3分)4. 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好在哪里?(答出两点即可)(2分)5. 请你仿照例句写一段赞美父爱的话。

(2分)例句:父亲的爱就像山,为你阻挡风雨;就像光,为你照亮前程。

父亲的爱,,参考答案:1、叙述了父亲暗中送“我"上学的经过,(1分)赞美父爱,表达“我"的愧疚和感激。

(1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完成时,通过阅读,可先确定此文是为了表现父亲,然后可用“父亲怎么样”的句式概括。

2、父亲为送“我"上学,路上受了伤。

(1分)而“我”却全然不知。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根据“送我?爹送过我?”即可知道“我”惊讶的原因。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腿上伤疤既长又深,(1分)突出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赏析。

完成时,可从修辞、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动词的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就具体语句而言,作者将“一块长长的伤疤”比作了“一只黝黑的璧虎”,所以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①内容上表明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激,深化主题;②语言上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父亲对“我”的关爱,生动感人;③结构上篇末点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 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表达作用的把握。

完成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

结构上,往往起到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前后照应的作用。

内容上,可用“写出了……抒拨了……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的句式回答。

5、示例:就像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我(1分)就像夏日的凉风爱抚着我(1 分)解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完成时,注意例句的内容、所用的修辞、句式等。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2】河西走廊的月亮(甘肃省武威市,14分)黄文山⑴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⑵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

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⑶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

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

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

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⑷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

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

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⑸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⑹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

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

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

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

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

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

酒泉也因此得名。

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⑺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

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

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

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

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

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⑻在这空旷里,还曾经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

雪山、草地乃至四川军阀的猛烈炮火,都未能挡住这支队伍的犀利锋芒。

然而,一道河西走廊,却导演了一出悲剧。

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就在惨白的月光下被子弹撕成了碎片。

也许,正是这毁灭前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长留在幸存者的脑海中,使他们久久地反思着这页沉重得难以翻开的历史。

⑼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赢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⑽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⑾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

⑿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

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

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⒀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⒁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砺,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⒂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摘自《散文》)★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分)2.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4分)⑴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⑵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赏析加点词)3.有人认为选文第3段和第1段交换位置后表达更顺畅,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4.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1、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1分)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通过标题,我们可知此文是围绕“河西走廊的月亮”展开的,而且在文章第⑥--⑩段,叙写了很多历史人物的事迹经过河西走廊的情形,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

(2 分) (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

(2分,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赏析。

完成时,注意题干后面的要求。

3、示例一:赞同。

(1分)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

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作铺垫。

(3分)示例二:不赞同。

(1分)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3分)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言之成理即可。

4、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