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和硝酸氧化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在学习金属一节的时候知道,实验室里用可以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的盐酸或稀硫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有关。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讲述】我们先从我们比较熟悉的硫酸开始,稀硫酸具有一般酸的性质,这里我们就不再讨论,现在主要讨论的是浓硫酸的性质。
首先是他的物理性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浓硫酸的性质,同学们回忆一下。
【讲述】纯净的浓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比较大。
我们知道浓盐酸打开盖子之后会有浓烟产生,而浓硫酸没有,这就说明浓硫酸难挥发。
浓硫酸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
1.硫酸
1-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2浓硫酸
(1)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 g/㎝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H2SO4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性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与H2O以任意比互溶,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
请问同学们,初中我们在讲浓硫酸时,是不是说过,用完了浓硫酸之后要把他盖好,除了是防止倒出,是不是说过在空气中放久了浓硫酸的浓度就会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样的特性,是不是具有吸收性。
)a.吸水性:空气中、物质中的、结晶水
【应用】这就说明浓硫酸可以用于实验室的干燥剂,注意不可以用来干燥碱性和还原性气体。
那浓硫酸还有什么特性呢?(我们是不是知道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并能按水的组成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脱水”)
b.脱水性
我们观察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蔗糖变黑,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是应为第二个特性,蔗糖被脱去水,生成了碳。
那他为什么会体积膨胀,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大量的白烟呢?
C12H22O1112C+11H2O
这件与我们今天要学校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有关,生成的炭在加热条件下会与浓硫酸反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CO2和SO2气体,两种气体将混合物吹了起来,体积就膨胀了。
SO2与水蒸气作用就形成了酸雾。
c.强氧化性
①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反应(C、S、P)
C +2 H2SO4(浓)CO2↑ + 2SO2↑+ 2H2O
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做氧化剂,C作为还原剂,那我们想是不是具有还原性的都可以与浓硫酸反应呢?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很多,比如说金属,书上的实验是不是已经告诉我们浓硫酸可以与铜反应,可以与铜反应,也就意味着可以与金属活动顺序在铜以前的金属反应。
这也就证明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比一般的酸的氧化性强。
②与金属反应
Cu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注意】铁、铝遇到冷的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应为他们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物结构紧凑,且附着在金属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③其他还原性物质
(硝酸和浓硫酸相似,在与大部分金属或某些非金属反应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我们先了解硝酸的一些性质,首先也是物理性质。
纯的硝酸是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
2.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了解了物理性质,现在就来了解化学性质,在实验室中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不是就说明了硝酸见光易分解。
浓度越大,又容易分解。
)
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见光、受热)
4HNO34NO2↑+O2↑+ 2H2O
硝酸与浓硫酸相似,都具有强氧化性。
这里就不一一细可以与哪些反生反应,我们这里主要讲浓硝酸与稀硝酸反应的区别。
(2).强氧化性
比如浓硝酸与稀硝酸分别与Cu发生反应,因为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所以浓硝酸的产物是NO2,稀硝酸的产物是NO。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注意浓硝酸与浓硫酸一样,与铁、铝反应会发生钝化,而稀硝酸则不会。
浓硝酸对皮肤、衣物、纸张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特别是浓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
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
【补充】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的区别
所谓氧化性酸是指酸根部分易于获得电子的酸,如浓H2SO4、HNO3等,由于其中S+6、N+5易获得电子,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而盐酸、氢硫酸、H2CO3、H3PO4等酸根部分不能或不易获得电子,所以它们是非氧化性酸。
在水溶液中任何酸都能不同程度地电离出H+,H+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电子形成H2,从这一点看,酸都具有氧化性,这是H+的氧化性,它和氧化性酸中中心元素处于高价态易获得电子具有的氧化性是不同的。
区别上述两个概念关键在于:酸根部分易得电子→有氧化性→氧化性酸;酸电离出H+→有氧化性→酸的氧化性。
六、板书设计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
3、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的反应
4、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5、硝酸:①物理性质
②不稳定性
③氧化性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2)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6、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铝表面钝化:
七、课堂小结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2、浓硫酸做干燥剂
(1)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
(2)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HI、HBr
(3)能够干燥:SO2、CO2、H2、HCl、O2等
3、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4、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铝表面钝化
八、课后作业
第四章第四节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