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考试重点整理运营管理考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 1、看板又称作传票卡,是传递信号的工具。
它可以是一种卡片,也可以是一种信号,一种告示牌。
2、精益管理(百度百科)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通过“国际汽车计划”对全世界17个国家90多个汽车制造厂的调查和对比分析,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3、准时制生产(百度百科)在所需要的时刻,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加速半成品的流转,将库存的积压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4、工作扩大化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增加一些技能相似的任务。
5、工作丰富化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和更多地参与决策、计划和管理的机会。
6、质量管理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7、库存从狭义上理解,库存就是存放在产库中暂时未被利用的物品。
从广义上理解,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与储藏,包括一切暂时闲置的、用于未来的、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8、绿色制造(百度百科)书上没有准确的名词解释!又称环境意识制造、面向环境的制造等。
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1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9、并行工程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方法。
10、作业计划综合计划的具体执行性计划,把企业的全年生产/服务任务具体地分配到各部门以及每个工人,规定他们每月、旬、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任务。
11、主生产计划(百度百科)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
是闭环计划系统的一个部分。
MPS的实质是保证销售规划和生产规划对规定的需求(需求什么,需求多少和什么时候需求)与所使用的资源取得一致。
12、节拍组织大量流水线的依据,是大量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标准中最基本的作业计划标准,其实质是反映流水线的生产速度。
二、选择题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一、二章)1、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运营系统。
运营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
所谓系统,是指上述的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
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变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也包括一个物资系统和管理系统。
2、生产运作过程主体是什么;企业的员工。
3、生产运作系统的核心要素;生产运作过程。
4、ABC控制的重点是什么;A类物资最重要,是主要矛盾;B类物资次之;C 类物资再次之。
P3205、对象专业化以及工艺专业化布置的特点;(P129)26、工艺生产;生产产品目标的阶段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手段叫做工艺生产;7、连续性生产;上道工序生产出一单位的中间品即向下转移的生产方式,称为连续生产,在制造业中称为流水作业,而在化工生产中称为连续生产。
连续生产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一当其中一道工序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流程的停产。
而批式生产中出现某一工序故障情况时,对整个流程的影响有一定弹性。
8、离散型生产;它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装配过程彼此是独立的,所以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成品。
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生产过程均属这一类型。
对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管理的特点,除了要保证及时供料和零部件的加工质量以外,重要的是要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成套性。
因为在生产的品种、数量上不成套,只要缺少一种零件就无法装配出成品来。
另外,如果在生产进度上不能按时成套,那么由于少数零件的生产进度拖期,必然会延长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以至延误产品的交货期,还要蒙受大量在制品积压和生产资金积压的损失。
9、MRP如何转化成ERP;时段式MRP阶段--闭环MRP阶段--MRPII阶段--ERP 阶段。
10、MRP三种输入信息;产品出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库存状态3文件。
11、柔性(生产柔性,品种柔性,产量柔性,过程柔性)如何理解。
生产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通常从品种柔性和生产柔性两个方面来衡量。
所谓品种柔性,是指生产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地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品种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提高生产系统的品种柔性,生产设备应该具有较大的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加工范围。
产量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快速增加或减少所生产产品产量的能力。
在产品需求数量波动较大,或者产品不能依靠库存调节供需矛盾时,产量柔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生产柔性是指生产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是对生产系统适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度量。
通常从品种柔性和产量柔性两个方面来衡量。
所谓( C )是指生成系统从生产一种产品快速地转换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能力。
A.柔性 B.产量柔性 C.品种柔性 D.过程柔性三、简答1、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有哪些?(5大点)P9运营管理的目标是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的产品或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高效是对时间而言,是指能迅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谁的订货提前期短,谁就更有可能争取用户;低耗是指生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最少,低耗才能低成本,低成本才能低价格,低价格才能争取用户;灵活是指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开发新的服务;清洁是指对环境没有污染;准时是指在用户要求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提供用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2、企业的三大职能的关系?(运营、财务、营销)P7 企业管理有运营、理财和营销三大基本职能。
运营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营活动组织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
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
只要进入的资金多于流出的资金,企业的财富就不断增加。
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1.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关系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处在同一管理层次上,相对独立,又有着十分紧密的写作关系。
运营管理为营销部门提供满足市场消费、吸引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因而,运营管理对市场营销起保障作用,同时是市场营销又为生产提供市场信息。
2.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处在同一管理层次上,彼此之间相互支持。
企业的运营管理活动是伴随着资金运动同时进行的。
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利用价值形式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3.运营管理和企业管理系统的管理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要在充分发挥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等职能作用的基本上,实现企业系统的整体优化,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三大职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3、在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生产业与服务业有什么区别?(表格)(略,,找不到)4、企业的持续改进理念,指的是什么?P7341.持续改进和企业领导就持续改进来说,企业领导有保持和改进两个基本功能,保持包括了所有保证现在的技术以及与企业工作有关的标准的活动,持续改进侧重于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连续不断的小步的改进。
2.过程和结果持续改进强调以过程为主的思考方式,只有通过对过程的改进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3.遵守PDCA/SDCA循环计划(plan)就是为了达到改进的目标而制定具体目标或行动计划。
做(Do)就是按计划执行工作。
检查(Check)就是检验工作是否按计划被执行,并往预定方向发展。
调整(Adapt)就是指通过对新的工作步骤的标准化来避免原问题的重复发生。
任何一个工作过程开始的时候都不稳定的,所以要先采用SDCA训话[Standardization(标准化)-Do-Check-Adapt(调整)]。
4.质量优先质量、成本、交货期者三个企业目标中,质量永远享有优先权。
5.以数据说话持续改进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要想弄清楚一个问题的本质并彻底解决它,人们首先由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才能真正了解问题。
6.视下一道工序为客户每件工作都是由一系列的过程组成的,而每一个过程都有它的供应商以及客户。
“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这就话表明了两种客户类型的存在,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
每个员工有义务不把曲线的工件或者信息传递给下道工序的员工。
5、运营管理战略的层次。
企业总体战略,总体上设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它侧重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二是在各事业部之间进行资源配置。
事业级战略,又称经营战略,是企业的各个业务单位如何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所制定的业务战略,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的竞争优势职能战略,主要职能部门以业务战略为指导,分别制定的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其目的是公司战略和分事业战略的实现,职能战略主要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市场战略、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等。
6、新产品开发有什么作用。
P87 1.社会市场营销趋势的响应; 2.生产过程成本的减少;3.企业销售额的源泉。
7、企业如何处理非均匀需求?(从需求角度,另外......)P2191.改变库存水平;2.改变生产速率;3.改变人工数量。
8、企业为什么设计库存,利弊。
原因如下:1、保持流程,防止中断和短缺;2、追求经济效益;3、运营的独立性;4、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5、分离生产。
库存的好处:1、应付各种变化,起到应急和缓冲作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