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力输灰系统简介

气力输灰系统简介


• 5:灰斗内的架桥和离析 • 架桥(棚灰):粉料堵塞在排料口以至于不能进行自由落体 的排料。 • 架桥的原因:堆积密度(大)、压缩性(高)、粘附性(粘 、软)、可湿性(高)、喷流性(差)、拱顶物料强度(高 )、储存时间(长)、出料口(小)。括号内是增加架桥发 生的诱因变化趋势。 • 防止架桥的措施:合理设计灰斗的形状和尺寸,安装时要保 证灰斗的密封严密。对灰斗进行保温(防潮)。减小粉料对 灰斗的流动磨擦阻力,在灰斗拼接时,保证钢板之间无突台 。降低灰斗内的压力,提高负压,防止灰粉被压实。

• 同时电除尘器在国内燃煤电厂大面积使用,这又给粉煤灰 的综合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它干式收尘,粉煤灰 原有的良好活性得以很好的保持;收尘效率高,可以最大 限度地将利用价值最高的细微灰粒收集下来;电除尘器自 身的多电场收尘结构又具有对干灰进行粒径分级的特点, 可以实现粗、中、细灰分除、分贮和分用。等等这些,又 为气力除灰提供了很好的用武之地。可以说,随着我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环境保护,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的发 展,燃煤电厂气力除灰技术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 4:磨蚀性:粉煤灰在流动中对管道壁的磨损。 • 影响磨蚀性的因素:粉煤灰颗粒的硬度、灰的几何形状、大 小、密度、强度、流动速度。 • 粉煤灰颗粒的硬度:是物料磨蚀性及抗破碎性程度的表征,又 是物料强度、流动性好坏的度量。硬度高:流动性差;导致 为输送高硬度的物料需要耗费大的耗气量。 • 一般:多棱体比光滑表面磨蚀性大、粗灰比细灰磨蚀性大。 在5-10μ 的颗粒磨蚀性可以忽略;颗粒增大;磨蚀性增加, 增大到极限值后,磨蚀性下降。 • 磨蚀性与气流速度的2-3次方成正比。灰的浓度低,磨蚀性大 ;灰的浓度高、其磨蚀性低。
• 气力除灰于本世纪20年代初开始用于电厂,起初是使用蒸 汽抽气器的气力除灰系统,由于这种输送系统出力低、输 送距离短、蒸汽消耗量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 较差。到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随着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 ,系统和设备相应地得到发展,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 性也不断提高。我国电厂在50年代中期才开始使用气力除 灰系统,由于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较差,目前 仅限用于中小容量电厂或有干灰综合利用要求的工程。
• 第一章 概论 随着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 相继出台,对水、土地、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 此,气力除灰与传统的水力除灰方式相比,在这方面就有其独特的优 点:首先,它与水力除灰方式相比,气力除灰能节省大量的冲灰水; 在输送过程中,灰不与水接触,故灰的固有活性及其它物化特性不受 影响,有利于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减少灰场占地;避免灰场对地下水 及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不存在灰管结垢及腐蚀问题;系统自动化程 度较高,所需的运行人员较少;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便于布置; 输送路线选取方便,布置上比较灵活;便于长距离集中、定点输送等 。这些优点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环保及法规要求.
• 第二节 气力除灰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气力除灰系统是以空气为输送介质和动力,将锅炉各 集灰斗的干灰输送到指定地点的一种输送装置。根据输送 系统的压力不同,气力除灰系统分为负压式和压力式两大 类。 负压式系统是靠系统内的负压将空气和灰一起吸入管道内 ,物料的整个输送过程是在低于大气压下进行的。 压力式系统则是用高于大气压的压缩空气来推动物料进行 输送的。根据空气压力和输送设备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 不同的型式。 系统的分类见表1-1。
• 压力式气力除灰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与负压气力除灰系统相比,因其输送介质压力较 高,可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输送,也可用作从一处向多 处进行输送的装置; 2、供料装置布置在系统压力最高处,对装置的密封 要求高,以保证装置的高度密封和顺利供料,结构比较复 杂; 3、收尘装置构造简单,经分离的空气系直接排向大 气,一般仅需安装一级袋式收尘器即可; 4、因系统内的压力均大于大气压力,如运行不当、 维修不及时,物料和空气有可能通过不密封或磨穿的地方 向外泄漏,造成环境的污染。

• 第一节 气力除灰概况 §1-1 气力除灰的发展过程 从19世纪初气力输送装置即被用于工业,当时主要用 于港口码头和工厂内的谷物输送。在使用的初期,由于没 有合适的压力机械,同时系统所需的控制设备和部件也尚 未发展,因此限制了装置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随着 压气机械和自动控制设备的发展,气力输送装置得以不断 发展和完善,目前几乎所有的粉粒状物料都可以采用气力 输送方式
• 第三节 气力除灰系统的经济分析 在设计气力除灰系统时,必须综合地根据工程具体条件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最合适的输送方式和相应的设备 。如果系统的输送出力和输送距离已定,则系统的经济性一 般将取决于输送的混合比。从设备能量消耗来看,压(抽) 气设备所需的功率与系统压力和空气流量的乘积成正比。如 提高混合比,输送用的空气量则可减小,在输送速度保持一 定的条件下,输送用的空气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即 Q∞D2 而系统压力即输送管道的阻力与管径成反比,即 P∞ 而与混合比并不是按正比关系增加。因此,提高输送的 混合比对降低压(抽)气设备的能量消耗是十分有利的。ຫໍສະໝຸດ • 第二章 气力除灰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灰粒的性质 • §1-1 粒径及粒径分布
• 若灰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可以取其直径为粒径。若灰粒 大小和形状不一,则必须按一定方法确定其平均直径。灰 的粒径变化主要决定于进入燃烧室的燃料颗粒的大小、燃 烧室的型式和结构以及燃烧室和烟道内的烟气速度等。对 于炉排式燃烧的锅炉,灰粒的粒径较大,悬浮式燃烧室的 灰粒蚪舷浮 • 一:主要性能指标 • 1:粒度:粒度是对粉煤灰颗粒大小的度量,是粉煤灰的基 本物理参数之一。粉煤灰许多的物化性能与此参数有密切 的联系。测量方法:筛分(范围)和粒度分析仪(范围更 小的数值范围)粒度大将引起在浓相输送中不容易形成灰 栓、导致输送困难并引起耗气量增加。粒度大将引起在浓 相输送中不容易形成灰栓、导致输送困难并引起耗气量增 加。
• §2-1 负压式气力除灰系统 负压气力除灰系统系利用抽气设备的抽吸作用,使系 统内形成真空,集灰斗内的干灰通过锁气器,受灰器,随 吸入的空气一起带入输送管道,经系统末端的收尘装置, 使气灰分离,灰分出后送入灰库内。经净化后的空气通过 抽气设备排入大气。负压气力除灰系统如图1-1所示。图 的下方示出系统内压力变化的曲线,在系统内各点的压力 均低于大气压,越靠近抽气设备负压越大。同时它具有以 下特点:
• §1-3 气力除灰发展的趋势 随着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对除灰技术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为了节约除灰用水,减少灰水排放处理的困难 ,以及满足灰渣综合利用的要求,在今后电厂设计中气力 除灰系统必将逐步得到推广使用。因此,要求气力除灰系 统和设备应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行可靠性和降低功 率的消耗,以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其发展趋势是: 1、提高系统设备出力和输送浓度; 2、采用流态化装置及流态化输送方式; 3、长距离输送; 4、采用耐磨材料制造除灰设备和管道附件; 5、提高自动化水平。
气力输灰系统简介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气力除灰概况 第二节 气力除灰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 气力除灰系统的经济分析 第二章 气力除灰基础理论 第一节 灰粒的性质 第二节 空气在管道中流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气力输送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 气力除灰系统的类型 第一节 气力除灰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 第二节 气力输灰设备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国内外主要气力除灰技术介绍
• 气力除灰装置分类表 表1-1 给 料一般最大性能类 别输送量距 离气 源主 要 用 途装 置(吨/时)(米)压 力负压式受灰器50※200-5000 公斤力/米2将分散在各集灰斗的干灰向一处集中压低喷射 器30302公斤力/厘米2短距离输送力压空气斜槽4060~500 公斤力/米2将几个集灰斗的干灰进行水平输送集中式高仓 式输送泵30~※100500~10004~7公斤力/厘米2远距离输 送压螺旋泵1001502公斤力/厘米2近距离连续输送负压— 压力式联合装置100※大容量远距离输送 注:有※者 系引用国外的资料,国内电厂尚有一定差距。
• §2-2 压力式气力除灰系统 压力式气力除灰系统是靠从压力设备排出的压力空气 与物料混合,利用系统两端的压力差进行输送的。在系统 的末端气灰混合物通过收尘装置使空气与灰分离,空气直 接排入大气,灰则送入灰库内。压力式气力除灰系统如图 1-2所示。图的下方示出系统内压力变化的曲线。从图中 可以看出:在给料装置处压力最高,随着管道输送方向压 力逐渐降低,在收尘装置处系统压力为最低。 图1-2 正压式空气输送设备布置
• 同时,它与水力除灰系统相比。也具有以下特点: 1、气力除灰系统基本上不需要用水。因此,不会造 成象水力除灰系统那样对水质的污染,也不会产生灰管结 垢等问题; 2、在输送过程中灰渣不受输送介质的影响,一般不 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避免灰渣受潮,保持灰渣的活性, 便于灰渣的综合利用; 3、如运行不当或维修不及时容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 污染。
• 图1-1 负压式空气输送设备布置 1、因管道和设备内的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所以管道沿 线和设备都没有物料和空气向外泄漏,工作环境较好; 2、供料用的受灰器布置在系统的始端,真空度较低,不 需要气封装置,受灰器的结构比较简单,所需的空间也较小 ; 3、因为收尘装置处于系统末端高真空度区,即需要考虑 密封,防止由外向内漏气。又要保证分离出来的灰顺利排出 ,设备结构比较复杂; 4、由于受负压的限制,系统出力和输送距离均受到一定 的限制,一般适用于中等出力,短距离输送。 5、适用于将分散在各集灰斗的干灰向一处输送集中。
• • • • •
2:密度 密度:单位容积内的重量。 气化密度:灰层处于气化状态下的密度。 在粒度相同时,密度小、孔隙率高,易输送。 3:粘附力:粘附力是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距离的)、静 电力(带相同电荷和相反电荷之间颗粒的引力和排斥力)、毛 细粘附力(2个相邻湿润颗粒之间的拉力)总合。 • 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距离的成反比,距离超过100A (1A=0.00001μ M)时,此力忽略不计。当分子力很大时,粉 粒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增加粘性力. • 静电力:带相同电荷和相反电荷之间颗粒的引力和排斥力. 在相邻带电的粒子间的空气介质湿度教大,册静电力的作用就 会显著减弱或全部消失. • 粘附力大,会导致灰的流动性差,导致落灰困难并会增加浓相 输送的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