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和社 历会 史主 经义 验改
造 道 路
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社 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在中 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 的国家,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们形成的?
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 史经验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 步确立
表1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结构中的变化情况
年份
1952 1956
国营经济 19.1%
合作社经 济
15%
公私合营 经济
0.7%
资本主义 经济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进行和平改造。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 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 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 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 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 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 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我深切地感受到,中 国共产党高举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 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致力于保护和发 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 共产党指引的方向,就是中 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荣毅仁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69%
个体经济 71.8%
32.2%
53.4%
7.3%
0
7.1%
表2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年份
社会主义工业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1952 1956
56% 67.5%
26.9% 32.5%
17.1% 0
表3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商业零售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恩格斯
1894年恩格斯说:“我们决 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 我讲过他的意见:假如我们 能赎买下这整个匪帮,那对 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了。”
年份
1952 1956
国营商业和供 销合作社商业
42.6% 68.3%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 和原来的小私商组 织的合作化商业
0.2%
27.5%
私营商业
57.2% 4.2%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 (社会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阶级 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 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工业)、 经销代销(商业)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 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视频: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1953年以前,主要实行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 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从1955年秋到1956年,主 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大体上经 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3年底以前,主要发展互助 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 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第三阶段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 由于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农业 合作化运动的步伐加快,进入农业合作化的 高潮,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有些由互助组直接转为高级社。
2.我国经济落后,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民族 资本,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 化知识和技术专长,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 服务。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 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 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第503页
列宁
“对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 ‘国家资本主义’,能精明 干练地组织真正以产品供应 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无产 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 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列宁选集》第3卷第 530-531页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 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 体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 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和平赎买的方针。第一次 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 阶级的和平赎买 。
活动家没有提 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 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2卷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 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 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 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 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 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 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 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毛 泽 东
视频:三大改造
问题: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 平赎买而不是暴力没收?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不 同,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的 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新中国成立 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它 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 面。他们在拥护工人阶级领导、抗美援 朝、土改、镇反、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 国际宣传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农业合作化必须坚持“积极领 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积极引导农 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 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 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掌握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