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考纲要求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

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考纲要求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

中国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考纲要求]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讲解]一、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2、水系形态(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水量较小(流经(4)内流河水文特征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二、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三、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河分布四、珠江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

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长度:1800千米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京杭运河历史上:沟通南北现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六、红水河梯级开发1、区位优势:亚热带季风区,流经云贵喀斯特地形区,流量、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加之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是大规模开发的保障。

2、开发现状:将建成西电东输南通道的能源基地;天生桥(黔桂交界)、岩滩、大化(桂)水电站建成发电。

七、为什么内流区域多为咸水湖,外流区域多为淡水湖?我国主要湖泊: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东部平原湖区:四大淡水湖泊1、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的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1) 河的结冰期最长(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

(2) 河的水量最大,汛期较长的河流是和。

(填字母)(3) 河和河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

(4)写出字母代表的河流:A ,B ,C ,D 。

2.读湖泊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表示两类不同的湖泊。

根据图示可知它们的水质不同,其中A是湖,B 是湖。

根据它们所在的流域特点可知A是湖,B是湖。

我国B类最大的湖泊是,A类最大的湖泊是。

[课堂练习]填出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水电站的名称(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 长江B 珠江C 黄河 D塔里木河2、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A 青海湖 B鄱阳湖 C 洞庭湖 D洪泽湖3、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A 苏伊士运河B 巴拿马运河C 京杭运河4、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A 黄河B 珠江C 淮河 D京杭运河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A 支流多B 流域广C 无湖泊调节洪水D 河道特别弯曲6、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A 唐古拉山B 巴颜喀拉山C 喜马拉雅山7、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 中南地区B 西南地区C 华东地区D 华北地区8、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 青海、四川B 青海、西藏C 四川、西藏D 甘肃、四川9、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A、东北平原B、宁夏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10、黄河年输沙约()。

A 、37亿吨 B、 20亿吨 C、 16亿吨 D、8亿吨(二)、综合题1、比较黄河和珠江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2、读图6——1,完成下列要求:图6——1(1)源头,注入。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最集中的河段,黄河中游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正在建设中的河南省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填地形区)。

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河流。

3.读长江水系图(图6——2),然后完成下列要求:图6——2(1)源头①,注入的海洋②(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度为千米,流域面积超过平方千米,年入海水量约为立方米。

(3)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盲目开垦,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固了长江中游河段的荆江大堤,并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今后,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的建成,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

(4)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解决一些地区和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国家兴建了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

正在规划中的“”工程,将把长江水调往华北,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特别是、的缺水问题,同时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要注意。

1.(2012·大纲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2)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解析:(1)A (2)B (3)B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2·重庆文综)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该区域地势东高西低,河流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

( × )(2013·大纲全国文综)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2~3题。

2.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3. 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答案 2.C 3.D4.(2011·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答案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秋季。

练出高分读“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回答11~13题。

1.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 ) A.甲 B.乙C.丙D.丁2.导致乙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 B.伏旱天气的影响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准静止锋的影响3.当丁河流处于第一个汛期时,甲所示地区为( ) A.江淮雨带控制B.华南雨带控制C.华北雨带控制D.台风雨带控制答案11.C 12.B 13.B二、综合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川渝及周边地区略图材料二成都、上海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表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有何差异?试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与重庆附近长江段相比,西安附近渭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4)分析贵州省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主要的不利因素。

答案(1)东地形、矿产资源(2)差异:成都1月均温比上海高,年降水量比上海少。

原因:冬季受北部高山阻挡,冷空气对四川盆地影响小;成都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3)流量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材料二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属于________(内流或外流)河,该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________(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2)简要说明图中水电站兴建的有利自然条件。

(3)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________洪水,并简述其成因。

(4)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

答案(1)内流减少蒸发下渗(2)①河流水量较大;②(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水能集中,便于水电梯级开发;④多峡谷,利于筑坝。

(3)冰凌洪水(或凌汛)成因:该河段12月份有结冰现象;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大致由南向北流);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