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毛概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毛概3-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具有半社会主义 性质
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 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
民集体所有、按劳付酬, 取消土地分红,具有完
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 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员们利用工余时间评分记分
2.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农民们成群结队报名入社的场面
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政府向农民发放 国家基金贷款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
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
公私合营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 等带着申请书参加公私 合营大会
上海申新纺织 公司实行公私 合营,欢迎公 方代表进厂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 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 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 届二次会议上表态: “企业向国营商业看 齐,个人向工人阶级 转化。”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第一步: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步: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一 九 五 三 年 毛 泽 东 在 武 汉 与 小 商 贩 交 谈
在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 府采取说服教育、示范 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 他们自愿参加到手工业 合作社中来,从而把手 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 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 渡的方式。
历 史 经 验
第三,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与偏差
“建国头七年的成 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搞得成功的,很了 不起。这是毛泽东同 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一个重大贡献。今 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 论上加以阐述。当然 缺点也有。从工作来 看,有时候在有的问 题上是急了一些。”
“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 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 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①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就是说社 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 快,农村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转变过急过快, 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 过于短促。
王凤英的父亲是地主, 她家也加入了合作社。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高级社 2.初级社 1.互助组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 办初级社
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互助组具有社会主 义萌芽性质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 特点,实行集体劳动
② “工作过粗”,就是说在பைடு நூலகம்会主义改造高潮期 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 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
③ “简单划一”,就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 择上存在着问题。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社, 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改变 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急于求纯,形式过于简单 划一。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 达1.17亿户,加入高级社 的农户占87.8%。
87.8%
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 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 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 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
入社手工业产值
93%
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 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 “四马分肥”。
资方红利20.5%
国家所得税 34.5%
企业公积金 30%
工人福利费 15%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 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 “四马分肥”;国家派干部(即公方代表)进入 企业内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同工人、资本家 (私方代表)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 居领导地位。
整个来说,就其成绩和失误比较 起来,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 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 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 性胜利。
在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引下,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展顺利。 到1956年底,全国99%的工业企业, 82.2%的商业企业的分别实现了全 行业的公私合营。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历 史 经 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 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历 史 经 验
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初级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高级形式 (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是在人民政府管理
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 济联系着的,并接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 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 高级形式两个阶段
毛泽东接受工商 界代表乐松生呈 献的报喜信。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华北区百货公 司等单位向私 营企业的订货 档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在搞社会主义方面, 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 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 的是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的特点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如何将几亿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 集体所有制,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