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大全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大全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大全★ 1、名词说明: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坚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取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坚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能够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坚持生态系统的平稳。

饲料:正常情形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取、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爱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和谐进展,为坚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究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答:〔1〕保证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80-200%。

其中,营养的奉献率占50-70%。

(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饲料成本占50-80% (5)爱护生态环境★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坚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

(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坚持生态系统的平稳。

(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连续进展。

(4)研究营养物质利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利用的阻碍,为饲料加工业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阻碍环境质量; (3)保证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

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剂和分子调剂过程的差不多知识。

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

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

4.)动物达到最正确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

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

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

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要求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说明: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要紧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差不多原理。

★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专门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 4.简述养分的一样营养生理功能。

(1)机体或动物产品的构成物质〔蛋白质、矿物质、水分、脂肪〕---部件(2)动物生产的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动力(3)动物生产的调剂物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添加剂〕---操纵系统★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差不多相同,数量差异大;〔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长期、地区、气候阻碍较大,动物体那么相对稳固。

〕2〕元素含量规律有机元素: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形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化2化合物组成的比较1〕.水分一样情形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

【〔1〕植物体水分变异范畴专门大,可多到95%,少到5%;植物整体水分含量随植物从幼龄至成熟,逐步减少。

〔2〕动物体水分含量比较恒定,约占体重的60~70%,一样幼龄动物体内含水多,如初生犊牛含水75%~80%,成年动物含水较少,相对稳固,如成年牛体内含水仅40%~60%。

越肥的动物,体内含水量越少,动物体内水分和脂肪的消长关系十分明显。

3〕动植物体组织、部位不同含水量不同。

〔4〕植物的栽培条件、气候、收成期等阻碍含水量,动物的年龄、营养水平、饲料组成、健康状况也阻碍体内含水量。

】2〕.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干物质中的要紧组成成分,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

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要紧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少,通常在1%以下。

【〔1〕植物干物质中要紧为碳水化合物,占其干物质重量的3/4以上。

〔2〕动物体内完全不含有淀粉和粗纤维等这一类物质。

〔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要紧成分,其要紧作用是提供能量,也有其他专门作用。

】3.蛋白质动物体的干物质中要紧为蛋白质,它是动物体内的结构物质。

植物体内除真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含氮物〔氨化物〕,而动物体内要紧是真蛋白质及游离AA、激素,无其它氨化物,动物体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的品质优于植物蛋白。

4.脂类动物体的贮备物质是脂肪。

植物性饲料粗脂肪中,除中性脂肪和脂肪酸外,还包括叶绿素、蜡质、磷脂、脂溶性维生素、挥发油等,在常温下呈液态。

而动物体内只含有中性脂肪、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常温下呈固态。

脂肪是动物体的要紧储备物质,其含量高于除油料植物外的植物。

5.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性饲料不含维生素A,而含胡萝卜素,动物体内那么相反。

植物性饲料中钾、镁、磷较多,钙、钠较少,动物体内那么相反。

★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粗灰分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例:〔将某一干物质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那么来运算。

〕例:某饲料新奇基础含CP 5%,水分75%,求饲料风干基础〔含水10%〕下含蛋白质多少?设为x,那么 x∶90%=5%∶25%x=〔5%×90%〕÷25% =18%解:无氮浸出物〔nitrogen free extract,NFE〕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 -〔水分+粗灰分或矿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饲喂状态:NFE%=100% -〔8+1.1+9.6+3.6+1.3+0.03+0.29〕%=76.38%干物质养分:100%-8%=92%绝干时:CP:9.6:92=X:100x=10.43%Ca:0.03:92=x:100X=0.0326%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说明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取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取物质的过程。

吸取: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取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营养物质。

消化率:饲料可消化养重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

是度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综合指标。

★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答:非反刍动物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

反刍动物牛、羊的消化是往常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要紧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

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

禽类类似于非反刍动物猪的消化。

但禽类没有牙齿,靠喙采食、撕碎大块饲料。

口腔内没有乳糖酶。

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膨大部—嗉囊中贮存并将饲料潮湿和软化,再进入腺胃。

腺胃消化作用不强。

禽类肌胃壁肌肉坚厚,可对饲料进行机械性磨碎,肌胃内的砂粒更有助于饲料的磨碎和消化。

禽类的肠道较短,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刻不长,因此酶的消化和微生物的发酵消化都比猪的弱。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尿液,通过泄殖腔排出★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瘤胃发酵的优缺点答:优点a. 分解CF,产生VFA,吸取后可作为脂肪、糖的合成原材料,满足牛、羊能量需要的50%~70%。

b. 细菌利用NPN合成MCP,可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

c. 微生物可合成VB、VK、EFA 、NEAA ,因此对牛羊一样不补充VB、VK、EFA。

d. 可变UFA→SFA,从而延长了牛羊脂肪的储存期,但降低了营养价值。

缺点a.快速分解淀粉为VFA、CH4、H2O、CO2、O2等,造成部分能量的缺失,且低的pH值不利于粗饲料的消化〔 pH值<6.5,不利于粗饲料消化〕。

b. 降解真蛋白质为NH3,再合成MCP,造成部分氮素的缺失。

意义:爱护优质蛋白质★ 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粮,饲粮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随粪排出内源CP1.5g,内源Ca0.90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TD)真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粪中内源养分〕] ------------------------------------------------×100%食入养分[食入养分-(粪中外源养分+内源养分)](AD)表观消化率=-------------------------×100%食入养分120*18%--4.32 120*18%--〔4.32—1.5〕Cp:表观= --------------------, 真= --------------------120*18%, 120*18%-4.32120*3.5%--1.95 120*3.5%--(1.95-0.90)Ca:表观= --------------------------, 真= ----------------------------120*3.5% 120*3.5%--1.95★ 5.简述阻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