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万方数据
墼堂:焦星
堡堡垫童竺查
竺!竺塑塑塑堕!璺堕兰熊
:垫!兰生』旦
圭鱼型
图(1) 把8K白纸裁剪成26cm}26cm的正方形,并分成灰白相 间的12等分。如图(1)
图(4) 改变a、b两支有机玻璃棒的弧度间距,重复操作步 骤c),并记录有机玻璃棒a的转动角度。 e) 同时用两支有机玻璃棒b、c代替一支有机玻璃棒
・79・
(1)要认真听老师讲解 在每堂实验课的开始阶段,教师都会对本次实验的内容 进行讲解,同学们应该认真仔细地听讲,不要认为已经预习过 了,就忽视了听讲这个环节。因为你的预习,是按照你的理解 能力进行,难免会有遗漏和偏差,而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都比 较都比较精辟,是整个的概括和总结,同学们正好可以补遗解
作。 参考文献:
1.梁灿彬.电磁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4 2.陈佳洱,赵凯华,王殖东.面向2l世纪急待重建我国的 工科物理教育【J】.科技导报,1992.128.31. 3.宋德生,李国栋.电磁学发展简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1987.
4.李贵福,段金梅,霍立林.中国物理教学法实验【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何全.大学实验课的教学探讨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 报,2009 6.冯端,物理概念与实验演示阴.物理,1993,22(11):64l
・80・
今中外许多名著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所描绘的自然景
万方数据
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周省三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212003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2(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cjyyj201222089.aspx
7
预习时计算出的理论值进好比较。若数据不可信或理论值糍
差实在太大,说明你的实验不正确。需要重傲重涓。在攒绘记 录图形的时候,力求做到正确、完整。对周期性图形。一定要画 出不少于一个周期的完整图形。图形上的几个典型数据或者 关键的几个点(如转折点、交点、顶点、起点、终点等等),可以 在其旁边直接注明坐标的数值。 (3)科学的安排进度,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虽然我们提倡实验室小心细致,但实验内容比较多,所以 同学们要合理地安排进度,一般来说,每次试验,排在前面特 实验任务比较容易一些,后面的难度就要大了。因此。对前面 的实验内容就要安排的不能太慢,要为后面实验留出足够的 空间,所以实验课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就要计划安排一下实 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进度。 为了提高这一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我经过长时筒多方 探究,对探究影响电荷问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实验避行了改进 和创新。通过改进积刨新,实验现象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的 成功率也大幅度提升了,而且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 3。买验 (1)器材用品的准备: 8K白纸一张,直径5cm、高10cm的木质圆柱体一个.直 径5cm的三角板一块,大头钟一枚,教学用J23Ql有枧玻璃挎 三根,丝绸一块。 (2)器材用品的制作:
关于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
周省三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212003) l摘要】库仑定律走电学发表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关于库仑定律的实验课也是高职教学的重点与堆点。龙表臻电擘的研 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是电学史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库仑定律阐明。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阍.寺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平 方成反比,与电量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残上。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整个定理的过程比较枯燥.光口速 学生不一定能够直接接受,需要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深入讲解。以下本文就简单地谈谈库仑定律j夷示实验改进对高取教学的重
合能力。 2.实验课的基本要求
I文章编号】2095—3089(2012)调—・0079—02 惑,加深理解。另外,教师的经验比较丰富。知道同学们在实验 时经常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同学们在实验过程 中常常容易犯的各种错误。因.I}|:在教舜的讲解过程孛,同学们 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毛病。还有,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方法 等做出一些必要的修改、调整和更新,因此课堂听讲对于学生 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次。正因为如此。同学们把实验 的预习和课堂听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上好实验课 的关键所在。 (2)认真观察现象。仔细记录实验结果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认真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需 要记录的要仔细描绘出到的现象,在记录实验数据的时候,首 先要先判断以下数据是否正确可信。有理论计算值的要稚你
单易行。 5.实验结论
I F=与
l l
图(3) 在三个有机玻璃棒中选其一。用细线悬挂法确定 有机玻璃棒的重心,然后再用电钻(钻头用缝纫机小号针头) 在有机玻璃棒重心处打孔,孑L不要打穿透,打孔到有机玻璃棒 直径的三分之二处即可。 4.实验的操作步骤 a) 把灰白相间的12等分正方形纸平整摆放好,再把 做成支架的圆柱体放在正方形纸的中心处。 b) 用丝绸同时摩擦三根有机玻璃棒,使其一端都带 电。把其中打孔的一支有机玻璃棒a放在圆柱体大头针支架
的新的解释。它的更重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 的巨大冲击。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 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发展。审视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
社1999年版
2.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2001年版 3.霍力岩.沙莉.<美国”多元智力理论实验学校研究项目“ 及其启示>‘比较)(京)20a7年I期 4.陈琦。刘儡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 版)
堡垒整童堑壅
堡燮幽堂里墅壁垒堂。
2012年8月
上旬刊
教学・信息
调整学习策略;后期要进行分析与总结,检测是否达到预期效 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启自我认识智能。 8、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堵养自然智能 自然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 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改造自然的能力。语文教学可以引 领学生离开教室,走出校园、贴近自然环境。让学生进行社会 实践活动,近距离地观察、调查当地的环保状况,研究当地风 土人情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 习惯。自然观察能力是一种超学科的能力,要努力使学生在生 活中形成持久而又稳定的观察注意,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 物时进行积极思维,尽可能地调动全部感官。运用视避、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以上谈的是多元智力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施 策略。事实上,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
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美
韩畅
(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161006)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里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凭借课文挖掘美,继而着重谈论 了依托课堂创造教学之美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现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0—02 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古
d) b,重复操作步骤c)。
图(2) 在直径5cm的三角板圆心上钉入大头针,针头朝 上。如图(2) b) 把钉好大头针的三角板用万能胶固定在圆柱体 上,做成支架。如图
a) (3)
a
比较c)、d)实验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随着a、b间弧度间 距的增大,有机玻璃棒a绕大头针的转动角度变小,从而证明 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再比较c)、e)实验现象,我们又发现,两支有机玻璃棒b、o 比一支有机玻璃棒b更能使有机玻璃棒a转动的角度大,从 而说明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上述 实验的创新和改进。电荷问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 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少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且操作简
c) 上,静止不动。 c) 将另一支有机玻璃棒b的带电一端放在有机玻璃 棒a带电一端旁。则有机玻璃棒a绕大头针转动。对照正方形 纸的灰白弧度间距,记录两支有机玻璃棒的弧度问距和有机 玻璃棒a的转动角度(几个灰白间距)。(如图4)
演示实验是学习库仑定律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一种精 神。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人类探索物质的微观和宏观 领域,研究二者问的关系,为人与自然界普遍性规律提供’r一 个”范畴”。在复杂的系统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层次在不 断加深,如描述静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等,是有着丰富探究方 法的富矿区域。在当今科技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人们在注重 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同时。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广泛性和复 杂性认识层次在不断加深,为从事物理教学,进行高职人才培 养提供了大有可为的领域。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坚持”:三个方向”方针。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和能力 培养功能。深入研究演示实验的科学性、艺术性、培养方法、能 力与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安装接口,培养科学素质,坚持 和发扬物理本身所具有的探索性、革命性、追求基本理论的重 大精神.创造一个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求实创新、追求理 想、崇高科学的学术范围,为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生活而努力工
要性。
【关键词】高职教学库仑定律演示实在离职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本人看过一篇有关于库仑定律的电荷问相互作用力的实 验探究报告,其中有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演 示实验。笔者在高职的相关教学中发现。若以该文中的文字和 图示要求做这一演示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无任何现 象,成功率很不高,很难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这主要是因为 静电不易储存,而且做静电实验对实验器材及空气湿度要求 较高,所以实验实施难度较大,实验现象也不明显。这样很不 利于高职教学演示实验的改进,因而,如何提高该演示实验的 真实成效尤为重要。我们的实验体会和考虑概括如下: (1)推进”基于问题“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在进入实验室 前,预先准备好要探究的问题和实验方案,指导教师进行必要 的辅导。这样便于学生的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 室,学生市实验的主导者和主动者。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 者,两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刨新能 力、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 (2)教学实践表明,在传统的2—3实验课时内仅能完成一 些验证性的基本实验,而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需要有 更加充足的时间保证,才能达到预先的效果。推进开放实验室 秘课内外实验相结合的模式,有效地开展设计性、综合性秘研 究性实验的重要条件。开放实验室和课外教学模式。能有效地 解除时间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创造出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的选择时间,保证设计性、综合性和 研究性实验内容的完成。 (3)引入并且逐步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能力 在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定中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一考核方式和 内容的改革,以教促考,以考促教。促迸学生的设计性、综合性 和研究性实验能力的锻炼与培养,科学、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