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专业介绍

致用人单位欢迎贵单位来我校招聘毕业生!感谢社会各界对我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校确立了“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骨干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宽专业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良好的外语与计算机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及管理方面知识,适应工作的能力较强。

本《简介》整理总结了清华大学目前的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情况,内容侧重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和学生毕业后适应的工作岗位和行业性质,以帮助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招聘我校毕业生。

用人单位如需了解有关专业更为详细的情况,可上网查询,网址是:。

对于专业的新增与变动,我们也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正。

本《简介》编辑过程中,得到了学校研究生招办、本科生招办以及各院系教务、就业主管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感谢!编者2007.10目录清华大学院系设置一览 (1)建筑学院 (2)土木工程系 (4)水利水电工程系 (7)建设管理系 (11)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2)电机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 (14)机械工程系 (17)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19)热能工程系 (22)汽车工程系 (25)工业工程系 (27)航天航空学院 (29)电子工程系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36)自动化系 (38)微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学与纳电子学系 (42)工程物理系 (44)化学工程系 (48)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50)数学科学系 (52)物理系 (54)化学系 (57)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59)医学院 (61)经济管理学院 (64)公共管理学院 (68)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70)新闻与传播学院 (80)法学院 (82)美术学院 (84)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86)软件学院 (89)深圳研究生院 (90)·1·清华大学院系设置一览建筑学院本科专业:○建筑学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住区设计、绘画、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研究、教学等部门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主干课程:空调与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建筑自动化、建筑物理环境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与建筑通风、制冷、供热以及建筑自动化有关的设计、生产、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工作。

研究生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干课程: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环境行为概论、建筑评论等。

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创作研究;建筑设计原理及方法;建筑师业务实践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建筑设计单位、研究院所、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和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城市规划与设计主干课程:城市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则、·2·住宅设计等。

研究方向:城市及城市规划历史及理论;城市总体、分区和详细规划;旧城改建;城市设计;城市综合评价体系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建筑工程企业、房地产以及高等学校从事规划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

●建筑历史与理论主干课程:历史建筑研究与实践、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古典建筑技术与法式制度等。

研究方向:建筑理论与建筑史;中国古建筑;文物建筑保护;乡土建筑;中国园林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高等学校、设计院所、文物保护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古建筑设计、保护等工作。

●建筑技术科学主干课程:建筑物理环境、声学测量、建筑光环境、照明光学、建筑热环境、太阳能建筑设计等。

研究方向:住宅建筑节能;住宅、剧场、影院、体育馆的物理环境设计;工业化建筑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和高等学校从事建筑物理与设计、新技术应用等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景观规划与设计主干课程: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地学基础、景观学史纲、景观技术等。

·3·研究方向:居住区、城市公园、绿地、城乡风景道路等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景观规划与设计历史与理论等。

毕业生适合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和高等学校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美术学主干课程:公共艺术策划与管理、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等。

研究方向: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美术评论和编辑;公共艺术;美术教育等。

毕业生适合在设计部门、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和高等学校从美术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主干课程:建筑环境学、传热学、热力学、空调与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建筑通风工程、洁净技术、建筑给排水等。

研究方向:人工环境系统;能源利用与高效转换;空调制冷系统;供热给水排水系统等。

毕业生适合在与建筑通风、制冷、供热以及建筑自动化有关的设计、生产、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工作,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专门的技术或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系本科专业:○土木工程·4·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工程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结构、桥梁与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获得注册结构工程师的理论和实践基本训练。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单位、对外工程承包公司、交通工程部门和房地产部门工作。

研究生专业:●结构工程主干课程: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能量原理、钢筋混凝土原理、钢结构稳定理论及应用、数值图形显示、钢结构的断裂与疲劳分析、壳体和空间结构计算、抗震工程概论、大跨及高层结构体系、结构抗震与减震原理、结构抗震实验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其计算、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线法。

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结构力学;计算机应用;建筑施工。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科研研究工作;土建类科研院所相应专业的科研工作;土建类设计院所的设计工作;施工单位及相应的公司企业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交通规划理论、交通流理论与应用、交通经济学、智能交通系统基本理论与应用、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交通控制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交通规划理论;交通流理论与应用;交通经济;交通·5·安全;道路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景观桥梁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及地方公务员、有关部委所属各级规划设计单位、规划类咨询公司。

●地下工程主干课程:土力学理论及数值方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弹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钢筋混凝土原理、交通规划理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研究方向:建筑地基基础;铁路公路路基;基坑及边坡支护;地下结构;人防工程;加筋土结构;岩土力学基础理论;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地下工程风险评估。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地下工程、岩土工程、人防工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专业方向的规划、设计、施工、教学、科研、经营及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工作。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主干课程:结构动力学、土木与建筑工程CAE、面向对象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抗震工程概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工程多媒体信息系统设计、灾害学、建筑工程防火理论和方法、工程应用软件设计基础。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防灾减灾规划与应急技术;数字减灾技术;抗震结构工程;抗爆结构工程;抗火结构工程;大型空间结构设计、可靠性分析、智能健康监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CAD/CAE和4D-CAD技术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土建类科研院所相应专业的科研工作;土建类设计研究院所的设计、咨询工作;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及各级防灾减灾管理部·6·门的技术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建筑)材料主干课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新进展、工程结构耐久性与行为评估、水泥基材料化学与物理、建筑材料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胶凝材料与混凝土;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化学建材。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筑、交通、水利、市政等各部门有关科研与设计院所的科研和设计工作;有关建筑材料的工厂和公司中的生产管理、产品研究开发工作,房地产和建筑工程公司的管理工作等。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主干课程: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数值计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概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等。

研究方向:卫星导航定位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工程与技术;定量遥感技术及应用。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可以到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及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交通、市政建设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地学软件开发、空间信息处理等技术或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系·7·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主干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水文学、土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航运工程、公路工程、灌溉排水、技术经济学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航运与交通工程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城市公共工程及金融等单位和部门工作。

研究生专业:●水工结构工程主干课程:高坝水工结构、试验应力分析、水工结构数值模拟技术、岩土工程数值方法、水工结构抗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题、施工管理等。

研究方向:水工混凝土结构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水工水力学与工程规划;土石材料与土石坝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水利、水电、灌溉、港口、交通和城建等单位和部门从事大型水工建筑物、海港工程和土木工程结构的科研、设计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做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主干课程: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高等水工水力学、环境流体力学、河流动力学基础、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等。

研究方向:水工水力学及环境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及河床演变学。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及环境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水力学、流体力学、泥沙、治河等科研、规划与设计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做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水文学及水资源主干课程:高等水文学、现代水资源规划、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宏观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生态水文学等等。

研究方向:应用水文学;水资源规划与水战略;灌溉与排水;水生态环境;防洪减灾;数字水利等。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工作:水利、环保、农业等部门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规划管理保护等科研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做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