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地质学教案

煤矿地质学教案

3)熟记地质年代表。
4)掌握地层的概念。了解地层划分及对比的意义、方法。






重点:1)地质年代。
2)地层的概念。
难点:1)地质年代的概念及地质年代的确定。
2)地层及划分对比。
授课时数
2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4.1地层划分和对比
1)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概念
2)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
4.2地层单位及地质时代表
1)研究煤矿地质规律
2)矿井地质工作
3)矿井储量管理
4)水文地质调查
5)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6)环境地质调查
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1.3煤矿地质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1.4煤矿地质学与煤矿建井、采矿工程、矿井通风、矿山测量等专业的关系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2章地球的概况




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实际体形和大小;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
陷落柱的成因及形成条件。
难点:
煤矿生产中对陷落柱的处理。
授课时数
3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9.1岩浆侵入体
1)岩浆侵入煤层的一般特征
2)岩浆侵入体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3)煤矿生产中对岩浆侵入体的处理
9.2岩溶陷落柱
1)陷落柱的成因及形成条件
2)陷落柱的特征
3)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4)煤矿生产中对陷落柱的处理
难点:1)地球的圈层构造。
2)地质作用概述。
授课时数
2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2.1地球的特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地球的表明特征
2.2地球的圈层构造
1)地球外圈层
2)地球内圈层
2.3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地球的物理性质
2)地壳的主要化学成分
2.4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的概念
教案
课题
第1章绪论




1)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了解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煤矿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煤矿地质学的任务。






重点:
煤矿地质学的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
难点:
煤矿地质学的任务。
授课时数
1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1.1地质学和煤矿地质学
1.2煤矿地质学的任务
1)识读各种图件。
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授课时数
8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12.1矿井地质剖面图
1)根据实测资料编制矿井地质剖面图
2)根据水平切面图制作剖面图
12.2水平切面图
1)根据井巷实测资料编制水平切面图
2)根据地质剖面图编制水平切面图
12.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投绘基础资料
2)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
3)了解矿井动态管理产量的统计、各种损失量的计算、矿产储量表的填报。






重点:
理解掌握矿井三量的概念及划分;明确三量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难点:
1)矿井储备量的分类。
2)矿井的三量管理。
授课时数
2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13. 1矿井储备量的分类和特点
1)矿井储量的特点
2)矿井储量的技计算

1)了解煤田地质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
2)了解煤炭地质勘查阶段。
3)了解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






重点:
煤炭地质勘查阶段。
难点:
原始地质编录。
授课时数
1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11.1获取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的技术手段
1)煤田地质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
2)常见的煤矿地质信息探测技术
11.2地质勘查
授课时数
2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6.1煤
1)煤的形成
2)煤的化学成分和工艺性质
3)煤的物理性质
4)煤岩成分和煤岩类型
6.2煤层
1)煤层形态
2)煤层的顶板、底板
3)煤层结构
6.3煤系
1)煤系的特征
2)煤系的类型
6.4煤田
1)煤田的概念
2)中国煤田概述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7章矿井水




1)了解有关地下水的概念、分类、特性等基本知识。
1)煤矿环境污染因素
2)煤矿环境污染的危害
10.2煤矿环境检测与质量评价
1)煤矿环境检测
2)煤矿环境质量评价
10.3煤矿环境地质工作
1)矿区环境污染的地质调查
2)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地质调查
3)煤矿环境污染资源化利用地质评价
4)矿区环境地质图件编制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11章地质信息的获取及成果



授课时数
2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8.1瓦斯的基础知识
1)瓦斯的成分、性质及赋存状态
2)煤层瓦斯含量及测定方法
3)矿井瓦斯涌出
4)矿井瓦斯涌出量与矿井瓦斯等级
8.2影响瓦斯含量及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1)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
8.3矿井瓦斯防治
1)矿井瓦斯涌出的治理
2)瓦斯含量预测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3)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4)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9章影响煤矿生产的其他地质因素




1)了解岩浆侵入煤层的一般特征。
2)了解岩浆侵入体对煤矿产生的影响。
3)了解陷落柱的成因及形成条件,
4)掌握煤矿生产中对陷落柱的处理。
5)了解煤层的顶底板、煤尘等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重点:
2)掌握矿井充水的水源、通道,及矿井涌水量大小的影响因素。
3)了解矿井水文地质观测研究的基本工作、要求和方法。
4)掌握矿井水的地表、井下各种防治方法及适用条件。






重点:1)矿井充水条件。
2)矿井水害的防治。
3)煤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难点:1)矿井充水条件。
2)矿井水害的防治。
3)煤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煤田地质勘查
2)煤炭储量及分类
3)地质报告类型及主要内容
11.3煤矿地质勘查分类及地质说明书
1)煤矿地质勘查分类
2)地质说明书的类型与基本要求
3)地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11.4地质编录
1)原始地质编录
2)综合地质编录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12章矿井地质制图




1)理解矿井地质剖面图的概念;知道其内容、特点及作用;
授课时数
4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7.1地下水的基本知识
1)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2)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水在岩石中存在的形式
4)含水层、隔水层、透水层
7.2矿井充水条件
1)矿井充水的水源
2)矿井充水的通道
3)影响涌水量打下的因素
7.3矿井水害的防治
1)水文地质观测及实例
2)矿井水的综合治理及实例
3)理解掌握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的要素;断层的类型(正、逆、平移断层);断层的组合类型;掌握断层的野外识别特征。






重点:1)岩层的产状要素。
2)褶皱。
3)断层。
难点:1)岩层的产状要素。
2)断层的野外识别特征。
授课时数
6
教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
5.1单斜构造
1)岩层的产状要素
2)岩层真、视倾角的换算及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2)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导致的地质现象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3章矿物和岩石




1)了解地壳元素的情况;理解掌握克拉克值(元素的丰度)的概念。
2)理解矿物的概念;矿物的物理状态;晶质矿物和非晶值矿物;矿物的同质多象和和类质同象。
3)掌握矿物的性质:矿物的外形、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其它性质。
课后记:
教案
课题
第8章矿井瓦斯




1)了解有关瓦斯的概念、成分、赋存状态等基本知识。
2)掌握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
3)了解影响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
4)掌握矿井瓦斯涌出的治理。






重点:1)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2)矿井瓦斯涌出的治理。
3)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难点:1)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
2)了解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地磁、地电、地热、放射性等物理性质。
3)知道地球外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地球内圈层的划分:莫霍面、古腾堡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