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齐白石 4 威尼斯画派 5 杜尚" />
2004\2005\200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外美术史试题(考研)包括艺术概论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外美术史试题:一解释(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元四家" 2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 3齐白石 4 威尼斯画派5 杜尚 6石涛 7印象主义8米开朗基罗二简答(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2立体主义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3简述"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三论述(任选1题60分)1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成就2论隋唐五代山水画的分格演变2005艺术概论(任选同上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一解释灵感抽象风格康德意境朱光潜象征悲剧二简答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2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3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本质区别三论述1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关系2艺术批评的性质及作用2005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外美术史试题一名词解释(选5)1清初四王 2赵之谦 3林风眠 4谢赫"六法论"5抽象表现主义 6罗马试建筑 7拉斐尔前派 8哥雅二简答选21. 17世纪佛兰德斯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2 唐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及特征3赵孟頫的绘画特色三论述题选11试论宋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及作品特征2论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艺术特点2006年(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一释意1意蕴 2形象思维 3文人画 4罗兰.巴特 5以形写神 6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7亨利.摩尔 8野兽派 9巴洛客 10新艺术运动 11南桃北柳 12永乐宫壁画二简答1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2简述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和特点三论述论视觉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系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
另一幅是______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________;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___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 ________。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____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________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__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__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a 龙山文化b 仰韶文化c 马家窑文化d 红山文化(2)霍去病墓石雕时代是:a 战国b 秦c 西汉d 东汉(3)北朝的著名画家有:a 杨子华b 张僧繇c 曹仲达d 陆探微(4)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a 宾阳洞b 古阳洞c 莲花洞d 石窟寺洞(5)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a 李思训b 李昭道c 展子虔d 王维(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a 南唐画家b 西蜀画家c 北宋画家d 唐代画家(7)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a 太原b 芮城c 稷山d 永济(8)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a 陈洪绶b 崔子忠c 陈淳d 徐渭(9)属于“海派”的画家有:a 任伯军b 赵之谦c 虚谷d 吴昌硕(10)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a 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蔡元培三、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 《步辇图》2 “吴门四家”中外美术史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___________流域。
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___________年。
4.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____________。
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___________年。
6.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___________。
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___________。
8.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___________化。
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___________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1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___________。
11.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而著称的是___________,其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等。
12.宋代山水画家___________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13.元代学米氏云山而自成一家的少数民族画家___________。
1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___________等。
15.清初,江西画家___________开创了江西派。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于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物画“墨骨”画法,由()所创。
A.宋代李公麟B.明代李公麟C.宋代曾鲸D.明代曾鲸2.元代永乐宫的壁画,其规模宏伟壮丽为世所罕见。
永乐宫地处我国()。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3.我国近代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
A.两江师范学堂B.中西美术学校C.上海图画美术院D.中华美术学校4.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
A.苏绣B.湘绣C.顾绣D.蜀绣5.五台山佛光寺正殿,是()重要的建筑实物。
A.汉代B.北魏C.唐代D.宋代6.莫高窟至今尚存()洞窟。
A. 292个B. 392个C. 492个D. 592个7.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
A.阎立本B.尉迟乙僧C.韩滉D.韩干8.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A.风俗画B.历史故事画C.山水画D.人物画9.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A.沈周B.文征明C.唐寅D.仇英10.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发现于()。
A. 1954年B. 1964年C. 1974年D. 1984年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在青铜器发展不同时期各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画像石?什么是画像砖?它们主要表现了哪些题材内容?3.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4.“元四家”是指哪四位画家?他们在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5.“青藤白阳”是指哪两位画家?他们对我国花鸟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宋代院体画和士夫画有什么不同?请分析士夫画的艺术主张及创作特色。
2.请分析八大、石涛的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一、简答: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夺得祁连山、焉支山及河西走廊,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取得安定北方边塞的决定性胜利。
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
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
马踏匈奴石雕为主体性雕像,以硕大的花冈岩雕出一匹战马将匈奴侵略者踏翻在地,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稳,踏在马下仰面朝天的匈奴侵略者手握弓箭作挣扎欲起之势。
整个雕塑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浑然一体,突出大的体面,加强了整体感和大型圆雕的雕塑感。
作品运用象征手法,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历史功绩,用雄骏的战马形象颂扬主人艰苦卓绝、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其他石雕原可能散置于墓冢区域周围,还有一些石块散乱立于家上。
跃马后腿曲蹲,前肢作一跃而起之状,予人以紧张激奋的印象;卧马虽暂作休息,仍昂首注视前方的动静,并未放松警觉;伏虎爬卧于地上,通过正在咀嚼的嘴部、锐利的眼神和稍稍耸起的肩部,仍使人感其雄健凶猛。
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
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回味。
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
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
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
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
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
《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
《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以后中国美术历史及评论研究颇多沿此轨迹进行写作,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