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地质工作概念,目的,要求,任务。
概念: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
目的:保证矿生产的顺利安全,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要求:①要密切联系系实际②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③要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④要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
任务:①研究矿区、井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查明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和建设的地质因素②研究煤层的赋存状况、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
③分析矿井充水条件、预测矿井涌水量,预防和处理水文地质问题④提供矿井生产、基本建设及新井移交生产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提交地质说明书、参加采掘设计的审查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⑤根据地质情况,与生产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掘进和回采工作的合理进行监督资源的充分开采。
⑥掌握地质储量变化,进行矿井储量管理,组织补充勘探,增加矿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⑦研究和调查煤系多也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2、矿巷编录的基本要求①经常及时②准确全面③系统统一④突出重点。
222、井巷工程地质编录方式:①观测点式编录②剖面图式编录③断面图式编录④切面图式编录⑤展开图式编录⑥矿井数码影像编录。
3、地质编录的步骤、方法、内容。
步骤与方法:①熟悉巷道预想地质剖面和邻近勘探线剖面②确定编录壁和编录高变度③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率观察④标定编录起点及终点位置⑤在观测壁上挂观测基线⑥观测,记录和描绘巷道壁地质现象。
内容:①岩石命名、岩性描述厚度、产状、化石等②构造位置、性质产状及其它特征等③岩浆侵入形态、成分、产状等。
4、观测基线的作用:确定剖面的空间位置/控制距离/实测地质界线/巷道形状等。
5、石门编录资料的用途:是分析构造对比煤层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采取设计,巷道布置及其施工不可缺少的资料。
6、原始地质资料整理的一般要求,步骤一般要求:当天资料当天整理完毕,最迟不能超过两天。
步骤:①检查,补充和理清地质记录②清绘原始地质图件③建立原始地质资料档案④填绘原始地质资料。
7、穿层巷道的观测重点,顺层井巷观测的主要内容穿层巷道的观测重点:所穿过的岩层层序、岩性、厚度及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岩石内部结构构造特征等。
顺层井巷观测的主要内容:煤层厚度、结构、产状,宏观煤岩类型(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暗淡型煤)及煤岩组分(镜煤、亮煤、丝炭、暗煤),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所见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侵入体、岩溶陷落柱等)。
其基本编录方式一般采用剖面图式、观测点式或断面图式。
8、矿井地质图件编制依据及要求依据:勘探(包括资源勘探和矿井地质勘探)资料、矿并建井地质资料矿井生产中所获的地质资料。
要求:整洁美观内容齐全、精度、比例尺符合标准9、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概念及其作用概念:煤层底板底或顶界面与一组水平面交线的垂直投影图。
作用:它既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矿井设计和煤矿生产的主要图件,又是煤矿进行开拓布置、编制生产计划、设计井巷工程及安排采掘生产的重要依据。
反应矿井构造形态,产状变化,煤层赋存情况和井田范围,开拓部署等等。
10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建设有哪些影响:①影响井田规模和井田划分②影响开拓部署③影响掘进率④影响采面正常生产⑤影响安全生产⑥影响煤层开采价值。
11、剖面图、切面图及底板等高线图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和步骤剖面图内容:1.图名、比例尺、高程网、剖面方向、图例图鉴;2.地形部分:地形地物3勘探工程:钻孔,探槽,探哃等4井巷工程:包括生产井和小煤窑的巷道及采空区等5.各种界线:井田边界线,采区边界线、保安煤柱、经纬对应线等6.地层和构造:标志层、煤层、地层分界线及断层、褶皱等构造形迹线7.其它地质现象: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等。
方法与步骤1.图幅与比例尺的确定2.方向、高程网(即等高线)绘制和准线(经纬线)投绘3.投绘地形剖面4.绘勘探工程和井巷工程5对比连线6审核,清绘。
切面图内容:经纬网、图名、图例、图签、比例尺、指北针、勘探线及井田边界线等;编制方法与步骤:1根据需要确定编制水平、范围、比例尺(确定图幅大小);2.绘制经纬网、指北针3.投绘本水平的勘探工程井巷工程;4.投绘地质资料(煤岩层界线、构造线等)5分析对比连线成图。
煤层底板或顶板等高线图内容:1经纬网、图名、图例、图签,比例尺、指北针2勘探工程:勘探线、钻孔线,钻孔及其控煤工程(探槽、探不哃等); 3.所有井巷工程:主井、副井、.风井,石门、大巷、车场及采空区,老窑,小窑及其巷道4.地质资料:煤层露头线、底(顶)板等高线、煤层结构小柱状,构造(断煤交线, 褶曲轴线),冲刷带、陷落柱、火成岩分布情况,风氧化带界限5铁路,主要公路,河流及地表其它水体,村镇及工业建筑物等6井田边界线、老窿警戒线、不可采区边界及各种保安煤柱等。
编制步骤1资料准备2确定图幅比例尺,绘经纬网3投绘地质资料,井巷工程,勘探工程等4绘制等高线。
12、研究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意义是什么意义:保证煤矿生产建设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证煤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关健。
13、矿井地质构造的研究步骤及各自的含义①观测:是指对巷道已揭露的地质构造现象进行观察、测量、记录、描绘和摄影等项工作。
这是一项基础工作,务必扎实抓好。
②判断:指对揭露尚不充分的地质构造,根据与它有成因联系的各种地质标志,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对比,对他的存在,性质和规模作出切合实际的辨认。
全面的占有资料,科学的进行综合分析,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在作出判断之前,应尽量设想种可能,并逐-筛选,以防片面性。
③预测:是指对部分揭露或未揭露的地质构造,根据地质理论和已掌握的地质规律,提出的预见性认识。
④处理:是指针对已查明的地质构造特点,为克服和减少对生产的不利影响,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和办法。
14、褶皱、相似摺曲、平行褶曲概念,褶皱构造识别标志及判断时注意的问题。
褶皱: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层产生塑性变形而呈现出的一系列连续弯曲的构造形态。
其基本单位为摺曲,基本形式有背斜和向斜。
相似褶曲:等倾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内弧和外弧得曲率相等,即相似褶皱面倾倾斜角度基本一致。
平行褶曲:等倾斜线向内收敛,并与褶皱面垂直,各线长短大致相等,褶皱层厚度不变,内弧曲率大于外弧。
褶皱构造的识别标志:①底层层序对称性重复;此为判明褶皱构造的确定性标志,适用判别一切褶皱。
②岩产层产状的规则变化,此为可能性标志。
褶皱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①注意煤岩层层位的分析和对比②注意褶皱的不协调性③注意褶皱发展成断层的可能性④注意倾伏倾褶皱倾伏端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曲率⑤注意倒转褶曲的正常翼和倒转翼。
15、断层出现前的可能征兆有那些①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伴生、派生褶皱发育②煤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③煤层出现厚度变化、揉皱和破碎现象④煤层顶、底板中节理显著增加⑤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⑥煤岩层出现滴水、淋水、涌水现象。
16、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有什么特点断层造成的层位缺失,仅限于断层附近;而不整合或假整合所造成的层位缺失具有区域性;断层层造成的地层重复具有顺序行;而褶皱所造成的地层层序重复具有对称性。
17、断层的观测和描述内容有那些①断层位置的确定②断层面特征的观测③断层带特征的观测④断层面两侧岩层层位,产状、伴生和派生构造的观测⑤断层产状与断煤交线的测量18、断煤交线有那些特点①断层与煤层共有,既在断层面上,又在煤层面上②一般与煤层走向线不一致,只有走向断层着一特例③是两断盘煤层的起始线或终止线,每条断层均有两条(上、下盘)断谋交线④其方向受断层及产状和煤层产状的控制,局部近似直线,总体为一曲线;两(上、下盘)断煤交线局部近于平行,总体趋于相交。
19、断失盘煤层的寻找方法有那些①层位对比法②构造形迹判定法③规律类推法④作图分析法⑤生产勘探法20、岩墙,岩床的概念,以及对煤层的破坏情况和观测内容,煤的接触变质及其特征,岩浆侵入煤层的影响因素有那些岩墙:是指岩浆沿断裂侵入、形成的墙状不整合浅成侵入体。
岩床:是指沿层理面或软弱层位侵入形成的层状浅成侵入体。
观测内容1侵入体的岩性2侵入体的产状3侵入体与断裂的关系4侵入体对煤层的破坏情况:侵入体在煤层中位置、与煤层的接触关系,煤层被熔蚀、穿插切割程度和侵入方式,煤层中侵入体分布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等。
煤的接触变质当岩浆侵入或接近煤层时,在高温,挥发物质和动压作用下,引起煤的变质称接触变质。
特征1岩墙影响范围小,岩床影响范围大2侵入体越大,煤变质越深,影响的范围越广3侵入体对其上部煤层影响较大对其下部的煤层影响较小4煤层离侵入体近则变质深,远则变质浅,煤层离侵入体由近到远形成从高至低的变质带;5基性岩浆粘度小,易流动,对煤层接触变质影响较大,酸性岩浆粘度大,不易流动,影响较小。
岩浆侵入煤层的影响因素有那些:1厚度影响2煤层结构影响3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4受通道断裂大小和煤层产状的影响。
21、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井下遇陷落柱的预兆,引起矿井突水事故的陷落柱所具备的条件,观测和编录陷落柱的重点。
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1有可溶性岩、矿层2有良好的地下水通道3有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地下水交替循环快,排泄流畅4地下水源丰富,且具有溶蚀性较强的酸性和较大侵蚀“掏空”能力。
陷落柱出现前的预兆1煤岩层产状发生变化2裂隙和小断层增多3煤出现风氧化现象4煤层中挤入破碎岩块5地下涌水量增大。
引起矿井突水事故的陷落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是穿过富水的含水层2是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3是陷落柱导水。
陷落柱的观测与编录: 无论在地表或井下遇见陷落柱,都应进行详细的观测和编录。
根据生产矿井对陷落柱观测和判断的要求、可归纳为五查、五看和五定的工作方法。
22、瓦斯的赋存状态和瓦斯分带及风化带下限的确定指标1结合状态瓦斯2游离状态瓦斯3吸附状态瓦斯。
瓦斯分带:N2--CO2带CH4小于10%N2大于20%CO2大于20%N2带CH4小于20%N2大于80%CO2小于20%N2--CH4带CH4大于20%N2大于20%CO2小于20%CH4带CH4大于80%N2小于20%CO2小于20%。
风化带:1瓦斯压力大于0.15MPa2瓦斯成分CH4 大于80%3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m3/T,4瓦斯含量气煤>1.5m3/t,粘结煤>2.m3/t,瘦煤>2.5m3/t,贫煤>3m3/t,无烟煤,>5m3/t.23、瓦斯梯度,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瓦斯梯度: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每增加1m3/t时,其深度增加的米数。
绝对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
相对涌出量:指矿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平均日产吨煤的瓦斯涌出量。
煤与瓦斯突出概概念:煤与瓦斯突出是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很短的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内部向工作空间喷出大量煤、岩和瓦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