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美学与其意义龚子豪(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南宁广西530003 )[内容摘要]:现代化桥梁具有其功能性的前提下,提倡个性特点。
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理解以及美学的哲学意义,对比中西哲学上对美的理解。
简要论述景观设计学发展起过程和人类文化中的意义,以其对桥梁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质性。
浅析人们对于鉴赏美的价值取向,并总结桥梁美学对未来桥梁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桥梁美学、古典美哲学、景观学、价值取向、结构设计建筑和美学一直是人们欣赏价值提升的体现,从古至今,有建筑的发展,必有其美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环。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其的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如果建筑和美学史密不可分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桥梁作为实用性建筑,既有其建筑所应具备的安全性、便利性、实用性和耐久性,也应引进环境、美化、人文人性的概念,使得桥梁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不失情调。
桥梁作为建筑中的重要一环,美学也有独特的价值,横贯中西,亘古不变。
毫无疑问设计师应加强对桥梁的景观美学价值思考和学习。
1.桥的产生——天成地就人为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受到自然界的启发,比如倒伏在水上的数目,攀援过山崖的藤条,溪流中突出的石头,自然侵蚀而成的岩拱......于是便出现了最初始的跨越建筑。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人类诞生之时便是傍水而居。
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是缤纷万物的生命之源。
在水之滨,我们的先祖们采集、狩猎、种植;盘土垒墙、制陶冶炼、引渠耕作,繁衍生息......同时,江河山川也造成了难于逾越的阻隔,所以便有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尝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跨域阻碍去开拓空间。
然而,只有人类有了固定的交通方式需求是,便是有了——桥梁。
2.桥的美学的基础——审美哲学,美学的核心2.1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属于哲学范畴,人称它是哲学中的一项皇冠,可见其在哲学上的艰涩与深奥。
但是要探讨美学的概念需要提高到哲学的范畴,才能深刻的理解没的特性和内在关联。
2.1.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西方的美学哲学基础中关键的问题是认识论和辩证法,自古以来,哲学家与美学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各种主义中的争论、思索、探讨、实践中不断的分化、修正,并促进了其发展。
美学正是也种种思想指导下,不断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
发展至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美学历史上最大的两大思潮。
美学的发展,也是基于两大思潮的争斗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产生活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社会。
人类物质生产生活一切都是历史现象、一切现实生活的最终根源,意识最美的最原始的根源。
它认为美不是自然物质的属性,不存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中,而是存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之中,简称“劳动创造美”。
所以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对自然的改造中,实现自我目标,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人化自然中体现出美的影子。
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不断追求最根本的人类情调。
2.1.2东方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夹杂着严重的封建礼教意识,迷信色彩,但其核心确实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自然规律。
中国的哲学不仅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之中。
并泽及东方其他的邻国。
西方人士接触中国哲学之后也不断从中发展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科学、艺术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主要的流派是道家和儒家二家。
儒家美学思想是其入世哲学作为指导,着重人的社会生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誉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道德伦理作用。
道家美学思想看中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境界,道家所谓的“道”者即现在所说的客观规律。
道家和儒家有相近、完整的哲学提携,只是入世和用世的趋势不同。
《老子》和《易》分别是道家和儒家两本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
2.2桥梁审美二元论主张二元论的主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桥梁审美二元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桥梁的审美加以二元论的主张。
审美二元论包括了对美的构思与创作的主体,也包括了对美属性的赏析鉴赏者对客体事物的认知,感悟,鉴赏的活动。
审美二元论包括:其一,美存在于客体和载体。
其二,创造美和鉴赏美有阶段性的区别。
其三,创造美和鉴赏美属于不同主体的行为,并在不同层面、不同空间展开。
其四,创造美和鉴赏美,具有不同的对象,不同价值观,不同的规律性。
审美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审美,其中的三层含义:首先是创造者按照自然规律和自我所积累的审美经验,正确科学的改造,美的改造;再者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表现,改造合乎人的审美经验和客观世界;最后则是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本质量的对象化则表现为人对对象审美要素的感知,是主体对追其审美价值取向的肯定。
而桥梁作为我们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跨越障碍的交通设施人工建筑,其在生产和存在同样要经历设计、施工、和实际使用。
同时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一些关于桥梁的一些要求,比如“设计技术、安全程度、经济造价、美观环保”等,使用阶段的“交通通畅、行车安全”等分别为建设阶段的审美原则和使用阶段的什么原则,所以从客观上讲,上述中构成了对桥梁的审美,满足二元论主张原则及技术审美、功能审美、艺术审美的要素。
这就是桥梁二元论的主张。
3桥梁美的摇篮——景观设计3.1景观设计概念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盒恢复的科学学科。
景观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的说某个建筑的景观设计只是很单纯的针对这个建筑来说的。
景观设计也是体现建筑设计者,及创造美的主体的具体思想表现。
当然作为自然科学建筑学中,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注重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问题,而人类生存环境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美学所要涵盖的内容之一,所以景观设计学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也是美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3.2景观设计的理念3.2.1文化的意义每一个国度或是地区,都有不同的对美的理念,人们对美的事物是追求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便有了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
所以不难看出,文化的积淀对于美哲学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所以文化和历史相辅相成。
比如现代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虽然研究的对象,和方向的不同,但都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同时每个地区所研究或是所倡导的制度文化有可能不同,但是就自然科学而言,没有国界,没有地区之分。
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上的,从开放度与自由度来说,必然是多样化,我们现在也应该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几乎不再会有一个国家能独立在信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剧烈的碰撞和摩擦,相互融合,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个民族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它所处的时代性,时代性的变迁首先是它在经济上的对外接触相联系的。
当然,融合不是混合,更不去取消差异,取消种族特色,融合的概念是既有你,也有我的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能否维持和发展,最终依据的是否由生命力、是否经得起时代性的冲击和检验。
违反时代潮流,硬性维护某个民族文化传统是不切实际的。
3.2.2景观设计理念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景观设计也是一样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对土地的规划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在景观设计或者土地规划的时候,创造美者的主观思想,不免占据了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人的思维观念,对景观设计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景观设计是反应人的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说,景观设计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因子,它和其它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生动的反应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
所以人们不惜在研究景观设计的时候,提到大量关于人类文化,正是因为有因才有果。
人类文化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也是要求设计师对恪守经典文化的同时,融合其他理念文化,作出不失水准却又有新潮的经典之作。
3.2.3景观价值取向及意义衡量价值的标准不是确定的,一方面说,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
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力求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能接受,所以谈论接受景观设计的前提,就是要考虑到“通用的价值观”。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判断今天作品的价值。
价值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迅速改变的时代里,人们很难判断作品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大众审美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的审美水平,与价值观水平,所以我们也说,景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进步,促使现代景观的萌芽。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师一门艺术。
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
就冲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
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言,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对于景观设计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景观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加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也成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自然和谐,也是人们美哲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景观设计价值取向中十分中央的一环。
4桥梁美的彰显——结构与设计4.1桥梁结构及典范桥梁的外在样式和一是千姿百态的,但总的来说,桥梁桥型可以分为梁桥、拱桥、刚构桥、悬索桥和斜拉桥。
每一种桥型都有自我独特美学价值及其所以应用的范围。
对于梁桥来说无疑是让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桥梁桥型,他的结构实用且简洁。
梁桥主梁的美学设计中点则是要求其形态轻巧,连续,简洁大方。
而梁式桥的桥墩的美感和设计主要是依据上部结构而定,所以整个桥看上去是否有韵味,桥墩与主梁相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东京湾横断道路桥,其桥墩与主梁的协调程度可以说是完美。
拱桥对于人们来说更是不陌生,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拱桥。
而拱桥的力学优点明显,外形优雅,似乎拱桥的美浑然天成,不需要格外的点缀与修饰。
如我国的赵县赵州桥,就是拱桥中的经典。
而英国米德尔伯格和斯托克顿梯斯河桥,桥型为拱桥,虽为步行桥,但以其纤细、卓越的景观设计,令人神怡。
我们也不禁感叹拱桥的多变和柔美。
大跨度悬索桥雄伟壮观,在环境中易形成全新的景观,竣工后,即成为该地域的标志和旅游景点。
不需要多余的赘述,因为目前只有悬索桥能达到大跨径。
光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其力学结构的优越性,高耸入云的桥塔令人惊叹。
如日本关门大桥,高地起伏、刚柔并济,是对称美学设计手法中不可多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